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团队丁欣霞: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帖 [复制链接]

1#
报名申请时间:2024年1月26日——2025年11月30日

网络研修时间:2024年1月26日——2025年12月30日

资料汇总评选:2026年1月——2月

评比结果公布:2026年3月

为方便落实网络研修过程管理和研修成果统计,“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成员的学习任务采用积分制,分为“学习分”和“成长分”两个部分,所有资料时间界定在2024年1月26日-2025年12月30日。

一、学习分

成员或团队的学习分资料,需在每期网络研修结束后至下月研修开始前,将资料汇总到一个文件夹,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173692760@qq.com。在最后一期(2025年12月26日)附上参与期数目录。

举例说明:2024年1月26日的研修资料,最迟需在2024年2月25日24时前发送,当月提交时间截止不接受补交资料。文件夹建议采用“姓名(团队名)+总期号+研修资料”,比如陈建秋总第103期研修资料。

1.宣传:每期1分

积极宣传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活动通知或海报,发布在QQ、微信、钉钉群或朋友圈,发布时间要求在研修活动当天8点之前,每期1分,以截图为证。

2.研修:每期10-20分

及时收看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直播或回放,记录该期研修的总期号、主讲嘉宾和分享主题,说明是收看直播还是回放,撰写有一定价值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后期评比时由学习组组织名师进行评分。

3.互动:每期1分

参加网络研修直播时,提出的问题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每期1分,根据研修工作组公布的获奖名单计分。

*以上内容到时候可参照微信群里提供的研修记录样本汇总。

二、成长分

1.成绩:按说明加分

网络研修期间,取得的县区级或以上的科学类荣誉、优质课、公开课、讲座、教学技能比赛、论文课题等获奖发表(不包括指导学生比赛),每人次加1分,团队集体类获奖每次加5分。后期评比时需提供正规文件或证书作为凭证,并要求先自行进行统计汇总。

2.发表:每期加1—3分

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在“小学科学教学论坛”设有专版,在此版块建立个人或团队专贴,并将每期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在下月研修开始前(这一点非常重要)发表分享,后期评比时由工作人员统计,每期加1分。特别优秀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工作人员会推荐到桂馨公众号“桂馨科学云”发表,则每篇再加2分。

网址: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互动专版»桂馨之友

http://lt.zjxxkx.com/showforum-22.aspx
分享 转发
TOP
2#

一、学习分:

【得分标准】

成员或团队的学习分资料,需在每期网络研修结束后至下月研修开始前,将资料汇总到一个文件夹,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173692760@qq.com。在最后一期(2025年12月26日)附上参与期数目录。

举例说明:2024年1月26日的研修资料,最迟需在2024年2月25日24时前发送,当月提交时间截止不接受补交资料。文件夹建议采用“姓名(团队名)+总期号+研修资料”,比如陈建秋总第103期研修资料。

1.宣传:每期1分

积极宣传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活动通知或海报,发布在QQ、微信、钉钉群或朋友圈,发布时间要求在研修活动当天8点之前,每期1分,以截图为证。

2.研修:每期10-20分

及时收看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直播或回放,记录该期研修的总期号、主讲嘉宾和分享主题,说明是收看直播还是回放,撰写有一定价值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后期评比时由学习组组织名师进行评分。

3.互动:每期1分

参加网络研修直播时,提出的问题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每期1分,根据研修工作组公布的获奖名单计分。

*以上内容到时候可参照微信群里提供的研修记录样本汇总。


【具体得分】目前:12分+

4楼:20240126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2024年第1期(总第103期)黄春方老师《日本科学教育考察见闻》

宣传1分+研修(看直播+笔记)10+互动1分=12分+
TOP
3#

二、成长分

【得分标准】

1.成绩:按说明加分

网络研修期间,取得的县区级或以上的科学类荣誉、优质课、公开课、讲座、教学技能比赛、论文课题等获奖发表(不包括指导学生比赛),每人次加1分,团队集体类获奖每次加5分。后期评比时需提供正规文件或证书作为凭证,并要求先自行进行统计汇总。

