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和学习迁移成为理解人是如何形成其重要能力的关键,尤其重要的是要理解导致迁移发生的学习经验。
1.什么是迁移
迁移被定义为: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1913年桑代克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即初始学习与后继学习之间的迁移程度取决于两个事件之间的要素的匹配程度,他还提出了迁移的两种情况,即近迁移和远迁移。所谓近迁移指的是使一个学习任务向另一个高度相似的任务迁移;所谓远迁移指的是从学校科目向非学校情境迁移。
在上一章《专家和新手的差异》中作者曾提到的“情境与知识提取”,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迁移的策略,本书举例了埃里克森等人在1980年的一项研究:如何增强一名大学生记忆数字串的能力,研究开始前大学生只能记住7位数字,经过训练之后,他能记住70位或更多的数字,这是因为他学会了运用自己的具体背景知识去把信息“组块”成“意群”(有实际意义的群体),但当记忆字母串时,他的记忆又恢复到了7个条目的水平。
反观埃里克森的研究,组块的记忆确实能提到记忆能力。但是,如果只把学习重点放在练习和训练上,而忽视了学习者个性,包括关注的动机、相关原理的外推、问题解决或创造力和动机,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持久的。所以,迁移要被看成是主动的、动态的过程而非被动产物。
初始学习对迁移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对学习经验有一定程度的知悉有助于迁移。可是,过度情境化的知识不利于迁移,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负迁移,所以专家建议将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表征有助于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2.促进初始学习的因素
影响成功迁移的第一个因素是对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初始学习不达到一定的水平,迁移是不会发生的。本书提到了四个影响初始学习的因素。
(1)理解与记忆
迁移受理解性学习的程度的影响,而非靠记忆事实或墨守成规,前面大学生记忆数字串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果受训练的大学生,也能将字母进行理解编码,也能记住更多的字母。
(2)学习时间
实事求是地看待学习复杂学科所需要的时间,这点很重要。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所谓填鸭式教育没有学习时间的保证,学习的效果也是不持久的。
学生常常会遇到没有明确意义和清晰逻辑的任务,这对他们来说,一开始就要从事理解性学习是有困难的,因为此时学生的学习是孤立的,没有经过组织和联系的事实,也没有组织信息的原则。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先摸索与主题相关的具体信息的机会,即为理解性学习做准备。
(3)超过“任务所规定的时间”
书中提到的“超过任务所规定的时间”指的是反馈,反馈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在上一章《专家和新手的差异》中,作者也提到专家通过“知识条件化”策略促进学习者从情境中提取知识。为了反馈学生的学习,教师的监控原则要体现反映他们何时、何地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程度。
如果教师草率地凭借“知识条件化”原则——如联系问题来自课文的哪一章——学生会错误地认为他们已经把“知识条件化”——实际并非如此。
对何时、何地和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反例”的运用而增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反例能帮助学生注意先前没有注意的新特征,了解哪些特征与某些特定概念相关或无关,这不仅可应用于知觉学习,也可以用于概念学习。
(4)学习动机
动机影响到人们愿意投入学习的时间,这里的动机最好是内在的求知动机。
以自己为例,阅读之后,再花更多的时间去整理读书笔记,虽然很占用时间,但这也是我愿意去坚持做的一件事。即使是正月初一,我也不把打开电脑写读书笔记这件事,认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能从“内在动机”上激发学生去学习呢,毕竟最好的学习动机是来自学生自己想要“我想学”的需求。
3.影响迁移的其他因素
书中提到了一些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情境、问题的表征、正迁移和负迁移方法、迁移与元认知等。我在阅读中,对一个因素“情境”的理解较深,书里是这样介绍的:
学习与情境怎样密切相连取决于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科目在单一而非复合情境中传授时,情境间的迁移就相当困难。然而,当一个科目在复合情境中传授时,人们更有可能抽象出概念的特征,形成“弹性的知识表征”或者称为“弹性迁移”,反之就有可能成为“弹性缺失”。
对付“弹性缺失”的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解决具体的案例,然后为他们提供其他相似的案例(举一反三),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抽象出导致弹性迁移的一般原理;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然后帮助他们加入到为提高理解弹性而设计“如果——怎么办”类问题解决当中(反例);第三种方法是概括案例,要求学生创造一种不单能解决单一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整个相关类群的问题的方法(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