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之新旧教材融合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声音单元,属于新老教材都共同存在的一个单元,整体变化基本不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还是发现存在诸多问题。按照新教材课件上完一个班,感觉好像什么都教了,又仿佛什么都是我告诉孩子们的,特别难受。回头看看上一次教四年级的课件,当时还是新教材,得到了一些启发,对这节课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改变一:保留趣味活动

首先,新教材活动一让橡皮筋等物体发出声音,回看老教材,“静”音大赛和“造”音大赛,相比而言,老教材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一些。不过之前上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所谓的“静”音大赛是不让橡皮筋发出声音,但是这次上才突然意识到这个活动的目的应该是让正在发声的物体静音,只有能控制物体发声,才能对声音的产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经过第一个活动的研讨,学生基本都一致认可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这时候追问,为什么握住,拿住,捏住声音马上停止,学生也都能回答得很好。继续追问孩子们,鼓的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吗?如何证明?进而进入活动二。





改变二:提供更多材料

活动二寻找更多证据证明看不到振动的物体也在发出声音,在我的追问下,孩子们想出很多办法证明鼓在产生声音的时候也在振动,用手摸。借助轻巧的物体如大米,绿豆,白沙等,那音叉呢?轻巧的物体放不住怎么办?孩子们一个个自己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好的引导大概就是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之后,方法就更多了,橡皮筋的振动也可以用水涂在上面进行观察,用细绳绕在橡皮筋上观察最后细微的振动,用细绳绕在音叉上观察细微的振动等等令我感到惊喜的答案层出不穷。我的小组基本有5-6个人,如果只有四种材料,孩子们动手机会大大减少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基本是每人一个发声工具,音叉会直接放两个,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


改变三:留白记录单

最后,本课作业本的记录单,直接将橡皮筋和尺子等的发声方式告诉学生感觉不是很好,其实还有摩擦,撞击,弹,敲等,直接告诉学生仿佛为了避免学生出错,将本来能想到的答案扼杀在了摇篮里,一旦出现还是会错的,不如直接在本节课出现后,最后追问学生为什么这些方式可以让声音产生,学生还是还是能很好得想到因为这些方式让物体发生了振动,其次通过第一个“造”音大赛,有个别班级开始就说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实验后也能出现很多方法,也就能很好的落实这个难点。所以我给学生的记录单上,发声方式就让学生自己填,错了再纠正就好。


改变四:改进记录单,节约课堂时间

其次,对于更多方式让看不见的振动变得肉眼可见这个活动,开始我也是让学生自己填写,却发现学生要写得太多,课堂时间就不够了,所以就将出现的几个方法给学生,让学生打勾,大大节约了时间。不过想要更加节约时间,我感觉还可以直接改为“我通过看/手摸/泡沫球/乒乓球/白沙的方法,观察到音叉在振动”就可以了。此外,还可以在方法中留空,给能力好的孩子发挥的空间!




  旧教材实行了这么多年,也一定有其值得学习的地方,新教材也是很多专家花了很多心思编写的,可能也有不足之处,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虽然改变不了教材,但是我们可以将教材为自己所用,让教材更好得为学生服务。

8.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4 19:51:06 上传)

8.jpg

9.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4 19:51:06 上传)

9.jpg

12.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4 19:51:06 上传)

12.jpg

分享 转发
TOP
2#

马上也要变成老教材了
TOP
3#

造声和静声,从正反对比中领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TOP
4#

静音活动对学生的感触更大
TOP
5#

老师真的得准备很多材料,特别是科学老师
TOP
6#

回复 2楼流风的帖子

哈哈哈,是的呢!
TOP
7#

回复 4楼sst的帖子

是的,这个活动感觉是灵魂呀!有趣又有意义!
TOP
8#

感 谢分享,详实的记录的整课的亮点。学习了。学生很幸福。
TOP
9#

感谢分享。通过“静”跟“造”的对比更能让学生感觉声音的变化。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让同学们自己去感受发出声音的过程,进而思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单更是体现了老师的用心。
TOP
10#

记录单上若是增加些画的空间,可能学生对“振动”的理解也会更加到位~~
TOP
11#

这样设计有意思多了,请问这些学具是爱牛中的学具吗
TOP
12#

上声音单元的时候经常去跟音乐老师借器材
TOP
13#

记录单上最好是图文展示的
TOP
14#

动静结合,以“静”制“动”,正是声音教学所需要的。
TOP
15#

回复 11楼车厘子的帖子

爱牛应该也有吧,我们今年阔华,交替着订的
TOP
16#

回复 13楼小兰的帖子

下次想想怎么图文比较合适
TOP
17#

回复 10楼夏薏的帖子

是的呢!对于好生画画估计会更好
TOP
18#

这节课感觉准备了好多材料,记录单也非常用心
TOP
19#

准备工作好充分,课堂研究透彻,学习。
TOP
20#

回复 17楼赵雅珉的帖子

画画对于表达能力稍微弱一些的孩子比较友好
TOP
21#

回复 20楼夏薏的帖子

很有道理哈哈
TOP
22#

很赞的活动
TOP
23#

学生亲身体验,记录单很完整
TOP
24#

了解声音,倾听好声音!!
TOP
25#

这节课准备了好多材料,记录单也非常用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