教育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才能的最近发展区和个性的最佳发展区,并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能,逐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要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特别是教学实践研究,王崧舟发现,只有课程与教学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抵达高效学习的理想境界,让学生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为此,王崧舟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有起点分析,然后再确定发展目标。这样,"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师那里落地生根,学必有获才能在学生那里化成现实。
二要培植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智能优势,这便是他的最佳发展区。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首先不是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当学生之长得到充分发挥并得到肯定的时候,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特别的自信。哲人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自信,就是学生撬起更大、更多成功的支点。
三要做最好的自己。受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一书的启发,王崧舟提出"最大的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关键是能否做最好的自己。人各有异,所谓的最好也是因人而异。就目标而言,有底线要求,即六年学会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这是共性目标。但也有上线要求,即通过努力可以抵达自己认为"最好"的那个目标。为此,他提出了十类目标。这样,要想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满怀信心地朝着自己既定的上线目标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