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分享今年参加的教具改进作品——星座模型。虽然只获得了省三等奖,不过自我感觉还是一个可批量复制,可真正在教学中作为学生小组实验器材使用的教具改进作品。制作中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参与,完成后可以大大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专注到实验现象观察中来。
作品在戚调菊老师的公开课中的教具上再次改进而来。原作品参见这个帖子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4129.aspx
因为是参赛作品,所以在次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当然我觉得戚老师选的这个立方体框架是本作品的关键,真的非常好用。
我的星座模型教具有两套器材,分别是投影版的和发光版的,作品图中还有一个转盘,实际使用可以忽略不用,但转盘的目的是固定星座模型不动,只转动手电筒。因为手电筒的对面指向的是观察的视角。转动的是观察视角,而星座本身是不动的。
一、实验器材
星座模型教具改进有投影版和发光版两套器材组成。
投影版观测器材主要用于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括:一个已经穿好线的星座模型(包括立方体框架,泡沫小球等),一个转盘、手电筒及支架,4张记录纸,框架、夹子和黑色水彩笔。
发光版器材作为投影版的改进,主要用于教师演示和进一步观察。包括:一个星座模型(其中的小球替换为LED灯珠),一块磁吸的黑色底板。
因为有点学生也许会提出疑问,星座是恒星自身发光的,而模型确实投影实现的,与实际不符,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发光版的了。
led灯珠外面用了这种灯串的灯罩,打开后看起来都效果很好,一点不刺眼了
一、实验方法与实验原理
1. 投影版器材实验方法:
这个教具作品中,泡沫小球是提前用细线穿好,然后可以上下移动。使用时先移动到底部,让学生自己首先根据给出的数据上下调整泡沫小球的位置,自上而下测量,使测量值等于给定数值。然后按图所示吸附记录纸,打开手电筒,使小球的影子正好投在记录纸中央。接着在记录纸外侧描点记录。最后更换其他三个不同的方向,依次记录。
2.投影版器材实验原理:当手电筒光线在白纸上投出小球的阴影,代表了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学生从四个不同方向观察投影,代表从宇宙中不同的视角观察北斗七星。投影式观测器材更符合天文学中天体在天球上“投影”的定义。
3.发光版器材操作方法:
将吸光板吸附在后面,打开电源即可。可直接观察,也可平板拍照记录。
4.发光版器材实验原理
发光式观测器材更符合真实世界人眼直接观察的体验。
一、实验改进效果
1. 建模快速便捷,图像清晰稳定
投影版器材将泡沫小球使用细线穿过,并用上下两块夹板固定在立方体上,可上下自由移动,实现模型的快速建构。手电筒夹在支架上,记录纸夹在框架上,再磁吸到立方体上,投影图案清晰稳定。发光版器材带有黑色吸光底板,视觉效果更清晰。带有灯罩的LED小灯珠,光线柔和,形状球形。
2. 观察全面便捷,记录准确方便
两组器材组装简单,方向切换快速,图案稳定清晰,可以实现双手完全解放,全员参与观察,记录方便准确。发光式观测器材可直接观察或拍照记录,更加便捷。
SCHXQ
夏薏
郑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