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1.分配好材料员。
2.展示并介绍虞小科提出的评机制中的吉象(包括专注吉象、合作吉象、探索吉象、创造吉象),告之学生表现优秀奖励吉象不干胶贴,获得吉象最多的组额外奖励奖品。
3.教师拿出放有器材的1号信封,让材料员领取信封。
一、聚焦:揭示课题
(一)聚焦引入
1. 制作一个电路,引出开关。
(1)拿出1号信封,教师提示里面的材料可以制作一个电路,猜测信封中的工具。
(通过猜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复习电路知识。)
(2)利用材料快速制作一个简单电路,并让学生指出电是怎么流过的呢?(从正极出发先流到导线再流到小灯泡,然后通过导线回到负极。形成了通路)
(2)为了节约用电,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通路断掉,使小灯泡熄灭,引出开关。


2.观察开关
(1)我给大家都准备了一个开关,请大家打开2号信封,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开关都有哪些材料组成的,他们分别属于。完成作业本活动记录




(2)交流材料,并让学生指出哪个是导体,哪个是绝缘体,同时指出为什么?复习导体和绝缘体。(板书)
3.了解开关如何控制电流的通和断
(1)谈话:那么它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呢?大家把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操作一下如何利用开关控制电流的通和断。
(2)演示,交流!开关怎样的时候是通路,怎样的时候是断路?为什么?


板书: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
(通过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开关是由导体和绝缘体两部分组成的。并了解开关能够控制电路通和断的原因。)
(二)探索实验
活动1:做个回形针开关
1.我们已经了解了开关的原理,能不能用生活中的材料,做一个开关。接下来,我们用图钉、橡皮和回形针、导线做一个开关。请小组长用信封2开关材料来换取图钉等材料。(图钉、橡皮、回形针、导线)
成功后从老师这里奖励探索吉象。哪一组最先完成就到上面来展示,并奖励合作吉象。


2.学生演示自己的开关设计,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开关如何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这一部分放弃了课本中回形针折的环节,使学生的设计开关更自由,更具开放性)
活动2:用其他材料再做个开关
挑战更大难度:
(1)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板、泡沫板、橡皮,铜片、铁片、芯片,导线胶),小组讨论选择适合的材料,制成开关。


(2)讨论:你能说一说,哪些材料是绝缘体,哪些材料是导体?
(3)讲解导线胶的操作和作用。
(4)领取材料,学生制作。
(5)展示作品。奖励创造吉象。汇报时强调专注,对专注的小组奖励专注吉象。
(这一环节交流做到了组组参与,在交流过程中发挥了每个组员的特点,有的讲解,有的操作,有的补充)
(6)虽然大家制作的开关材料有所不同,但大家有什么相同点。强调底座是绝缘体,控制电路通和断的是导体。
(7)完成《作业本》课堂练习第一题。
(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选择余地,开放程度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了解生活中的开关
1.你看一下,我们教室里有没有开关,请你来找一找。
2.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独特的开关?


3.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开关越开越先进,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安全,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大家好好学习科学,争取以后发明更先进的开关。
(这部分的亮点是在教室里寻找开关并操作,学以致用)
(四)拓展延伸(时间有制作,没有课外制作)
1.谈话:开关种类很多,但是它们控制电流通断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开关需要由导体和绝缘体组成。开关不仅种类很多,有些开关还能交叉控制不同的灯泡。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你想不想动手做一个红绿灯模型?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红绿灯模型,跟小组成员说一说开关是如何分别控制红灯、黄灯和绿灯的。


(这部分由于时间关系,把材料发给学生,变成了课外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