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道电磁铁考题中发现的多个问题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一道电磁铁考题中发现的多个问题
题目来源:微信群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①
分享 转发
TOP
2#

秀山小学包燕萍:能帮忙看一下这两题答案吗

春秋如风:@snow 第一张,你先来

秀山小学包燕萍:@春秋如风 第一道题我觉得a和c都有可能,题目说新电池,就做了这么几次不可能快没电了吧,但是选a的话,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又觉得有问题

秀山小学包燕萍:第二题线圈放在上方是不偏转的,偏转角度为0,离的远是偏转角度变小,不知道题目的意图

春秋如风:题目说,相同新电池,表格中三节电池第一次实验,说明不可能电池没电,除非是伪劣产品

秀山小学包燕萍:哦哦,好的,谢谢陈老师了。

春秋如风:三节电池第二次、第三次,都吸了回形针,又没说其中做了什么调整,一般默认不更改,否则就是暗箱操作

春秋如风:偏偏后面又给了三个选项,学生搞不清楚,这是填空题,还是选择题

春秋如风:我揣摩出题者的心思,一二两条横线,是填空题,第三条横线,是选择题

春秋如风:@snow 你觉得呢

秀山小学包燕萍:对的,第一题是这样的

流浪潇湘:对的

春秋如风:@snow 但你的刚开始回答,想选a或c

春秋如风:好了,勉强把题目读明白了,我们再来尝试回答下

秀山小学包燕萍:我想选a,但学生还有很多老师觉得c

秀山小学包燕萍:所以这里有两种观点

秀山小学包燕萍:就是看出题者的意图

春秋如风:第一张,有3条横线,不是一个a或c能解决的

秀山小学包燕萍:如果是我出题,我这题就出成开放式的,可能有哪些原因

春秋如风:第一次,0枚回形针,而第二次又正常,吸了33枚,那最大可能是没通电,第二可能是距离太远

秀山小学包燕萍:嗯,对的,前两题都好理解的

春秋如风:好理解吗?第二条选什么?33还是23?

秀山小学包燕萍:33

秀山小学包燕萍:3节电池比2节电池要吸的多

春秋如风:理由是2节电池吸20多?

秀山小学包燕萍:是的

春秋如风:实验数据做什么用?用来推导出结论。而不是用已知结论去判断数据!

春秋如风:第一次0枚,第二次33枚,第三次23枚,三次三个数据,这个实验还有意义吗?

秀山小学包燕萍:没意义,重新做

春秋如风:还把这样的数据拿出作为题目,考学生,太过分了

秀山小学包燕萍:就怕期末出来考

春秋如风:题是死的,人是活的,出题的也是人,是人都有可能考虑不周。不要被题目和别人牵着进坑

春秋如风:第一条线,说明实验操作出现问题,应该要加一句,小科根据你的提示,解决了问题,继续做了3次实验,分别是33,34,23,再问,哪个数据不合理?

秀山小学包燕萍:嗯嗯,可以理解的

春秋如风:而不是直接问33和23,哪个最合理

秀山小学包燕萍:陈老师这样一改,题目就严谨多了

春秋如风:第三条线,吸的回形针,比预想少很多,天哪,预想是多少啊,我怎么找不到

春秋如风:我只看到,分别用了3节、2节、1节做电磁铁,每个实验做了三次,共9次

春秋如风:如果说,1节吸的比2节少,2节吸的比3节少,这很正常的吧!

秀山小学包燕萍:越看问题越多,陈老师如果你出这道题你会怎么出呢

春秋如风:第三条线,选a?谁做实验这么调皮,改变电池数量还减少线圈?选b,不可能,电池方向不影响磁力。选c?三节新电池,这么不经用?难道一直都闭合短路?天哪,小科同学~~~

秀山小学包燕萍:对的啊,我就是和你一样的想法

春秋如风:被吸的回形针,为什么比预想少很多,估计是没经验吧,没做实验前,怎么知道能吸多少,瞎猜不小心就多猜了。当然,也可能线圈太少。注意是太少,不是减少!

圆啾啾:第一题是不是总共只有三节电池,而不是6节电池??

秀山小学包燕萍:这里也没说清楚,所以要猜出题者是怎么想的

春秋如风:@圆啾啾 对,第一题,从科学规范操作上说,应该要准备6节新电池,也就是比较废电池,才能真正做科学实验。而不是瞎搞搞

圆啾啾:是的,做实验肯定是要新电池才行的,但是看题干好像只有三节,非常吝啬

春秋如风:3节,2节,1节,三次实验都是用新电池,才能说明和电池数量有关,而不会受反复用电池耗电的干扰

春秋如风:实际上,老师穷,不可能准备那么多电池

秀山小学包燕萍:想像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秀山小学包燕萍:谢谢陈老师第一题解答,学到很多
TOP
3#

一道科学题引发的有效讨论,小科人太棒了
TOP
4#

命题是很有技术含量,特别是实验题,是不能随便编题目的。
TOP
5#

老师也需要有科学的态度,严谨认真
TOP
6#

感觉没有一个答案正确啊,第三把才吸了23,我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没好好去吸,才吸了一点就着急提起来了,多接触一下可以吸更多。
TOP
7#

题目的编制也是一项技术活。
TOP
8#

原创题不易啊
TOP
9#

编题的人要注意了,哈哈哈
TOP
10#

所以考试的目的是为了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为了做题,老师应该注重筛选题目,不要被题目绑架。
TOP
11#

出题太难了,还是需要很多人审核,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拿到的试卷是基本无误的。不然越考越糊涂了。
TOP
12#

命题确实需要反复审核,不出模糊题。
TOP
13#

老师也需要有科学的态度,严谨认真
TOP
14#

一道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老师们思辨的过程非常严谨
TOP
15#

第一感觉是已知结论做题目
TOP
16#

不能以难倒学生为目的
TOP
17#

严谨的出题态度,才能培养出严谨科学思维的学生。让学生看到问题思考的更多!
TOP
18#

命题的严谨
TOP
19#

题目的设置需要命题教师实践并检查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