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流言榜发布 [复制链接]

1#
2020年6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TOP
4#

TOP
5#

TOP
6#

2020年7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TOP
7#

1.暴雨后自来水会变浑浊两三天

谣言:暴雨后自来水会变浑浊两三天,要提前储备好用水。

辟谣摘要:暴雨对水质影响不大,更不会影响到在供水管道中封闭运行的自来水。在雨天管网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下,雨水和污水的确会一起流到江河中去,但在污水被稀释以及江河流速比较快的情况下,对于水质的影响很快就会消除。此外,自来水是水源地的水经过水处理厂处理净化后才进入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厂相应的处理能力和制水工艺可以做到达标出水。因此,暴雨对自来水水质没有太大的影响。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4-07-18 10:11:43
TOP
8#

2.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引发南方暴雨

谣言:最近遇到了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阳、地球、木星、土星并到一条线,导致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会带来地质、气候巨大灾难。

辟谣摘要:所谓“地球引力场、磁场发生紊乱”缺乏科学依据。首先,太阳、地球、木星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木星冲日”现象以及类似的“土星冲日”现象都是正常的天体运行现象,周期都是1年多。其次,根据我国在轨的风云卫星对太阳总辐射量、太阳活动、地球磁场等的长期观测业务,目前未发现异常。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的预报结果,我们目前处于第24太阳活动周向第25太阳活动周过渡的阶段,太阳活动水平很低,太阳风的速度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不用担心太阳活动会对地球造成严重影响。

TOP
9#

3.儿童用药只要“减半”就好

谣言:很多药物没有儿童剂型,给儿童服用成人药物时,采用“儿童减半”的剂量标准就行了。

辟谣摘要:儿童的用药剂量不能简单以成人剂量减半来计算,一般需要以儿童的千克体重或体表面积进行计算,以获得准确的服药剂量。儿童具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解剖生理特点,各系统、器官功能尚未健全,如肾脏清除率较差,肝药酶分泌不足甚至缺乏,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和成人不尽相同,而且小儿疾病大多危重多变,用药剂量更需准确。用药过量可能造成儿童肝肾功能、器官、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孩子的一生;用药量不足又会使儿童的疾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发展成严重后果。

TOP
10#

4.夏天不适合运动

谣言:夏天天气炎热,运动容易造成脱水,应该适当休息,多多养生。

辟谣摘要:夏天不是不适合运动,而是不适合过量运动。根据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的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所以要维持健康,每天至少需要通过运动消耗掉300千卡的热量。在夏季高温和运动促使肾上腺素升高的双重作用下,人们很容易大汗淋漓。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随着身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水分会不断流失,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极易出现脱水现象。因此,夏季运动要刻意降低运动量和缩短运动时间,让身体慢慢适应炎热天气,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运动。医疗专家建议,最好每天坚持30~45分钟的运动,并做到每20分钟左右补水200毫升为佳。

TOP
11#

5.芬必得等止痛药可以治疗胃痛

谣言:芬必得等止痛药可以治疗胃痛。

辟谣摘要:芬必得等止痛药不可以治疗胃痛。胃痛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以芬必得等为代表的非甾体抗炎药虽然有止疼的作用,但是会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进而在胃酸的侵蚀下造成溃疡、糜烂甚至胃穿孔出血等症状,从而加重病情。

TOP
12#

6.上网课戴蓝光眼镜能防近视

谣言: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给孩子的视力带来较大负担,产生蓝光危害。防蓝光眼镜、防蓝光贴膜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

辟谣摘要:医学上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在防控近视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相反,因防蓝光产品数量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选购不当,反而容易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蓝光是指波长范围400~500纳米的可见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除了电子屏幕,太阳光、许多LED灯具等同样也有蓝光。蓝光照射只有达到足够的时间和一定强度后才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伤害,而且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其蓝光危害值基本处于无危险级别。

TOP
13#

7.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更有营养,应优先选择

谣言:有机蔬菜生长期长,营养更丰富,应优先选择。

辟谣摘要:普通蔬菜与有机蔬菜都能够满足人们日常饮食的营养需求,无需优先选择有机蔬菜。而且,有机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不使用化学物质,较普通蔬菜的种植成本要高上很多,价格也更贵。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在正规菜市场或超市买新鲜蔬菜每日食用即可。

TOP
14#

8.吃益生菌能够排出抗生素

谣言:使用抗生素后吃益生菌,能排出抗生素,降低其对身体的副作用。

辟谣摘要:益生菌并不能把抗生素排出体外。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数量后,对人体有益的活的微生物,一般被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的疾病,如腹泻、消化不良等。而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相关的疾病,抗生素除了杀灭病原菌,也会杀灭人体的正常菌群。对于因使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使用益生菌可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抗生素在人体主要通过肾脏和胆汁排泄,不同的抗生素排泄途径有差异。益生菌主要在肠道发挥局部作用,几乎不会被人体吸收,也不会影响抗生素在肾脏和胆汁的排泄。

