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杭州区082盛国荣作业贴 [复制链接]

11#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观魏书生《深圳报告》有感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盛国荣

    “认识”魏书生应该是刚工作那一段时间,可是没有深入地去研究。自从去年做了班主任以来,跑书店勤快了,上网站、博客也勤快多了。自己看的,所买的关于魏书生的书也是越来越多了。

    魏书生的深圳报告在家已经学习一遍,在学校又经过一次“熏陶”后,对魏书生的人和事就更多了一份敬佩、一份尊敬。

    魏书生是用他的智慧在“做教育”,魏书生是用他的热血在“搞教育”。他的投入、他的高效、他的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今天,前后20余年一直长盛不衰。我想,他能做到的就是他的“细心”、他的“专心”、他的“恒心”。有多少教育工作者能向他“做教育”?想想魏书生,看看自己,真是觉得惭愧。

    我经常愿意将魏书生老师和李镇西老师做比较,国内也流传着“南李北魏”(“西李北魏”)的说法。这是全国人民对他们二人的肯定、尊敬。联系他们的教育风格,在此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我们教师是服务型的行业,是“树人”、“育人”的灵魂工程师。要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后进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个简单的道理人人懂,可是当我们真正的操作起来时,就会出现种种问题。我们缺乏的是耐心与恒心,我们缺少的是爱心与细心。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想首先就是爱每一个学生。

    自从担任3班的班主任工作以来,我就尝试着该如何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走进家长的心灵。我通过电话、QQ、邮件、博客等形式与广大的家长建立起合作的关系。从06年3月22日起,我开始了对全班同学的家访。一般是一晚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待上两、三个小时。不仅了解孩子的学习及习惯等现状,还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困难、科学用眼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了家访,我舍去了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将对女儿的关爱都放到了孩子们的身上;为了家访,我往往一个面包、两个馒头充当晚餐;为了家访,我回到家往往已经是十点之后。46个家庭、47次家访,在一个多的学期里我都跑下来了。在家访中,我最远到过中村邢戎家、龙坞黄淑卿家、转塘李双月家;也因为家访跑过几次“空门”,在去许诺家的时候还因为路滑摔得个狼狈。因为家访,我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了。

    记得第一次家长会,我班有两个家长没有到场,其中之一就是陈尔东的家长。他告诉我:那天是因为爸爸出差了,没有办法赶过来。真的是如此吗?过几天,我去他家家访,在路上他拉住了我的衣角,恳求我不要告诉他爸爸。原来,陈尔东根本没有将开家长会的信息传达给他的爸爸。主要原因是,他的期中考试太糟糕了,怕爸爸批评。后来,我了解到,陈尔东是我们46个家庭中,父母唯一离异的家庭。我很伤心,也很难过。这孩子从小就缺乏真正的关爱,他的表现是种种因素参合在一起造成的。之后,我对陈尔东特别关心,多次找他的爸爸妈妈探讨有关儿子的表现。最近,陈尔东都明显的进步,家庭的和谐氛围再一次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做一个好老师要有创新的思想,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在与学生、家长建立友好的关系时,全班46个孩子就是我最好的弟弟妹妹;而家长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哥哥姐姐。

    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途径。我平时省吃俭用,把仅有的微薄工资、奖金给孩子们及家长买书。至今,我们班已经有80余本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从习惯的培养、中外家庭教育的比较等方面思考;还有50余本供学生阅读的书籍,这些书都是从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诸多方面以达到提升学习成绩为目的。我们在班级开展“感动3班的10件大事”评选、“未来的我们”等主题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关心班级的热情。一年以来,我坚持每周都与各个家长有一定的联系,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也获悉学生在家的表现。我坚持一月给家长们写一封信,向他们汇报班级及孩子最近的表现,也提出一些建议及反思。此外,我还搞“亲子活动”、“家长写读后感比赛”、“家长QQ群聊天室”等活动,拉近了与家长们的距离。

    上学期始,开始写“我和我的46个弟弟妹妹的故事”,并以此为契机开设班级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62/index.shtml)。下设“班级公告栏”、“我们眼中的你”、“家教资料汇编”、“写在蓝天下”等专题栏目。目前,我们的班级博客已经受到了中央基础教育部门、省教育厅的关注。

    第三,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需要一种责任、恒心、毅力。

每一天,我的脑海子想到的就是“46个孩子”,充满的就是如何让我们3班更优秀。在我当班主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46个孩子齐心协力,争做第一,向着自己的高标准看齐!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我能放下架子将自己更好的融入到班级队伍中去。上个月,有一次我饭勺忘带了,自己就主动写了200字的“说明书”。每一周的小结我都是按时上传,与大家一起进步。总之,我将自己看成是3班的一分子,孩子们也很喜欢称呼我“盛哥哥”、“荣哥”等等。

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拉近我们的年龄界线,多为孩子们奉献。我想:我们的孩子是和谐的,我们的班级是和谐的,我们的家庭是和谐的,我们的学校更是谐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必定是和谐的。向着“和谐”,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一个普通班主任应该做的!

