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江堰浏览记录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鱼嘴(分成内外江)、飞沙堰(内江飞沙控流)、宝瓶口(引入成都平原)。右侧向下的渠是新中国新开挖的,可以进一步分洪。
本主题由 进化管理员 戚调菊 于 2024/8/10 20:49:5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TOP
3#

说起都江堰,以前只知道“李冰父子”。在这次浏览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唐代,修建了飞沙堰 [5]建国后,又修建了工业供水渠、外江闸、飞沙堰工业引水临时挡水闸。 [6]为有效管理维护都江堰的运行,设立了堰官、岁修制度。 [11]
TOP
4#

两千多年前要在这样湍急的江水中截流分水,那也是极不容易的,这些就是当时人类的智慧结晶。杩杈和竹笼


都江堰水沃西川,
  人到开时涌岸边。
  喜看杩槎频撤处,
  欢声雷动说耕田。
  ——清·山春《灌阳竹枝词》
TOP
5#

既然是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程,为什么还要截流呢?这是因为都江堰每年都要进行岁修,就是每年冬季要对都江堰的河床堤岸进行疏淘和修整。岁修时就要在“鱼嘴”的内江一侧进行截流。自李冰修建都江堰到新中国在都江堰修建外江节制闸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都江堰都是用杩杈和竹笼进行岁修截流的。当然,杩杈和竹笼不仅用于截流,在修筑堤岸、抵御洪水中,杩杈和竹笼的身影也无处不在。都江堰岁修每年进行一次,冬季开始,春天完成,农历清明时节,就要拆除杩杈,放水灌溉川西农田。在古代,修建永久性的可开可闭水利启闭设施是不可能的,怎么办?都江堰人的聪明才智在杩杈和竹笼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利用川西地区到处都有的木材和竹材,发明了杩杈和竹笼,杩杈和竹笼成了都江堰岁修截流中既经济又方便实用的工具,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江堰还有“截流中队”,专门在都江堰岁修时为装填竹笼背土背石。可以这么说,杩杈和竹笼为都江堰的修建和维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TOP
6#

杩杈在有的水利史书中又称作“闭水三角”“木马”,是用三根直径约12厘米至16厘米,长约4米至6米的圆木,用篾绳捆扎成三角,再用三根短横木将三角固定,成为稳定性非常好的立体三角木桩。若干杩杈连成一排,用篾绳扎牢,上面以巨石或竹笼装填的卵石重压,使其在江水中也能稳固屹立。杩杈的迎水面铺篾巴,篾巴前面堆码装满卵石的竹笼,这样便筑起一道临时的截流堤坝。虽说是临时的截流堤坝,但对完成岁修的几个月时间是足够了。到了来年春天,岁修完成了,春水也开始上涨,川西平原春耕也将展开,到清明这天,都江堰就要举行放水仪式,河工们拉倒杩杈,一江春水便涌入内江,穿过宝瓶口进入川西平原,一年一度的春耕春灌就开始了。
TOP
7#

竹笼是以川西平原上最常见的慈竹为原料,一剖四份、六份或八份,去内节,编织成10多米长的圆形长条竹笼,竹笼上的“胡椒眼”大小以装得进20厘米至30厘米大的卵石为宜。装上卵石的竹笼放置在杩杈前面重叠堆码,装满卵石的竹笼在杩杈的支撑下就组合成一个拦水截流的工程。
TOP
8#

下图就是现在的“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
TOP
9#

       在两千多年时间里,都江堰每年岁修时就要在“鱼嘴”一侧的岷江上安放杩杈和竹笼,其作用就是现代水利闸门的作用。

       当然,杩杈和竹笼作用不仅仅是用作岁修截流,它在都江堰两千多年的修建和维修中还广泛用于砌岸、护堤、抵御洪水,既可用作水工施工的临时围堰,也可用于抢险堵口和护岸工程,其优点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易拆易建,扎杩杈的木头还可重复使用。
       竹笼中的卵石被竹笼捆成一个整体,竹笼与竹笼又互相连接、重叠,就形成一个强大的堤岸防御体系。用竹笼装卵石砌堤护岸不仅经济、方便、快捷,还有一个妙处,就是竹笼装填卵石堆砌在河堤上,不仅能增强堤岸抗击洪水的能力,同时由于卵石之间有空隙,在江水大时,卵石之间的空隙还可以消弭一部分江水的冲击力,达到护堤的目的。竹笼装石护堤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夏天江流太急,极易掏空堤岸的底部,这时竹笼就会自动下沉,巧妙地填补了被江水掏空的堤岸底部位置,达到护堤的目的。
  杩杈和竹笼在都江堰修建和维修上的运用和表现出来的神奇功用,无不展示了古代都江堰人的聪明和智慧。
TOP
10#

宝瓶口外侧
TOP
11#

宝瓶口”内侧,这些水就是进入成都平原的,“宝瓶口”起到了节制水流的作用,功能就是现在的“闸”。
TOP
12#

图中左侧水缓,右侧湍急,怎么回事?因为地下有“飞沙堰”,现在雨季水位高,看不到。
TOP
13#

飞沙堰是泄洪道,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唐朝名“侍郎堰”、“金堤”,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是都江堰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TOP
14#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TOP
15#

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TOP
16#

涨知识了

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
章兴波 发表于 2024/8/9 9:32:25
TOP
17#

现在的都江堰已经有了很多的现代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TOP
18#

截止今日,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持续运行了2200余年。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TOP
19#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岷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岷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岷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
TOP
20#

很好地科普
TOP
21#

亲眼见证感触才更深刻,所以说行万里路更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TOP
22#

都江堰在课本上 学习过,没有真正亲眼见过,亲眼见过才会对课本中的描写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TOP
23#

从许多渠道上都有了解,亲身见识更有震撼力。
TOP
24#

有机会要去现场看一看
TOP
25#

自古以来治水的智慧就很叹服,值得一去
TOP
26#

亲历参观都江堰,对“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印象深刻。

百度一下“深淘滩”是说内江凤栖窝一带的河床,岁修清淤必须挖到深淘标志“卧铁”处,以保障内江进水满足灌溉需求。“低作堰”是指修筑飞沙堰要低,只能高出内江卧铁2米。既要利于在枯水季控制内江水量,还要方便在洪水季泄洪、排沙。
TOP
27#

还有治水名句:
遇弯截角,逢正抽心——“遇湾截角”是指,岁修时遇到河流弯道,要在凸岸截去沙滩角,在凹岸设置挑流护岸工程,以减轻主流对凹岸的冲刷。“逢正抽心”是说顺直河道,应疏浚河床中间部分,使江水安流顺轨。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这是说,要充分利用岷江流量大、坡度陡、流速快和枯水、洪水期不同的特点,合理安排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泄洪、排沙、岁修等工作。
TOP
28#

科学治理、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最直观呈现,一直很想去实地看看
TOP
29#

有机会要去现场看一看
TOP
30#

下图就是现在的“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
222192
章兴波 发表于 2024/8/9 9:19:05
最厉害的就是这个鱼嘴,听到有说,当时地震对它的影响也就几条裂纹。可见当初的工艺扎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