TOP
15#

75的食物为高GI食物,GI≤55的食物为低GI食物。

TOP
16#

10.生乳标准低,所以奶味变淡了

谣言:在2010年有关生乳的国家标准中,把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的标准下调、放宽了。因为标准低了,奶的质量差了,牛奶味道变淡了,越来越没有奶味了。

辟谣摘要:首先,《生乳》国家标准(GB19301—2010)针对的是被加工成鲜牛奶以及奶粉、冰激凌等奶制品的原料,而非鲜牛奶产品。实际生产中,乳制品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会调整原料乳的成分含量来稳定地生产达到标准要求的产品。其次,不能以奶味变淡了来衡量产品的好坏。奶味是个很主观的感觉,个体差异大。牛奶味道变淡包括口感和香味变化。口感与黏稠度相关,并受酸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香味主要由脂肪产生。而让大家觉得“现在的奶变淡了”的原因是在现代奶业加工中,原料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会经过均质工艺处理。这让牛奶中的脂肪破碎得更加细小,使牛奶看起来更加洁白细腻,口感更细腻爽滑,没有黏稠、厚重的感觉。

TOP
17#

2020年8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TOP
18#

1

高血压是遗传疾病,预防也没有用


流言:高血压是遗传疾病,父母一方或双方于较年轻时发生高血压,其子女未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会显著升高,反正躲也躲不开,预防也没有用。

真相解读:高血压虽然是遗传性的疾病,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推迟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减少降压药的服用种类和用量,和预防一部分高血压的并发症。研究显示,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高血压虽然和遗传有关系,但也和很多其他环境因素相关。比如高钠盐低钾盐饮食、肥胖、喝酒、抽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高血压。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预防及推迟高血压的发病。对于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基因的人,应更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4-07-18 10:13:23
TOP
19#

2

奥利司他是“无副作用减肥药”


流言:奥利司他是唯一安全的减肥药,想吃就吃,不节食,不反弹。坚持服用,7天瘦下10公斤不在话下。

真相解读:奥利司他的药效对于减肥只能说是辅助性质的手段,而非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它也并非网传的“无副作用减肥药”。奥利司他是一种仅作用于肠道、几乎不进入血液的非处方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肠道脂肪酶,使得食物中大分子的脂肪难以被分解,从而减轻体内对脂肪的吸收。但对于高脂肪摄入的人群来说,因奥利司他抑制了脂肪的吸收,服用药物会让他们“吃不饱”,机体会一直反馈能量不足的信号,因此,相较于以前,患者会吃的更多。其次,由于奥利司他抑制了脂肪的吸收,大部分脂肪都留在了食糜里随肠道排出,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脂肪便、腹痛、恶心等不良症状。此外,奥利司他虽然不进入血液,但仍有部分会被吸收,这些成分对肝和肾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TOP
20#

3

自来水中有避孕药


流言:自来水中有避孕药,难怪不孕不育越来越多!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人体积累,后果难料……

真相解读:饮用合格达标的自来水绝对不会导致不孕不育,标准规定范围内微量的雌激素也不会对身体有其他什么影响。避孕药中主要避孕的成分为乙炔雌二醇,每颗药的含量在20-30微克之间。而自来水中其物质的含量一般在0-0.005微克/升,也就是说,一个人至少需要饮用4000升自来水才能够达到一颗避孕药的含量。而一个人一天的饮水量一般最多为2.5升,一个人要连续饮水1600天才有可能摄入一颗避孕药所含有的避孕成分的含量。在如此长的时间下,人体通过新陈代谢早就将其排出了,根本就不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造成影响。

TOP
21#

4

打呼噜是睡得香


流言:“瞧你昨晚睡得真香,呼噜声震天响!”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呼噜声越大,睡眠质量越高!

真相解读:打呼噜不仅不是睡眠质量好的表现,反而会伤害身体,影响健康。打鼾在医学上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叫做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指响亮鼾声、短暂气喘及持续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交替组成,呼吸暂停,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甚至会遇到几十秒都没有呼吸。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会导致血中氧气减少,而长期缺氧会影响大脑的功能。长期打呼噜的人可能会影响记忆力,也有人会出现晨起头痛、脾气暴躁等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甚至还会引起夜间猝死。当发现有严重的呼吸睡眠暂停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TOP
22#

5

暴雨导致水污染,使得吃西瓜会感染SK5病毒

流言:今夏南方暴雨频发,会导致水污染,使得人们吃了受污染的西瓜,会感染SK5病毒,并致人死亡。

真相解读:该流言中所谓的“SK5病毒”,医学上根本不存在这种病毒名称,也就更谈不上吃西瓜会感染这种不存在的病毒了。而且,即便是吃了受污染的西瓜等食物,其所传染的致病微生物通常为肠道传染病,目前医学上发现的肠道传染病,还没有出现过这么严重直接导致死亡的病例情况。此外,暴雨可能导致部分水体被污染,但也不会马上就使西瓜携带一些完全不存在的病毒。

