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精神:创新没有天选之人,人人可以创新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说过一句话:“我几乎认识每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中间几乎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这说明,成绩好不等于有创新能力。相反,那些成绩不佳的学生,由于他们追求独特,稀奇古怪,更有可能成为创新者。
无独有偶,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也强调了犯错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性,他提到顶尖科学家99%的时间都在犯错。
拔尖创新人才有三个显著的品质:一是自主,有行动力;二是对特定领域保持浓厚的兴趣;三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这些品质与考试成绩无关。一个孩子如果具备自主、专注和韧性,即使没有进入顶尖大学,也有可能取得成功。
需要提及的是,我们一直存在一个普遍但错误的观点,即认为女性的数理逻辑能力天生不如男性。主要依据是实验显示的成年男性的顶叶比女性更为发达,从而推论男性在数理能力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这种结论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新生儿的顶叶并无差异。性别差异的形成更多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结果。而随着观念的进步,女性在科学领域的成就越来越受到认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女性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这表明,性别不应成为评价科学能力的标准。
总之,科学教育的精神是,“创新没有天选之人”,人人可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