    我为3班而感动!3班因我而精彩!

    最后,以我们3班的座右铭结束我的感想。向魏书生、李镇西老师学习,争做一个优秀的好老师。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2#

小小科学家在行动

——浅谈“小小科学家俱乐部”运作中的几点感悟

一、俱乐部成立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培养小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杭州作为我们的家园,她有着众多的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有待我们的学生去挖掘、发现。杭州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认识、了解、喜欢我们杭州,利用网络的优势就是最好的宣传阵地。西湖作为杭州的象征,西湖的科学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实践考察中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再次欣赏到西湖山水的美,也更加加深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丰富学生对课外科学的探究,从而为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得到了锻炼。

    本学期我们利用周六的“趣味科学兴趣小组”组建而成“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小小科学家俱乐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周六下午、春假、秋游、五一、十一长假等课余时间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西湖科学文化考察实践活动,并利用新思考网中的小学科学论坛建立了“网上少科院”基地;让学生通过网络展现自己的科学学习成就,同时交到一些爱科学的小朋友,为我们课外的科学考察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料。利用网络、科学考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成就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意义

以“小小科学家俱乐部”为平台,通过科学考察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要目标,力图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个性与特长的广阔空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个体、群体学习探索、求知的积极性,真正把个体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研究,首先培养学生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自主科学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积极主动、充分地参与各种科学考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拓展思维,勇于创新。其次发展学生的个性。西湖科学文化的研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喜欢的科学文化进行学习研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了个性化发展。其次,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综合素养。再次,加强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结合,营造一个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大教育环境。

 

二、俱乐部的活动开展

    (一)网上注册

从上学期起,我们的学生在“新思考网”上的“网上少科院”注册登记,成为“小小科学家俱乐部”的成员;目前成为“小小科学家俱乐部”的成员已经超过了100名学生。

学生给自己取的网名具有进步及探索意义,如:“郁金香”、“小爱迪生”、“小哥白尼”、“拉拉小霍金”、“不停飞的小小鸟”。

有了自己的网名,孩子们就找到了自己立足的舞台,就有了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向。

(二)建立完善组织管理

从学生注册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小小科学家俱乐部”已经开始了良性的竞赛。由最优秀的孩子(往往是发贴、回帖最多的那几个孩子)担任版主,从而起到指导学生发贴、回帖,规范学生操作的作用。

目前在“小小科学家俱乐部”担任版主的是“不停飞的小小鸟”、“拉拉小霍金”、“红枫似火”及“shuiying41”等6位学生;他们为俱乐部的成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不停飞的小小鸟”目前在《网上少科院》是发贴、回帖数量最多的学生。他几乎每天都要上网,发新贴,给别人排忧解难,做好自己的的工作。

初拟成立“小小科学家俱乐部”之“生命与环境科学俱乐部”、“宇宙与环境科学俱乐部”、“岩石科学俱乐部”、“人体科学俱乐部”、“恐龙科学俱乐部”等学生喜爱的俱乐部;并定期有指导性的开展工作,为“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少年科学院”的建立做好准备。

学生有了自己的俱乐部,产生健全了组织,在下课、在中午午休,更在科学课堂上,我们的俱乐部成员无不体现出一种良好的科学精神面貌。他们探讨宇宙、研究未来,畅谈科学的奥秘。

(三)具体活动开展

上学期我们以西湖龙井茶开展了“茶文化研究”,一行20余人到我家(龙井)展开了从摘茶、炒茶到品茶的研究,还与我们当地的“炒茶王”进行了合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网络介绍、宣传我们的“茶文化研究”,真正的让西湖龙井茶走向世界。本学期开展了宝石山文化及九溪水域污染的研究,通过考察孩子们认识了宝石山的形成及九溪水域污染的真正原因,并写了不少的科学小论文。其中,张宇驰的《九溪水质考察》被“新思考网”“网上少科院”刊登出来http://xxkx.cersp.com/wssky/GZS/200611/2025.html。我们俱乐部的一些活动也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科学老师及同学的关注。

下面以论坛的一些小话题为例,谈谈“小小科学家俱乐部”的成长:

讨论一:

张宇驰(楼主提问):我把几年前的不干胶拿出来一看,都不粘了,这是为什么?