TOP
23#

6

小米粥的“米油”营养价值高


流言:小米粥上的那一层“米油”营养价值高,滋补能力极强,“可代参汤”,还可以保护胃黏膜。

真相解读: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米油”中的成分能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小米熬煮之后,大分子淀粉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小分子的糊精、少量脂肪以及未经精磨小米富含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钾等营养成分,它们浮在粥的表面,稍微冷却后便成为了一层薄薄的“米油”。由于小米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属于粗粮,本身不易消化。对于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来说,相比于完整的小米而言,含有“米油”的小米粥可能更好消化。但是,易于消化并不代表“米油”营养丰富,至于“滋补能力极强”、“可代参汤”更是夸大其词了。

TOP
24#

2020年9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TOP
25#

  1.新冠肺炎康复者可再次被感染,疫苗没有意义了

  

  流言:2020年8月24日,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微生物学系的研究者们报道了世界上首个被确认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这意味着人类在对抗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彻底溃败,各国科学家赶制的疫苗也失去意义了。

  真相解读:疫苗的研制和推广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比对两次样本中的病毒基因序列得知,这名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毒株,也就是说,该患者两次感染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病毒。通常,疫苗中并非只有单纯的病毒组分,还会包含各种各样能够加强人体免疫反应的“佐剂”。有了佐剂的辅助,注射疫苗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就会比单纯病毒引起的反应强很多,才能为人体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保护。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4-07-18 10:13:57
TOP
26#

2.未煮熟的豆浆毒死孩子

  

  流言:如果喝了未煮熟的豆浆,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真相解读:喝了未煮熟的豆浆会引起人体不适,但不会致人死亡。生大豆中确实含有植物凝集素、皂苷和蛋白酶抑制剂等物质,但这些物质加热后会分解或变性。这些物质算不上“有毒物质”,不会让人中毒死亡。只有食用未充分加热的豆浆才会刺激肠胃,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长期大量摄入未充分加热的豆浆才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豆浆本身营养价值较高,经过煮沸熟透后,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TOP
27#

  3.塑料瓶装水经过暴晒会致癌

  

  流言:有报道称,美国医师协会发现了引发癌症的原因。塑料暴露于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引起52种癌症。因此,必须避免饮用各种软饮料,如可乐、芬达等饮品。

  真相解读:目前尚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塑料包装会引发癌症。常用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为高分子材料,由多个单体经化学方法聚合而成,分子量很大,不会向包装内食品轻易迁移。此外,食品包装安全受《食品安全法》的监管,市面上正规厂商生产使用的食品塑料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因塑料包装引发食品致癌的可能。

TOP
28#

4.食用隔夜菜会导致肾衰竭

  

  流言:据网络报道,3年前有名记者疑因吃隔夜剩菜引发急性肾衰竭,在重症监护室(ICU)住了近1个月。无独有偶,湖北荆州的一名渔民在吃了前一天剩下的鱼虾等食物后不久,便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服用止泻药3天,去厕所的次数虽然减少了,但却像得了重病一样,眼眶深凹,脸色蜡黄,连路都走不动,小便也排不出来。经医院检查发现,渔民的肾脏功能基本丧失,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真相解读:通常情况下,人食用了变质的隔夜菜只会造成一些消化系统症状及不适感,并不会严重到引起肾衰竭。造成隔夜菜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细菌增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剩饭菜中的细菌可来自于烹饪环境、盛放器皿、食用方式、储存环境等。人在食用被污染的饭菜后很容易引发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感。在极个别情况下,人在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导致腹泻又未能及时补充水分时,可导致人体严重脱水,造成肾脏缺血,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TOP
29#

5.医美面膜人人都应该使用

  

  流言:普通人也需要使用医美面膜,可以让肌肤更加健康美丽。

  真相解读:现在被炒得火热的“医美面膜”,其实是属于医疗器械范畴的“医用敷料”。“医用敷料”一般针对面部过敏或面部医美术后轻微皮肤损伤的患者,因为这类人群需要使用一些不易过敏且能够快速修复受损皮肤的成分。如果没有皮肤损伤问题,普通人的面部皮肤屏障完整,是不需要使用这类修复性医用敷料的。也就是说,存在皮肤损伤的人群才需要使用“医用敷料”,普通人群使用普通化妆品即可。

TOP
30#

6.化学合成染料有毒,尤其要小心深色、颜色鲜艳的衣服

  

  流言:植物来源的染料是无毒的,化学合成性染料就含有对人体不好的物质。特别是一些深色、鲜艳颜色的服装,深色染料中含有甲醛,颜色鲜亮且不易褪色的衣服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买到“带毒”的衣服。

  真相解读:这种说法不科学。首先,化学合成性染料种类繁多,其本身并没有毒性。在印染过程中,化学合成性染料与纺织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染色的目的,与纤维结合并不会产生毒性。其次,国家相关标准中对染料的品种及其有害物质的含量均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遵照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品质安全性进行控制和保证。因此,只要正规厂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出来的纺织品,大家是可以放心穿戴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