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课例分享】由浅入深,有效探究——观江苏小学李浩帧《江南古桥...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2024年8月22日晚,我在上虞区小学科学第三轮品质研修第12次活动之 课例分享中分享了观2023年全国优质课江苏小学李浩帧的《江南古桥》一课的感受:    



李老师整一堂课的设计很有层次感,由浅入深:设计的探究活动由浅入深,学生的思维活动由浅入深,整堂课的情绪价值也由浅入深。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17:29
分享 转发
TOP
2#

1.探究活动由浅入深,学生有效探究


李老师在探究活动中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观察、测试平桥与拱桥;搭一座拱桥;优化拱桥;再优化拱桥,并测试。


在第一个探究活动前,李老师给学生欣赏了一些江南古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到古桥可以分为两类:平桥和拱桥,黑板上以板贴的形式展示了平桥和拱桥不同的组成:平桥由梁和桥墩组成,拱桥由拱顶和拱足组成。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26:12
TOP
3#

第一个探究活动:对比平桥和拱桥的承重力


李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块木块,若干纸条和若干垫圈。请学生观察材料设计实验过程,分别请两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下用两块木块摆放处平桥和拱桥,等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后,最后出示温馨提示:垫圈摆放的位置中央,逐个重叠,轻拿轻放。李老师每一个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还强调了学生应该在操作台上进行实验。


当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在大屏幕上做出统计后,拱桥与平桥的承重力对比也显而易见:在相同条件下,拱桥的承重力明显优于平桥。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29:48
TOP
4#

挑战一:搭一座拱桥


这一个探究活动是在刚才每组两块木板的基础上增加到了五块木板,并且要求五块木板都需要用完,测试是否可以承重一盒钩码的重量。



各小组在探究的过程中都失败了,五块木板都被一盒钩码压塌了。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3:29:28
TOP
5#

挑战二:优化拱桥



这个探究活动是当两个学生分别从两侧扶住拱足时,他们的拱桥承受住了一盒钩码。想要解放双手的情况下,可以怎么样做呢?李老师在每一小组的其中两块木板上放置了一段魔术贴。利用魔术贴固定好拱桥的拱足两端,是否可以承受一盒钩码呢?拱桥没能承受住两盒钩码,于是再次优化拱桥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3:31:04
TOP
6#

挑战三:再次优化拱桥


这一次有了固定的桥墩,两侧的拱足抵住了固定的桥墩,两盒钩码轻松被承重。李老师利用学生搭的拱桥进行了承重力测试,从两盒钩码到一箱水,再到邀请了班级里的一个男生,最后李老师自己作为现场最重的承重力进行测试,成功了,学生不约而同发出了惊呼,还有成功的喜悦。

固定的桥墩就是现实古桥中拱桥两端的固定物,从初探古桥又回到了古桥,学生的探究始终没有离开过古桥。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31:54
TOP
7#

2.思维训练由浅入深,学生深度学习


李老师的探究活动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在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对比平桥和拱桥有什么优点时,学生观察到平桥便于桥面通行,而拱桥便于桥下通行。



问题1:谁的承重力大?

李老师第一次提出了“承重力”这个概念。学生猜测拱桥的承重力更大,在测试拱桥和平桥的承重力时,很明显得到了答案。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00:06
TOP
8#

问题2:拱对压力是怎么分解的?



在搭一座拱桥的活动中,学生利用五块木块搭好了拱桥,一盒钩码放上去,拱桥瞬间倒塌。搭一座拱桥后,李老师问:拱对压力是怎么分解的?这时候学生是蒙的,学生能感受到钩码有向下的压力。但通过视频,学生看到了还有向外的力,学生看到的时候好像是明白的,但其实是不理解的。

李老师通过一个小视频结合“慢镜头”的方式,学生结合实验过程明白了拱桥受到了向下向外的力,最后倒塌了。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33:31
TOP
9#

问题3:如何让拱桥不塌?



李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扶住拱足的图片,帮助学生思维提升。扶住的动作就是给了拱桥一个向内的力,接下来就开始优化拱桥。

第一步:两侧拱足用魔术贴拉住。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这样的拱桥可以承重一盒钩码,但不能承重两盒。为了更好地承重,可以做什么呢?


第二步:继续优化拱桥

在后面的优化拱桥的活动中,学生用手扶住拱足,用魔术贴固定拱足,用桥墩固定来挡住拱足,学生感受到了拱足对于拱桥的作用。特别是学生最后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拱桥都是有有很厚的桥墩来固定拱足的,很多学生才是真正明白了桥墩对拱足的作用。



拱桥的两端有了固定的桥墩,承重力也变得杠杠的。李老师用现实的古桥图片,请学生圈一圈桥墩的部分,虽然看着是简单的找一找,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拱桥两边的这些桥墩的作用这么大。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34:19
TOP
10#

3.情绪价值由浅入深,学生体验成功


看完李老师的课堂视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学生在不知觉中越来越高兴。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价值在不断提升:

学生观察拱桥与平桥的优点,学生的情绪是相对平静的。


搭一座拱桥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承重一盒钩码,学生的情绪是有挫败感的:搭一座拱桥挺难的。这拱桥怎么承重一盒钩码啊?


用魔术贴固定拱足后,承重了一盒钩码,学生的信心来了,可以发现学生很多都笑了。


当有了固定的桥墩后,拱桥可以承重两盒钩码、一箱水、一个男生,甚至是李老师以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掌声也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学生以后看到拱桥的时候,估计会对拱桥两侧的桥墩多了几分敬意。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3 12:19:06
TOP
11#

看了李老师的这堂科学课,我们能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趟科学课,它还是一堂文化课。

学生在探究实践过程中感受着拱桥的承重力,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聪明的古代人民不仅创造了桥,还造出了承重力更强的拱桥,要知道在当时没有钢筋没有水泥也没有现代机器的状况下造一座拱桥有多么不容易,更何况它还能保存这么多年。

江南古桥,真了不起!

TOP
12#

给课例庖丁解牛,赞!
TOP
13#

看的很细致,解说很到位学习
TOP
14#

蔡老师从探究活动、思维提升、情绪价值对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看了帖子的我很有收获。
TOP
15#

由浅入深,让孩子们沉浸在学习中,步步深入,不断发展
TOP
16#

探究活动、思维提升、情绪价值由浅入深,让孩子体验到了科学的快乐
TOP
17#

从看到试再到改进,一步步思维提升
TOP
18#

由浅入深的学习,所建构的学习支架也很重要
TOP
19#

由浅入深  科学进阶
TOP
20#

评析很细致,到位
TOP
21#

看出每一节课中的意思,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TOP
22#

分析细致入微看到这节课正好是苏州李老师的,很亲切
TOP
23#

科学与文学的结合,这个课和以前老教材形状与结构很类似啊
TOP
24#

解说很到位!
TOP
25#

回复 11楼蔡春芳的帖子

虞小的科学研究热情在朱老师的带领下,一波一波向外散发。技术分享、课例深度解读,真的是让人敬佩。这样的方式来研究、实践,老师的成长会非常快~~
TOP
26#

学生肯定明白了
TOP
27#

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价值在不断提升
TOP
28#

要是有课堂实录分享,那就更好啦。
TOP
29#

还是很想在现场听课,多听多想就有进步
TOP
30#

感谢分享,内容清晰学习更方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