Fanluenhuo(俱乐部成员):因为你长时间不弄了啊,干掉了!

陈耀(指导老师):主要是氧化作用的结果!

张宇驰:不干胶又主要是用什么做的呢?

盛国荣(指导老师):胶水等一些化学药剂加工而成

蓝色白海豚≯(俱乐部成员)原来是这样啊!谢谢,我知道了!

梦幻精灵(俱乐部成员):有什么不干胶可以维持50年以上?

……

 

讨论二:

快乐鱿鱼(楼主提问):婴儿为什么生下来会哭?有些还会笑?有些还不哭不笑?

宝辉(指导老师):就像把你们突然领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了,你们的反应不也是一样不同嘛,一定有的哭,有的笑吧!

不停飞的小小鸟(小小科学家俱乐部版主):刚生下来的BB,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当然有些不太习惯!

梦幻精灵(俱乐部成员):离开了妈妈的肚子有些不习惯嘛。

彩练当空舞(某老师):楼上各位说了半天都是一大把废话,没有进入正题!

                     婴儿啼哭是为了呼吸啊!!

飞虎队(俱乐部成员):因该是天气太冷了吧````

……

这样的探讨在“网上少科院”还有很多很多,学生提出及推荐的科学方面的资料日积月累到目前已经超过了3000余条,参与网络探讨、学习的学生及老师至少也有几万人次。

   

三、几点感悟

    首先,通过“小小科学家俱乐部”的建设,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态度有所改善;通过“网上少科院”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利用双休日对西湖科学文化进行考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当学生碰到困难时,往往需要求助书本及有关媒体解决问题,但这必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而通过网络学习、探讨,学生就有了自主的活动空间,他们可以在网际中遨游,可以学习、探讨超越课本以外的科学。

    其次,通过科学考察及实践,学生的科学素养会大大的提高,尤其是体现在合作、交流等综合实践能力上;通过网络交流、合作认识到了更多爱好科学的好朋友;通过“小小科学家俱乐部”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锻炼,对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了更高的目标及要求。这为孩子们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的科学探究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一些研究方法。

    每一次的外出考察,我们俱乐部的成员无不都是相互关怀,相互克服困难,使我们的科学考察走向成功。同时在科学考察中,在与外界人士交流时,我们俱乐部的学生也体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及交际中的文明。通过不断地考察研究,孩子们积累了一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经验,对他们日后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锻炼。

再次,通过“小小科学家俱乐部”的研究为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通过课题的研究打开学校的知名度,成为杭州市优秀的实验学校,并且为“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少年科学院”的建立做好准备。

校本的研发一直是每个学校研究的主题。通过俱乐部的研究,我们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全国各地的著名学校及名师(如“新思考网”中的刘宝辉老师目前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课》教材主编郁波老师的助手,他直接负责网站的管理;温州市实验小学的陈耀老师是“网上少科院”的版主,他一直在关心我们俱乐部的成长,为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当然,为了能将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好,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要做到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活动。对每次的外出考察活动要写好活动方案,要建立在可操作的层面上带学生外出考察。特别是在外出的时候更要注意安全,将学生科学探究的激情调动起来。

还可以利用家长、老师等资源,当我们外出考察时可以起到负责安全等工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当然,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学会多反思、多总结,要在俱乐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每一次的活动结束后,当孩子们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无不为他们的下一次活动成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所以,将“小小科学家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好,不仅需要我们科学老师的热情,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少不了领导的支持与协助。希望,我们的下一步活动开展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书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红霞著:《科学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附件1

                西湖区2006年小学科学学科论文评比参评目录

学校(盖章)

姓名

论文题目

盛国荣

小小科学家在行动——浅谈“小小科学家俱乐部”运作中的几点感悟

 

 

 

 

 

 

 

 

 

 

 

 

 

 

 

 

 

 

附件2         西湖区教研系统教学评比承诺书

 

评比类别

教学论文 教学案例  课堂教学  其它:

