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年年会胡济良老师评课实录 [复制链接]

1#

2009年年会胡济良老师评课实录

胡济良老师评课(说明,因为时间问题,胡老师只是作了简短的评课)


 


目前的科学课中,章老师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因此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学生参与教学。根据章老师统计的数据和我看课的感受, 学生的参与时间,特别是主体参与时间不足。我很同意章老师的一条,把活动要解决问题都放在活动前指导,显得是不行的。


 


比如摆一课,教师把要注意的问题都讲的很清楚。我们在前面花了许多时间,结果留给学生的时间少。学生本身的探究活动时间少,后面的研讨时间就更少,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少。


 


另外一方面,我们课前的实验指导,不要面面俱到。但是真正重要的部分,又往往没有涉及。比如地形图,有许多不同颜色,怎样从中看地貌地形,怎么让学生来看来进行观察,通过模拟地图来,我们老师有没有做到?教师关键的,具有工具性的,学生实验操作中必须要具体的,我们老师没有提供给他。


 


要充分给学生活动研讨,更重要的信息后面的研讨,怎样把这些信息上升,提高大家的认识,形成共识。这个共识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的。我们的课堂上,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老师往往就处理不恰当。有些矛盾的东西,我们教学中怎样处理。学生有时候认识上转变不过来,你就是强加给他了。


 


要真正尊重学生,真正给学生时间探究,老师不要把学生拉到结论里来,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例如,地球上的地形中做沙盘,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地貌特点,所以学生做的比较随意。


 


最后强调一个问题,我们老师哪些东西该表扬,值得我们思考。在预测的时候,我们应该肯定根据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而不应该是瞎猜。

分享 转发
TOP
2#

说得很在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现实又是那么的残酷,一是我们的教材容量太大,很多时候放手一点就玩不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二是我们的课时还不够,三四年级一周两课时,五六年级一周三课时,这样的安排就要求我们几乎每节课都上新课,哪里来的机动时间,如果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做高效的指导而让学生自主探究往往是比较费时的,三是说的是素质教育,而且科学可以说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但是由于各级部分的抽测、调研等等往往还是以一张试卷来搞定的,试卷又是以客观题为主的,那你上课的时候不给一个结论,不给一个标准的答案可行么?
金国江 桐乡:茅盾实验小学→乌镇植材小学→石门羔羊小学
TOP
3#

研究精品,研究精品的课堂是趋势所在啊。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4#

以下是引用一江东水在2009-11-12 8:46:00的发言:
说得很在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现实又是那么的残酷,一是我们的教材容量太大,很多时候放手一点就玩不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二是我们的课时还不够,三四年级一周两课时,五六年级一周三课时,这样的安排就要求我们几乎每节课都上新课,哪里来的机动时间,如果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做高效的指导而让学生自主探究往往是比较费时的,三是说的是素质教育,而且科学可以说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但是由于各级部分的抽测、调研等等往往还是以一张试卷来搞定的,试卷又是以客观题为主的,那你上课的时候不给一个结论,不给一个标准的答案可行么?


同意你的想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