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生交流
今年来到了偏远海岛学校,学生家庭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
我的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上课前我的预设:他们应该是知识面狭窄、对科学不重视、按部就班。
于是,我列了几条措施,今日分享其中一条,如何让更多的这样的学生卷入我们的课堂研讨中。
1. 开学伊始提出要求。在开学第一课中,我提出了我的要求,每节课的实验交流部分都采用生生互研的形式,并用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外地孩子们的眼神告诉了我他们“腼腆”又“新奇”。
2. 课堂实操扶放有度。为了降低研讨难度,学生可以拿着实验记录读,碰到了读完在台上尴尬住的场面,我会对台上的同学说,可以问问同学同不同意你们的观点。当各执一词时,用场景还原、资料补充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3. 研讨结束实时评价。对于在台上大方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小组以及积极提出想法的台下的同学课后都用科学星进行奖励,当然,我也能看出,语言上的激励对他们的影响远远大于一颗颗科学星。
一个学期结束,成效显著。学生的分享热情只增不减,大家都想上台来分享,对于一节课中没有被请到的同学经常会发出叹息声;学生发言的质量逐步提升,语言更通顺,台风更自然,落落大方分享观点的样子真是令人佩服;当然,我的成就感在我现在回忆过程中爆棚了。
一些理念,不能仅存在公开课中,孩子们的所求所需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