题目内容

小小科学家在行动——浅谈“小小科学家俱乐部”运作中的几点感悟

教师姓名

盛国荣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年 1月

职称

小学高级

单位全称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

办公:85213882        手机:13867411455

电子信箱

Email:shengguorong@126.com

个人诚信承诺

1、我郑重承诺(在括号内打”)

所写教学论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   

所写教学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   

所写课堂教学设计没有照搬他人(   

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

同意(   

不同意(   

承诺人签字:        年 月 日

单位

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盖公章)    年 月 日

 

 

 

 

 

 

 

 

 

  注: 各校将本表随附在参评目录表之后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3#

          向低段科学探究的迈进——崇文听课感悟

现行的小学科学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我们的教学大纲制定的科学教学目标也是小学3—6年级的。今天在崇文听了两节一年级的科学课,虽说可以探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她给我们一线科学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李家绪老师执教的是《观察孔雀鱼、与螺比较》。一开始,李老师让孩子们画鱼(按照孩子平时所认知的鱼去画),就是在“科学前概念”建设前看看学生对鱼的认识。接下去,学生观察鱼,全班探讨,找出孔雀鱼雌和雄的主要差异,再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在拼贴鱼鳍的过程中,李老师对尾鳍、背鳍、胸鳍等做了介绍补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贴鱼鳍。最后,将孔雀鱼与螺进行了比较,归纳出了两者的共同点。课后,再次让学生画鱼,旨在观察学生在“新概念”学习后,是否有新的进步。

周向鹏老师执教的是《滴落实验》。在上节课学习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探讨该如何进行今天的实验(先进行科学实验的预测,再思考如何操作)。在小组的实验操作及全班的探讨过程中,他多次强调学生的倾听,并非常注重尊敬他人的科学素养教育。实验的设计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是做了多次的尝试。

今天到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其中不乏是目前活跃在各地市的一线优秀科学教师。像:嘉兴的影子008(阮翔)、金华的张根兵、舟山的快乐舟子(周燕娜)、翁昌舟等;当然更少不了我们的导师——章老师。课后的小组探讨、全组老师的交流是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章老师提出了低段的学生需不需要开设科学课,科学课的目标该如何制定,学生的科学探究特征如何把握等等。对两位科学老师的课既有着肯定,又有着一些“批评”及“暗示”。

是啊!走到今天,从03年(实验区是从02年开始,崇文就是从02年开始的)到现在整整一轮已经结束。现在是我们静下来思考,该如何将科学探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对学生学习动机及科学探究特征的把握。

听了章老师的点评及指示,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拿章老师的话来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科学课该如何研究,包括它的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及合作研究等”。他从三个角度诠释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是学生的角度。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目标及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进行研究。第二,是教师的角度。可以从教师设计的特点、指导的特点、材料准备的特点、语言甚至是语速等特点进行研究。第三,是课程教材的角度。可以从低年级探究目标出发、表述出发、材料的研究出发。

用一种高瞻远瞩的思维去思考当今的小学科学教育,我想:她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挑战外,更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崇文的每一次活动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节好课,更是一种科学探究的熏陶,是一种理念的绝对进化。

 

                                     07.6.8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4#

          向低段科学探究的迈进——崇文听课感悟

现行的小学科学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我们的教学大纲制定的科学教学目标也是小学3—6年级的。今天在崇文听了两节一年级的科学课,虽说可以探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她给我们一线科学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李家绪老师执教的是《观察孔雀鱼、与螺比较》。一开始,李老师让孩子们画鱼(按照孩子平时所认知的鱼去画),就是在“科学前概念”建设前看看学生对鱼的认识。接下去,学生观察鱼,全班探讨,找出孔雀鱼雌和雄的主要差异,再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在拼贴鱼鳍的过程中,李老师对尾鳍、背鳍、胸鳍等做了介绍补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贴鱼鳍。最后,将孔雀鱼与螺进行了比较,归纳出了两者的共同点。课后,再次让学生画鱼,旨在观察学生在“新概念”学习后,是否有新的进步。

周向鹏老师执教的是《滴落实验》。在上节课学习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探讨该如何进行今天的实验(先进行科学实验的预测,再思考如何操作)。在小组的实验操作及全班的探讨过程中,他多次强调学生的倾听,并非常注重尊敬他人的科学素养教育。实验的设计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是做了多次的尝试。

