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历 创新课堂
分享一下丁言君老师在馆校合作培训中的一节课,这节课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节课是一节以老师模拟学生的课堂,我觉得这种模式也可以在校内教研活动中借鉴。
这节课是六年级下册的《产生气体的变化》,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中,聚焦部分以“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会伴随现象,而现象又可以帮我们区别、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直接导入,然后就开始研究白砂糖、食盐、小苏打分别和水、白醋的反应,再到收集白醋和小苏打反应的气体观察研究,最后观察其他和白醋产生气体的物质。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探究实验的引出有点突兀,为此,丁老师做了这样的处理。
由跟博主学习油条制作这一情境出发,出现错加材料的小插曲,提出“我和的面还能继续做油条吗?”这一问题。
观察现象并对比材料提出“醋和什么相遇产生了气体?”,顺接第一个探究活动,这里丁老师用木板和小塑料盒组成简易教具,将四种物质分别置于八个盒子中,同时滴加水和白醋进行比较,丁老师还特意强调,不要只关注产生气体的变化,这也是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知晓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后,对白醋和小苏打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产生了什么气体?”,对学生而言,要知道是什么气体需要依据其性质来推断,为此,丁老师先呈现二氧化碳的特性,再开启实验方案讨论,明确实验方法。
随后,丁老师又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使用长柄的点火器点火,密封袋中收集气体后使用输液器控制气体的释放。同时,考虑到学生实验能力不同,将高低蜡烛组作为调节性的材料,做到差异化教学。
实验结束后,已知特性后,有些老师便会直接得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丁老师很严谨,先举例了许多有这些特性的气体,再明确此时还不能知道气体是什么,需要通过其他科学仪器进一步确定。
随后,回到最初情境,明确此时和的面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物质,所以这团面粉不能炸油条了。最后联系生活中的无证摊贩,知道这些商贩制作过程中产生新物质是未知的,不安全,所以不能食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丁老师结合课堂提出了河流思维,由此岸、搭石、彼岸组成的过程。对应课堂内容,中间的活动环节其实都是通往彼岸的搭石,而彼岸则是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搭石过河的常规策略:对于教师而言,是创设情景、搭建支架、给予空间、引导交流、组织引导、联系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则是聚焦问题、明确路径、自主探究、表达事实、建构概念、外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