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经过前面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包括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太阳的相同和不同等。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例如月球的背面、月球的环形山的形成。本课主要通过展示图片、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主要有以下活动:
1.观察月球
2.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月球
3.模拟制造环形山
二、课堂反思
聚焦:通过流浪地球电影引人“地球移民”可能的家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出示流浪地球电影海报)
活动1:观察月球
1.这一活动主要通过远距离观察月球(播放关于月球表面的视频),近距离观察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呈现月球的正背面),发现月球特点。先是比较正背面的暗色和亮色部分的多少,然后一起了解暗色部分及亮色部分分别代表什么,特别说明月球背面的特点是有更多的环形山,活动中发现学生大多知道月球上有环形山,是陨石撞击而成。月陆和月海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他们知道月球上有颜色明、暗的地方,但不知道这是月陆和月海,活动中需要介绍什么是月陆和月海(通过小视频介绍)。
2.我们平时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反面很少看到。学生很难说清楚原因,活动中我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之所以只能看到月球正面,与月球的公转和自转有关。
(视频1:远观月球表面)
(视频资料2:月海和月陆)
(视频资料3: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活动2: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月球
这一活动主要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月球,课上我是给每位同学提供了一份科学家收集的“月球情报”,让学生们阅读整理,再补充填写在课本上。这样活动学生少了自主收集资料的过程,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内容,课堂分享。这样的话学生搜集的资料会很多,分享的话题也就比较多,内容会更充实。
活动3:模拟制造环形山
这一活动主要是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月球的环形山。我是通过视频复习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确认大家都理解目前公认的“陨石撞击说”是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学生对模拟实验已经不陌生,他们能明白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小石块分别模拟的是什么,能很快完成实验。分享时能发现环形山的不同于小石块的形状、大小等原因相关,活动中需要提醒学生尽量让小石块在离托盘一倍距离左右自由落下,不能特意用力扔,不然细沙会溅的桌子上到处都是。
(视频资料:环形山的形成)
三、爱牛材料反馈
爱牛的配套器材的托盘太小,实验起来效果不明显,我换了大的托盘(也是爱牛器材非配套),同时爱牛提供的石块大小一样,实验起来效果不明显,我自己上学校的菜地捡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