今天到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其中不乏是目前活跃在各地市的一线优秀科学教师。像:嘉兴的影子008(阮翔)、金华的张根兵、舟山的快乐舟子(周燕娜)、翁昌舟等;当然更少不了我们的导师——章老师。课后的小组探讨、全组老师的交流是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章老师提出了低段的学生需不需要开设科学课,科学课的目标该如何制定,学生的科学探究特征如何把握等等。对两位科学老师的课既有着肯定,又有着一些“批评”及“暗示”。

是啊!走到今天,从03年(实验区是从02年开始,崇文就是从02年开始的)到现在整整一轮已经结束。现在是我们静下来思考,该如何将科学探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对学生学习动机及科学探究特征的把握。

听了章老师的点评及指示,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拿章老师的话来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科学课该如何研究,包括它的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及合作研究等”。他从三个角度诠释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是学生的角度。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目标及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进行研究。第二,是教师的角度。可以从教师设计的特点、指导的特点、材料准备的特点、语言甚至是语速等特点进行研究。第三,是课程教材的角度。可以从低年级探究目标出发、表述出发、材料的研究出发。

用一种高瞻远瞩的思维去思考当今的小学科学教育,我想:她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挑战外,更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崇文的每一次活动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节好课,更是一种科学探究的熏陶,是一种理念的绝对进化。

 

                                     07.6.8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5#

                                网络因你我而精彩

                        ——谈网络研修班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之行

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06年的11月24日和25日有幸在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参加了省级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的小学科学教师研训方式的研究》中期总结研讨活动及科学网络研修班第二次研讨活动。更值得骄傲的是:受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邀请,我做了《我的网络科学学习之路》的经验介绍,受到了全场科学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嘉兴的两天,我们一共倾听了5节科学研讨课。那些在网上的朋友:“不睡觉的兔”、“吴王不凡”、“影子”、“海风”、“阿强”、“白云的家”……,大家彼此在一起感到无比的高兴。5节研讨课代表着我们浙江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虽说每一节课还有这个、那个的一些问题,但每一个上课的老师在精心设计准备中,无不透露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执着。在研讨过程中,会场的气氛是十分和谐的,这得益于一种新评课制度的创新:短信评价(提出问题、建议等)。最后喻老师做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及精辟的课后点评。

听一节课的收益往往不如听评课!因为一个人的听课评价水平是有限的,往往注意到了这个优点,却忽略了另外的缺点;而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对评价的尺度把握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听课就是要听评课。此次,我们的评价非常直接、客观。往往在优质课及观摩课上的评价基本上是“夸夸谈谈”,讲优点的多,不讲缺点,最多只有一些小的建议。而我们的讨论就是发挥了网络平时“炮轰”的形式,每一个评论的老师不会忌讳什么,而是大胆地亮各自的观点,为上课的老师提出更多的合理性的建议。

我的报告主要是谈到了自己的成长(这一、两年所取得的成绩),也谈到了网络研修班目前的一些现状及困惑(反思);此外,主要谈了自己是怎么以“小小科学家俱乐部”为载体,以网络为平台,介绍了我们的学校是如何充分开发学生的资源,如何使我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开展得成功、深入。

网络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们每一个研修班成员都是抱着“发展”的目的投入到这次学习中去的。我想:无论何种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对待,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通过走出去学习,结交了很多一线的科学教师,这当中包括特级教师、教研员。我想:只要自己努力,我们会“笑”到最后的!

 

                                   小学科学组:盛国荣

                                            06.11.25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6#

                怎样看待小学科学的考查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如何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期末考试”

    一直以来,科目考查影响着我们的期末教学工作。每到期末,而我们的老师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科学要不要考,该怎么考,以什么形式出现好?”我们从区进修学校到各个学校,往往各自为阵,出了不少考查试卷,但是往往都属于那种“只为考试而考试”。

    何谓“只为考试而考试”,就是指纯粹的是为了应付检查、交代而设立的考试。试卷没有适应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以识记、应用等为主,没有照顾到学生的科学知识领域,更无从设计科学探究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读了喻老师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中的第二十个案例,结合自己在平时的考查情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首先,新课程的改革是教材的改革,更是考查方式方法的变革。如果在平时的考查中,我们能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考查中在此巩固科学知识,在科学探究领域得到再一次的升华。我想:这样的结果是师生间双赢的局面。老师顺心、学生开心。但事实上,我们现在很多考试都是以知识为主的。案例中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考查内容,让我们的视线顿然一亮,使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考查的方向。

