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蚕蛹是蚕的幼虫发育而来的,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蚕蛹。主要有2个活动:一是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二是观察蚕蛹的形态结构特征。前者重在研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后者重在研究此阶段蚕的外部特征,两者都是前期观察蚕生长变化活动的延续。


二、课堂反思
活动1:交流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1.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描述蚕茧是怎样形成的。由于学生养蚕时间比较迟,还处在2-3龄之间,而我是提前三周多就开始养了,有些已经结茧,有些正在结茧中,我把自己养的带到了课室,分小组上来观察;然后再播放一段蚕宝宝结茧完整过程的视频,接着小组讨论蚕吐丝结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完成记录单的填写。
2.由于学生的蚕都还没结茧,我自己也才结茧几个,只好提前网购30个带活体蚕蛹的蚕茧,分组观察,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蚕茧的特征,并推出蚕茧的作用。活动中有学生把蚕茧放在耳边晃动,能听到声音。这时需要老师提醒动作要轻,避免伤害里面的蚕蛹。








活动2:观察蚕蛹的形态特征
1.这一活动需要剪开蚕茧,观察里面的蚕蛹。考虑到学生及蚕蛹的安全,我是到每个小组去帮学生将蚕蛹剪开,细心的同学还发现蚕茧中的蚕皮,这是蚕第五次蜕下的皮。
2.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蛹的身体结构时,一定会关注蛹是否还有生命,我是指导学生用手指软的部分触摸蛹,看看蛹会不会有反应,还需要提醒学生们注意的是,不能伤害到蚕蛹,同时观察哪些结构和蚕的幼虫时期相似,哪些是新发育出来的部分,并标注在课本“我观察到的蚕蛹”图上,这样的学习和观察活动对认识蚕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3.观察完蚕蛹后,要让学生把蚕茧再次恢复,保护好蚕蛹。
拓展:观看一些动物经历蛹的视频












三、爱牛材料反馈
本课用到的材料是螺纹放大镜及尺子。放大镜一镜两用,一般情况下,用前面大的镜片,想看的更细致,可以用后面放大倍数的小镜;尺子,便于测量蚕茧和蚕蛹的大小,方便对比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