2.发表:每期加1—3分

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在“小学科学教学论坛”设有专版,在此版块建立个人或团队专贴,并将每期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在下月研修开始前(这一点非常重要)发表分享,后期评比时由工作人员统计,每期加1分。特别优秀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工作人员会推荐到桂馨公众号“桂馨科学云”发表,则每篇再加2分。



【得分内容】
TOP
4#

桂鑫研修心得


     听完了黄老师分享的《日本科学教育考察见闻》,第一次接触到日本的教育方式,感觉非常新奇,并且感受到日本的科学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    孩子们的年龄较小,对于科学的理解较少,直接讲述科学道理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让孩子亲身尝试过,孩子的体会会更加深刻,并且更加容易理解。例如杠杆这一科,在国内,我们可能会使用视频,图片资料帮助孩子理解。而日本科学教师却是采用了不一样的方法——让孩子们玩一玩跷跷板,让孩子亲自坐上跷跷板,把跷跷板当成教具及学具来使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使得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并且印象深刻。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着加强孩子们的体验感,让每个孩子都动手尝试,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更加有利。
TOP
5#

桂鑫研修心得: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2月26日,聆听了山东省特级教师,韩玉明老师与我们分享的讲座——《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践》。让我感受颇深。
在平时学习中,往往是大部分的时间放在教授知识上面而忽略了评价这一个重要部分。评价往往可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的理解,使得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
而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重要,学生和学生之间往往能看到一些老师看不到的闪光之处,而大家互相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更好地学习。
TOP
6#

105期桂鑫研修心得: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聆听了林老师分享的《我的船长我的船》项目式学习活动案例之后,我感受颇深。
这是一个基于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船的研究而展开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许多孩子对于造船,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这是一个长线活动,一次两次的尝试可能不那么容易成功,所以这需要非常有耐心,而林老师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做的非常棒的!并且林老师孩充分考虑到了教材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利用了学校原有的资源,在林老师的用心和耐心之下,这个项目在持续了两个月之后终于成功了,学生们亲自造船,对于自己参与过的项目,一定是收获满满的!
TOP
7#

105期桂鑫研修心得:中小学生创意实验的思与行
聆听了刘老师分享的《中小学生创意实验的思与行》的学习活动报告之后,我感觉学习到了很多。
刘老师认为,科学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更是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更容易被学生了解和接受。
相比于课本的教学,学生更喜欢和更容易接受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所获得到的知识,很多学生对于实验都是非常感兴趣,乐于参与进来的。
然而有些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刘老师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刘老师并没有气馁,而是反复调整尝试,让实验更加完善,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TOP
8#

107期桂鑫研修心得聆听了程老师分享的《项目化学习的选题思考》之后,我感悟颇深。
程老师通向我们讲述了项目化学习如何选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科学教育的一个思想性和政治方向在理解课程标准和意图上进行开发利用,精选一些有助于科学学习的优质资源。
并且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合作发挥教师,学校,社会,家庭方面的积极性,多途径的开发和利用。再次要贴近教与学的实际,选择组合各种适宜自身教学实际的资源做到课程资源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校内的学习与校外学习的相互促进。
TOP
9#

108期桂鑫研修心得:聆听冯老师分享的《携带花花草草走向大赛殿堂——科技小论文选题和实施策略》之后,我收获颇多。
冯老师从身边的花花草草入手,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且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从一些平时不起眼的小细节进行了研究和发现。
这也说明了科学研究并不是难以完成,遥不可及的,许多科学都藏在了平时的生活中。而冯老师也提到了“好奇心”“资源”“桥梁”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充满好奇心,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一些平时容易忽视的小事进行深入研究,一定也会有非常不错收获!
TOP
10#

109期桂鑫研修心得:7月26日晚聆听了马老师分享的《从教学案例到科学教学小原则》之后,我收获颇多。
冯老师认为,教学应当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视角,学生的经验为起点,探索出一条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感兴趣,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的教学道路。光是靠教师进行讲述知识可能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兴趣不大,有些内容学生听完不甚理解,可能很快就忘记了。
而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话,可能学生会一直心心念念记在心里,甚至课外也能进行主动探索,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