    其次,考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再次提高。如果我们将每一次的考查作为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无疑是伤害到了学生,更伤害到了自己。学生考完了,就什么都丢了。很多研究证明,学生喜欢的是形式多样的考试,在考查中成长肯定比“硬性”的考试受欢迎。当每一次的期末考查,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对他们发展科学价值观,尤其是科学素养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再次,考查是为了再次发展。学习没有止境,每一次的考查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学生对丰富多彩的考查形式始终是持肯定态度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的发展。

    最后,注重期末评价,更应该注意平时的探究。大家都知道,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方法等都是日积月累起来的。我们不可能就冲着这期末一次的考查,让他们形成这个、那个的价值观;考查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由于,平时工作等原因,很多老师往往忽视了平时的考查,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所以,改革期末考试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我们要本着学生发展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发展,真正落实科学素养的提升。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7#

从“海尔蒙的实验”所感悟到的……

 四)(上)科学《生命》单元的第三课是《植物怎样生存》。动物要吃食物,植物没有吃食物的器官,植物怎样生存呢?本课的内容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植物的养料是什么?”在实际教学时,先要以这个问题为线索展开。从种凤仙花的经验中,学生知道植物离不开水,如果缺少水分,植物就会干死,那么水是植物的养料吗?植物的根生长的土壤里,植物是从土壤里获得养料吗?动物用嘴吃食物,根是植物的嘴吗?总之,应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已知的事实进行思考,做出种种猜测。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到处都有植物,虽然学生每天都会看到植物,但是他们不一定会认真思考这些问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是要形成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导到矛盾冲突的情境中去。然后再介绍三百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海尔蒙是第一个研究植物是从什么地方获得养料的人。海尔蒙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好材料,教学上要把这个材料用足。

怎样用足“海尔蒙的实验”?

一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海尔蒙那样去思考和研究过程,先抛出问题,做出猜测,考到到植物的养料可能来自于土壤的因素,开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二是当学生在设计出与海尔蒙实验相似的实验后,通过阅读海尔蒙的实验结果来说明自己实验设计的有效性,预见自己实验将会产生的结果。

三是通过海尔蒙实验,让学生了解自己所设计的实验与海尔蒙实验的相似和不同,理解怎样做实验,怎样控制变量,怎样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怎样作进一步的推测,等等。

四是学习海尔蒙的科学品质,去关注身边的事物、现象,积极探索,认真实验。科学家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由于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标准》中并不要求通过探究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的过程,所以采用由教材呈现海尔蒙的科学实验,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以图文形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完凤仙花的一生时,学生们对植物在生存中是如何获得养料的还是想不通。此时,我给学生安排了3分钟的自学,就是科学教科书P6“海尔蒙的实验”。下面就是教学中的某一片段:

师:从“海尔蒙的实验”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已有个别学生举了手)各小组先互相交流吧。

……(小组2分钟交流)

师:下面全班进行交流,希望小组汇报的同学简单明了,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在汇报时补充,尽量不重复。

1:我们小组觉得“海尔蒙的实验”说明了柳树的营养是雨水供给的。

2:我给我们小组补充一点,那是天然的雨水。

3:我们小组基本同意3小组的观点,但我们还有一点发现,柳树从小树长成大树增加了82千克,而雨水确实减少了0.1千克,这说明柳树长大不全都是雨水的功劳。

4:雨水减少了,它本身是要蒸发的吗!

5:我们小组认为柳树在长大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空气和阳光就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

……(各小组面面相觑,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师:注意“海尔蒙的实验”所经历的时间了吗?

生(全班):五年的时间。

师:对,五年的时间可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为了实验的成功及科学性,海尔蒙只给柳树浇雨水,只要实验在进行他始终没有间断过。此外,利用五年的时间,他还做了其它有意义的实验……

生:原来如此!

师:同学们在研究科学中,有那么好的耐心吗?

