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各位教研员和专家对两位老师的授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扎实高效,充分展现了骨干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素养,紧密围绕科学现象对教学展开引导,通过暴露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导搭建支架、最终完善认知的过程,展现出了强烈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特级教师袁优红提出了几点切实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关注学生主体,牵引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激发其探究内驱力;二是要关注全体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深入思考问题,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三是教学设计要关注思维进阶,进一步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目的性和逻辑性,确保学生能够明确每个环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市教研员陈增仕针对单元起始课的教学再次强调,一是需关注与本单元紧密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对涉及的相关或类似知识进行完善;二是要注重对起始课的课后反思,复盘思考本节课中为单元教学传递了何种信息,体现了哪些方面要接下去研究的重点;三是单元教学中如果包含多样化的活动时,应在起始课中明确活动的主线,并合理安排单元教学时间。此外,他还提倡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或删减,以充分发挥教材的效用。
最后,普陀区教研员陈佩红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她首先代表普陀区向各位专家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专家集全市各方的力量,为普陀区的课堂教学研究带来了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随后,她向一线教师强调,在设计每堂课时,除了要确保内容扎实,更应充分体现单元教材体系,并要基于学情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有所取舍,并以此作为上好一堂好课的前置条件。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普陀区充分展现了科学骨干教师优秀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推进该区“上好每一堂常态课”的课改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据悉,普陀区教研室以“上好每一堂常态课”为课改抓手,持续深化科学课程的研讨与交流工作,不断推动科学教学的创新与进步。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和热情,不断加强多方交流,携手共进,为提升该区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