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反思与改进】
通过我们仔细地整理和查阅,发现学生的作业效果整体上表现尚可。然而,对于这份项目化作业,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深思与改进的地方:
1、微粒理解不够深刻。
学生在理解微粒及其变化方面存在欠缺。从学生作业反馈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他们认识到物质变化可能影响微粒之间的距离(如溶解后扩散导致微粒距离变大),也知道物质变化前后微粒数量不变,但对微粒种类是否发生改变的理解有待提升。例如学生将烹饪过程中,虾会出现弯曲、缩小、颜色变红等宏观现象,等同于了微粒变化,混淆了微粒和宏观外观的概念,并且学生认为这个过程微粒种类不变,导致微粒模型搭建出现错误。这其实是对后续判断物理还是化学变化,埋下了暗雷,不利于后续学习的开展。显示出该部分设计可能存在欠缺,我们需要适度调整学习支架,提高理解难度的合理性。
2、难以区分变化类型。
学生在准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方面存在困难。例如化学变化可能伴随颜色改变,但颜色改变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状态改变,例如溶解(固体变液体)、蒸发(液体变气体)等,都是物理变化。总之,有无产生新物质是判断物理、化学变化的标准,但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对学生来说亦是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强调物理、化学变化的定义,以及提供丰富的生活例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
3、难度定位可能过高。
考虑到该单元的难度,作为前置作业,对学生的难度要求可能过高。我们应适度降低难度,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家长参与度低。
家长评价区域出现空白,可能是由于家长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足或因工作繁忙而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简化评价标准、提供示例或在线指导等方法可优化家长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