……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也许有不少的学生会拍拍胸脯:我就是(会)。但说大话的居多,严格上说五年、三年、一年、甚至3个月的也许都不会出现。

    我想:“海尔蒙的实验”在教科书中出现,固然有它为了证实植物怎样生存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向学生暗示科学探究的持久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就是缺少这样的科学精神,这些道理跟他说,他们什么都懂,可真正要(希望)他们那样时,真正坚持到底的恐怕没有几个,甚至一个都不会有。

    透过“海尔蒙的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更加注意渗透科学持久性的培养,它是学好科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开始。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8#

            如何进行小组交流

——谈合作学习有感

小组讨论是探究的基础,是合作学习的灵魂。

在课堂上,四个脑袋凑在一起这就是讨论。他们在讨论什么?又是怎样讨论

的?讨论的效率又如何?这些问题早就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事实上,我们的课堂讨论效率并不高,因为有些学生在讨论与上课无关紧要的事,有些小组讨论的声音还特别响……如何规范课堂的讨论秩序,在此我深入某一个小组充当了一回记者,将他们的讨论记录了下来。

案例1:科学三(上)《有趣的指纹》片段

(注:生1为小组长,生2为记录员,生3、生4是主要讨论者。)

师:关于指纹,同学们有哪些问题?请各小组先讨论并将你们的问题及看法简单地记录下来,如果小组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待会我们全班一起来交流。

1(小组长):我们现在开始讨论,请×××记录,请××先说(该小组科学学习相对较弱的同学),我们再来补充;大家同意吗?

小组成员:同意。

3:我对指纹有这么两个问题。第一,每一个手指上的指纹为什么都不一样(生

4已经举手,要进行反驳)?

1:请××先讲完,你再补充、提出意见;请××继续。

3:第二,就是如果没有指纹,我们会怎么样?

1:请大家补充。

4:我觉得××讲的不对,我们手指上的指纹并不是都不一样的,你们看我的,

食指与小拇指的指纹就是一模一样的。还有,我也有一个问题,每一个人

的指纹都有区别,那人类一共有多少种指纹呢?

1:××(生2)你有补充吗?

2:我觉得指纹有两种,一种是箕形,像我的大拇指;另一种是簸形,就像我的中指。

1: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我觉得我们小组一共有四个问题,前面的大家都已经讲到了,我也有一个问题,公安部门是怎么知道那些坏蛋小偷的指纹的。

……

走进该小组参加了他们3分钟的激烈讨论,只见记录员在本子上简单地记录了5个问题,并对其中的三个问题做了简单的推测及回答。

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讨论是建立在一个有效的团队基础之上的,她要求我们每

一个队员要讲究秩序、乐于合作、乐于倾听、乐于交流。为了使我们小组讨论好,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四方面:

首先,讨论要讲究秩序。从案例1《奇妙的指纹》中可以看到:在该组的讨

论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和谐的讨论氛围。其中小组长是主要的组织、协调者,他使该小组的分工很明确;同时该小组的成员是乐于合作、乐于倾听的,在这个小组中我们可以找到民主、和谐、团结。

做任何事都是有始有终的,小组的讨论更是如此。每一次的讨论、合作、交

流,作为组长不是发号施令的。作为小组的一名成员,他也是以一种协商的态度在与队员们进行对话,在得到了队员们的响应之后才开始安排组内的活动。

其次,讨论要注意方法。谁先说,谁补充,谁最后来总结。作为教师我们当然有分寸,可作为学生他们能够想到并且能够做到,说明我们的小组合作是建立在和谐、民主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在课堂的实际讨论中我们并不需要去给每一个孩子戴上一顶帽子:你应该第一个说(因为你的科学学得糟糕),你应该最后一个说(因为你聪明,如果让你先讲了,谁还愿意听哪)。

讨论的方法,这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程序。我们不要求我们的小组一定要这样去实施,但通过一次次地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小组的队员养成一种良好的秩序。

再次,讨论要控制时间。刚才《有趣的指纹》作为课堂的开场白给各小组安排了3分钟的时间。3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平均每个队员不到一分钟。

如何来看待这3分钟?这3分钟是有效的,还是一种简单的浪费,关键的关键教师要将时间控制好(最好科学教室要配备一个钟,教师自己也最好戴有秒表的手表)。一般小的问题(简单、次要)最好控制在1分钟之内;比较大的问题(内涵较广、探讨价值大的问题)适当延长时间,但也应该控制在3分钟左右;超大型的问题(涉及面相当广,要花一定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时间长了,学生就易疲劳,尤其是刚刚学科学的三年级同学。学生如果没有了兴趣,他们就爱讲话,课堂秩序也就乱套了。

最后,讨论要注意规则。各班往往有各自的班规,小组讨论也有它的规则。

每一次的讨论总有一方是发言者,一方是倾听者。养成良好的讨论规则会使小组的讨论更加规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9#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一、主题内涵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从学习方式上讲,科学要以学生的主体探究学习为主,尊重客观事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真正体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二、案例描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关于导入的两种教法

