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外国名,特意去搜了下
托克托日晷之所以被称为托克托日晷,是因为它于1897年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出土。这件日晷是汉代文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日晷之一。托克托日晷的发现者是牧民次仁,后来被清末大臣托忒克·端方收藏,新中国成立后捐给了国家博物馆。
托克托日晷的形状为一尺见方的石板,中央有一个较深的圆孔,圆孔外有一个大圆,周边刻有六十九个浅孔,孔距相等,占圆周三分之二略多。浅孔上标有数码,书法为小篆,可能为秦汉之际的遗物。这件日晷不仅具有计时功能,还能通过测量太阳的位置来调整漏刻的时间,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托克托日晷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也为研究古代天文历法和时间测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