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体翻翻书”的触动 [复制链接]

1#

“立体翻翻书”的触动

 

萧山区高桥小学 顾云涛


上周末忙里偷闲,去书店淘书,适逢学生潮和消费券的双重作用,店内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在少儿读物专柜附近,阅读或是选书的“小书虫”们坐的坐、躺的躺,而且还姿态各异。幸好着装差异较大,不然,还真有点像如来身边那群罗汉的造型。


我最感兴趣的是科普类图书,就先光顾了一个叫“科海畅游”的专柜。架上摆放的科普读物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从内容上看,有综合性的“大百科”类,专题性的“动物”、“植物”、“实验”等;从文字表述上看,有文采比较华丽的、注重写作手法的,也有平铺直叙,更具科学原味的;有式样翻新的,有传统守旧的;有华而不实的,有哗众取宠的……标题、纸质、印刷、装帧、赠品,各具特色。出版商为了出书赚钱,使出各种招数吸引顾客眼球,也真是煞费苦心啊!作为前来购书的顾客,稍微理性分析一下,是很容易辨别书本的价值的。


内容是首先要关注的,我在自己班学生的科普读物中发现了大量的猎奇类“科普”书籍,动不动就是“未解之谜”、“世界之最”,无所不用其极,学生都为自己能更多的了解“未解之谜”、“世界之最”而感到自豪。但对于内容的真实性,表述的合理性,学生的辨别能力还是不够的,或者是他更关注于了解“是什么”的同时,就会淡化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辨析提问了。而真正能反映科学真实、朴实一面的东西,能体现科学精神的作品,内容比较平淡,表现形式单一,往往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同样内容的科普书,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包装这些内容,效果就不一样了。我,就被这样的一套书给吸引住了——《妙趣科学——立体翻翻书》。立体翻翻书这样的形式我见过多次了,低幼儿童读物普遍使用,但是和内容结合的这么具有科学性,是我未曾见过的。比如说,“时间”分册把时钟做进了书本,“宇宙”分册把活动星图做进了书本,“卡车”分册的小翻页能翻起引擎盖,“身体”分册的小翻页翻开皮肤能见到肌肉、骨骼;“动物宝宝”分册既能展示地表的小动物,小翻页还能展示地下的小动物。这些小翻页的设计挺容易让孩子接收这些科学学习内容,加深学习印象,也使书本知识容量增加了不少。这些小翻页、特制页不仅仅是呈现方式多了一份新奇,还在于更科学地出示了这些要学习的内容,体现出学习内容的一种内在联系。很显然,作者是动过一番脑筋的。


看看价格,吃惊也不小,二十三块多一本,全套12本。要知道,一本书总共也只有20来页啊。一看作者,是个德国人……。不由得又是一阵郁闷,怎么我们自己就编不出这样的书呢?我们的科普作家呢?

分享 转发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2#

"l立体翻翻书"听楼主这么一介绍,连我都对这类书蠢蠢欲动,有一种想拿到手马上阅读的冲动。至于后面的问题“怎么我们自己就编不出这样的书呢?我们的科普作家呢?”我想有这些原因:一、作家们对儿童是否引起足够的关注;2、创作儿童读物的作家也需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最真实的需要,才能创作出真正孩子需要的作品。特别是一些难以手翻达到阅读效果的知识,怎么去解决?“看来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TOP
3#

立体翻翻书,现在一些幼儿园里可以见到,很好的教学书本,可以边看边编故事,边思考边找答案,实在是很好的创意。

TOP
4#

是好东东,虽说一分钱一分货,不过价格还是相当得贵哦!

离目标远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还在努力着!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 “成功之路,紫薇起步”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