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的《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一、导入
在热水中放入金属勺子,过一会用手拿金属勺,可能会发生什么?
生:勺子会变热
(用加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二、探索
提问:热是怎样传递到勺柄的?勺子上端没有碰到热水,是怎么变烫的?
1.全班探讨
①
通过什么传递到勺柄,(提问表述可以改进——怎样传到勺柄)
②
热量的传递方向,标出abcd四个点。
③
交流:有什么方法证明?生:做实验
引出课题——探究热在金属中如何传递
出示实验器材,提问,根据我给的实验材料,可以怎么做实验?(让学生先思考)
酒精灯,金属条,金属片,感温油墨,火柴,蜡
尽量让学生说
2.实验过程:
加热金属片和金属条,看热传递过程,先请学生画出预测的结果。先预测,再实测
实验前研讨: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需要注意的问题
(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感温油墨怎么用?让学生自己说。蜡怎么用?预热会融化
3.出示温馨提示:①不要触摸加热的金属条。②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没有讲明什么使用方法)③明确时间。——可能要注意什么也可以让学生说。
(18分钟)
(课堂反思:该阶段属于实验前准备阶段,主要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呈现,有些许枯燥,但是老师对于课堂内容的引导比较好,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课堂问题清晰。学习记录单最好的一点是先预测再实测,预测环节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的了解,之后的实测是未知问题的探究和实践。)
实验:八分钟实验
实验后研讨:1.呈现一个小组,提问谁有不同意见
组1:发现热会向四面八方传递。对吗?
提问:能不能具体描述从哪到哪传递?(学生表述遇到问题)
引出: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课程反思: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有正面评价,积极反馈,对学生的研讨结果要提前预设,积极引导。在该研讨中,学生比较沉默,表述不来,教师可以停下来,组内讨论一分钟,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发现能不能描述更准确一点。)
三、拓展
1.
让学生口头说一说,学生说法不一,但是老师最后也只是表述一下。
(科学应该要更加严谨,该拓展教师应该用具体的实验说明,或者科学数据说明到底距离远热到底能不能传递到)
2.生活中的热传递
介绍三种热传递方式: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
说说生活中不同的热传递的例子
(课堂反思:最后的拓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说,或者也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呈现。更加轻松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