第一种教法:出示两盆水(一盆是清水,一盆是盐水)和大小两个马铃薯,接着将大的马铃薯放在了清水中,小的放在了盐水中。提问:这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在这两盆水中发生了什么现象?(生:大的沉,小的浮)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在回答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哪盆水是盐水。

第二种教法:在出示(上述)材料之后,提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生:大的沉,小的浮;小的沉,大的浮),当学生产生了争论之后,引导学生眼见为实,亲眼目睹马铃薯的沉与浮(教师将大的马铃薯放入到盐水中,小的放入清水中)。学生在观察后产生了质疑(大部分学生认为大的马铃薯会沉,因为它大、重),提出了为什么会这样,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小组设计实验证明哪盆水是盐水。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体现出“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理念,这是传统的教学观,它按实验的步骤让学生“跟”着自己在“走”。学生上课的所有行为都是老师一手策划安排的,课堂上常见的多是一问一答的模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这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格格不入的。第二种教法体现出“让学生会学科学”的理念,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及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通过观察实验亲眼目睹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并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增长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讲,它体现出科学课的学习要以学生的科学探究为主,强调要尊重客观事实,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真正体现出新课程的最新理念。

四、问题争议

1、什么是科学问题?怎样的问题才算是科学问题?

2、如何看待科学课中的争议?教师在其中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

3、学生的小组合作如何体现?发言汇报、小组设计进行实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何来体现?

五、阅读材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走进新课程丛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钟启泉、崔允郭、张华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美〉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史密斯著:《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版。

5张红霞著:《科学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20#

有效的课堂  完美的科学

     ----《各种各样的岩石》课后反思

一、进行了座位的重组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等理念。”如何体现这些理念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人(师生)的观念转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职责和作用,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课堂活动的思想和方法,尤其是教师注意新课堂创设要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善于合作。二是物(教室环境)的转变,包括教室里的亮度、光线、视线、声音、温度、空气等自然性环境,教室的布置装饰、桌椅的摆放等人文性环境,其中很重要的是桌椅摆放的改变。在这两个转变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的观念决定着物的转变,
            
有什么观念,教室环境就会怎样布置。否则,即使教室环境转变了,人的观念不转变也不过是“用新瓶装老酒”;物的因素是第二位的,但它往往会对人的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为教育提供可能与机会,而且作为一种具体的、静态的物质存在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在里面“可以做什么”给予限制;同时教室的布置、座位的安排,潜在地影响整个课堂气氛。一个好的教室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正如一个人走路,有鞋与赤脚,或者有了鞋,合脚不合脚,都会对一个人走路的速度产生影响一样。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不仅营造了便于信息交流的教学空间、改变了师生之间传统的交往方式,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更为生动的反映了课堂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地位角色的变化——课堂教学的中心从以教师为主转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上来,位尊一方的教师形象将不复存在,取之而来的是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氛围。
二、体现“用教材”理念
   
“用教材教”是新课标中重要的新理念之一,这一理念指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因地、因时、因生制宜,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在本课“观察岩石”活动之前的“辨别岩石与非岩石”的活动是教材中没有或是说没有凸现的。在设计教学时,我认为指导学生观察、研究岩石(本课为第一课时),学生对岩石的认识是基础,否则观察、研究岩石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才可能进行“各种各样的岩石”的观察、研究活动。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补充了这一个活动,从教学反馈来看,这一个对教材的补充还是很有意义的。

三、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进行“观察岩石”的活动之前,为了能使学生从更多地方面来观察岩石的特点、特征,我试图通过教师的指导达到这一目的。课堂上采用的是以提问与交流(对问题的回答)的形式进行指导的,可能这也是当前我们大部分科学老师常用于指导的形式吧。在课后章鼎儿老师在评课中给予了这种指导以严厉地批判:对交流形式的指导需要进行批判;这只是一种低水平层次的、效率不高的指导形式;反映出科学教学处于指导苍白无力的阶段。其实也不能说我或是其他有类似做法的教师对于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也知道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可能是教师自己对活动所实施的指导欲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不清楚、不明确、
            
不具体才导致这样简单、单一的指导方法:由于教师自己都不明确该如何帮助学生在如观察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又向什么方向发展,于是就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就过了的所谓的“指导、帮助”。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