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12班(9.6周三)



1.关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了答案,也有明确的见解。
2.很多学生有疑惑记录表里面的音叉应该怎么记录?教师应该要事先说明音叉还没有到后续再补充。
3.活动之前说到观察到的现象,不一定是看到的,还可以是其他器官观察到的,特别强调,可以用手去轻轻的触摸感受。所以很多学生记录鼓的现象是咚咚声。有学生认为是鼓内的空气发出声音。交流时问及鼓响起来触摸时鼓面有什么感觉?有学生知道是麻的感觉,教师继续追问学生就知道那就代表的振动。
4.有学生把摆动和振动混在一起了,感觉钢尺在摆动。纠正应该要交给其他学生来,而不是教师。5.由于课前备着第三节课的内容,上课时不知不觉将第三课的知识引入其中,幸亏及时发现收手。
6.拓展内容阅读,因为课件里没有注明是科学书,很多学生以为是作业本里的对应页码。
7.漏了一个教育契机:午饭时有学生关注到盛汤的碗发出呲呲声,移动仍然有。上课伊始应该以此发问引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的记录

学生的记录

所以还是小朋友的表达更丰富,自愧不如。
最后编辑鱼?? 最后编辑于 2023-09-07 15:47:31
分享 转发
TOP
2#

9.7(周四

9班
1.交流环节:有一个小组记录的是四种物体分别发出了什么声音用了对应的拟声词。
学生表达了逆推的想法:音叉被手一碰就没有声音说明不再振动。
2.触摸音叉感觉有电。引导到就是麻的感觉也就说明物体在振动。
3.一开始谈推测,说到可能是振动和滚动,通过研究,他们确定是振动,但仍有个学生说滚动时也听到声音,课上分析是平面不平整有着上下的变动。后来想想桌面光滑的情况下滚动也有声音呀!
最后编辑鱼?? 最后编辑于 2023-09-07 16:01:29
TOP
3#

9.8(周五)

班级:13,11,14,10


1.每个班都有学生能说出课题的答案是振动,其他同学会补充例子。有些会说到摆动。后续可以直接围绕他们所推测用材料进行研究。通过现象的观察他们自己能确定是振动。总结环节有过一个学生说到电风扇转动的时候也会产生声音,其他同学就会帮忙分析,因为电风扇转动使空气振动。
2.改了好几次课件

特别注明可以用手感受

加入拓展,都后续发现字太小

与作业本活动记录的材料相统一

加入问题可以使阅读更有目的性

改变排布,因为学生不明确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前面是记录作业本上的活动所有有很多学生不明确翻开书本,所以科学书

三字要突出,


  • 学生总能很神奇的用肉眼看到鼓面振动。白沙放鼓面演示投影不明显,在中间隔了一张有深色的纸。本来下课时有个小朋友敲鼓让橡皮筋弹跳起来现象很明显的,但课上我自己敲不然,还是得用沙子。
  • 爱护材料教育。活动前演示过如何敲击,但活动时有学生用钢尺敲击音叉,本意是声音可以发出比音锤敲更大声,结果音叉上许多钢尺砸出来的凹槽。对这件事情在课上先肯定探究精神(想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大在想办法),后引1导他们自己进行分析:听不见是因为组内声音没控制好,材料是公共的需要爱护。材料员的职责履行得不够好。
  • 小组活动时发现很多:音叉振动持续时问很持久,敲击音叉的柄也会振动。但交流时并未举手分享。

但他们通过触摸感受到痒,就能判断出是在振动。还有说肉眼是看不清的,因为这振动很微小。刚好课件里面为他们准备了慢镜头的图片。

4.作业本里会有很多小朋友写震动而不是振动。还有活动记录不明确我的发现是对四种材料进行总结。刚开始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很多学生会回答产生声音的方法:敲击碰撞摩擦。

最后编辑鱼?? 最后编辑于 2023-09-08 21:00:07
TOP
4#

12班(9.6周三)



1.关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了答案,也有明确的见解。
2.很多学生有疑惑记录表里面的音叉应该怎么记录?教师应该要事先说明音叉还没有到后续再补充。
3.活动之前说到观察到的现象,不一定是看到的,还可以是其他器官观察到的,特别强调,可以用手去轻轻的触摸感受。所以很多学生记录鼓的现象是咚咚声。有学生认为是鼓内的空气发出声音。交流时问及鼓响起来触
鱼??� 发表于 2023/9/7 9:01:57
孩子的画很具体形象。
TOP
5#

有思考有实践 点赞
TOP
6#

声音展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