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方佳2025年网络研修成长专帖 [复制链接]

121#

课前理,课中悟,课后思,优化课堂,定期反思!!! 加油
猫砂 发表于 2025/6/30 15:11:29
感谢鼓励,定期分享听课学习感受。
TOP
122#

满满学习的动力,学习
TOP
123#

满满学习的动力,学习
陇上小江南 发表于 2025/7/6 8:43:47
感谢鼓励,一起加油。
TOP
124#

促进思考,优化工作品质 !加油
TOP
125#

促进思考,优化工作品质 !加油
猫砂 发表于 2025/7/15 8:37:39
感谢鼓励,加油。
TOP
126#

2025.07.15每月研修学习记录:
2025年7月15日,本期每月研修为我们带来分享的是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林建锋特级教师和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谢李陈老师。
听了分享之后,我对人工智能赋能科学课堂有了一些认知。谢老师将“城中村污染治理”案例替换为学生身边的“校园环境问题”,以微项目学习让学生化身“小小知识专家”,在真实情境中经历调查、协商、论证的完整流程,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向传授,让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尤其触动我的是AI工具的巧妙运用:通过智能体模拟游船船主、工厂老板等角色,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与职业认知的不足;资源包与协商工具的推送,让差异化学习落地生根。学生在角色代入中平衡多方利益,在思维碰撞中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这正是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与“实践能力”的生动体现。
林特提出的“师生智能体三元结构”更令人引发深思:AI不仅是工具,更是课堂的“隐形参与者”,它让教师有效变为“思维引导者”,让学生变为“个性化学习者”。当学生围绕校园治污方案激烈讨论时,当智能体实时反馈补充信息时,课堂真正成为了思维生长的土壤。
这次分享让我明白,人工智能赋能的不仅是教学形式,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我们要“育思维”,从“群体教学”到“个性成长””。未来教学中,唯有善用技术、扎根生本,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创新者与担当者的沃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