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上《电和磁》一课的研究 [复制链接]

1#

六上《电和磁》一课的研究

 

《电和磁》(试教1)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第一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


第二组:长的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讨论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


1.不碰指南针你有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


(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


2.归纳:磁铁和铁(补充镍、钴)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教师出示一根导线,你们觉得这跟导线会使磁针偏转吗?(教师演示)如果将这根导线接入到一个简单电路中能不能使磁针偏转呢?


1.介绍实验方法:首先要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先试一试灯泡会不会亮,然后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观察A.通电流之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没有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样了?


B.试试导线其他不同的放法,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


2.生分组实验。


3.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导线不同的放法,现象有什么不同?


4.小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


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1.其实早在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已经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当时,奥斯特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大问号,那么,你看到这一现象会提出什么问题?


2.理并指向关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分组讨论)


(预设: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铝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铝,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实验桌上除了小磁针,没有其他磁铁了。)


3、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偏转呢?学生讨论。


4、汇报交流。(预设:电能转化成光和热,那么电转化成磁性有没有可能?板书:产生磁性)


四、如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利用短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1.实验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吗?


预设学生的想法:A.电池多用几节;  B.加粗导线;  C.去掉绝缘外皮;


D.多几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等。


2.从多用几节电池引导到利用电路短路加强电流的方法,并讲解实验方法。


要点: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做到一切准备好之后再通电,开关做到一触即放。


3.学生做利用短路使磁针偏转更明显的实验。


4.小结:加大电流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利用线圈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我们还猜测哪些方法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呢?


1.把多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指南针的方法,会不会磁针偏转更明显呢?有没有道理差不多,但做起来更简单的方法?


2.讲授绕线圈的方法与实验方法。(不使用短路的方法)


观察: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圈与一根导线相比哪个使磁针偏转更大?


B.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提示:上方下方、平放竖起、指南针套在线圈里面等)


3.学生实验


4.组织汇报。


5.小结: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五、获得结论,延伸产生新的问题


电流越大线圈越多现象也越明显,进一步肯定了磁针偏转与电流有关。但到底是通电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间接干扰了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还是电流直接作用于小磁针呢?有没有直接的证明方法?


1.我们最初了解的磁铁性质是什么?(能吸铁) 假如它真的吸起了铁,那么说明一定是产生了磁性,结果不言而喻,是不是?


2.通过演示实验下结论。


分两层演示:先直接用线圈吸大头针,发现吸不起;再加入铁钉吸起大头针。


3.小结:铁钉原来不会吸起大头针,但套在通电线圈中却吸起了大头针。从而确认通电导线周围肯定是产生了磁性。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也已经证明了在通电导线周围确实产生了磁场。


4.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补充资料:奥斯特在发现这一现象后的3个月内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做了数百次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一步发现,原本这个不引人注意的小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进一步研究的设想?或者有没有相关的问题?


5.用完了的废电池,是不是一点电都没有了呢?能用我们的线圈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让学生说说检测的思路:磁针偏转说明废电池里还有电,磁针不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没有电,它们成了检测电流的检测器啦!(课外试一试)


板书设计:


电和磁


            产生磁性







电流                                磁针偏转



 

分享 转发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2#

试教后思考的问题: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和“通电导线产生磁性”哪个妥当?


2、教材中用短路的方法检测电池是否有电有意义吗?“短路”是一种错误连接方式吧!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3#

 

“电和磁”(试教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第一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


第二组:长的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


一、组装简单电路


    教师出示简单电路,你能组装一个简单电路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把小灯泡点亮?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提问: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引导:电能转化成光能,点亮了小灯泡,电还能转化成热能,电能不能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呢?你想不想研究一下?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好吗?


(引导实验:我这儿有个指南针,它有什么作用?等会我们把电路中的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一下指南针的小磁针会有什么变化。指南针的小磁针很容易因晃动而偏转,操作时尽量不要晃动桌子,等小磁针基本不偏转时再进实验。)


观察1: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没有变化?改变电流方向,指南针的变化。


观察2:试试导线不同方法,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


2.生分组实验。(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板书:磁针偏转)


4.小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


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1、刚才这个现象早在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发现了,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发现小磁针会微微偏转,这一微弱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当时奥斯特脑中却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刚刚也经历了这一现象,现在你来做一回科学家奥斯特,提出一个问题?


2、引导学生指向关键性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生活中什么能影响指南针的指向,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教师演示磁铁和铁,补充镍、钴)预设: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铝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铝,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实验桌上除了小磁针,没有其他磁铁了。


3、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偏转呢?学生讨论。


4、汇报交流。(预设:之前我们讲到电能转化成光和热,那么电转化成磁性有没有可能?板书:产生磁性)


四、如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师:实验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为进一步证明通电导线产生磁性的结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小磁针的偏转角度更大一些,你有什么办法?


预设学生的想法:A.电池多用几节;  B.加粗导线;  C.去掉绝缘外皮;


D.多几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等。


(一)利用多节电池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1.多用几节电池加强电流的方法,实验方法和第一次实验相同。


2.学生做利用多用几节电池加强电流的方法使磁针偏转更明显的实验。


3.小结:加大电流小磁针的偏转角度更大一些。


(二)利用线圈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1.把多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指南针的方法,会不会磁针偏转更明显呢?有没有道理差不多,但做起来更简单的方法?


观察: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圈与一根导线相比哪个使磁针偏转更大?


      B、试试线圈的各种方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巡视指导)


2.小结: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五、获得结论,延伸产生新的问题


刚刚的实验效果很明显,通电导线周围确实能产生磁性,有没有更加直接的证明方法呢?


1.我们最初了解的磁铁性质是什么?(能吸铁) 我们用通电导线试试好吧?


2.通过演示实验下结论。


分两层演示:先直接用线圈吸大头针,发现吸不起;再加入铁钉吸起大头针。


3.小结:铁钉原来不会吸起大头针,但套在通电线圈中却吸起了大头针。从而确认通电导线周围肯定是产生了磁性。


六、小结作业:


1、你还想继续研究下去吗?下次课我们继续!先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2、课堂上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电和磁


 


               产生磁性







通电导线                             磁针偏转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4#

主要设计理念:在师傅李建荣老师的指引下,本着“常态”的理念重新设计了教案。主要对一下几部分作了修改:


1、导入部分,直接让学生组装简单电路,复习旧知,通过了解“电能转化成光和热”这一知识,为研究“电能转化成磁”作好铺垫。


2、舍去“短路”,不引导学生用短路的方式加大电流,认为短路实际上是电路里的错误连接方法,改为增加电池。


3、舍去“电流检测器”这一环节,认为意义不大,生活中电池没电了不能用了为什么还要去检测,另外“短路”方式检测觉得不妥。


以上是个人不成熟的思考,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23:45:44编辑过]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5#

学习了,不错啊!个人赞同第一份设计,这是在周大师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创新设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实证意识。既有动手探究,又有思维发展。是份好设计。
TOP
6#

学习楼主对课的专研,这正是我们一线老师所应去做的。相信楼主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丰丰。同时感谢楼主和大家一起分享。
TOP
7#

以下是引用风海云山在2009-11-7 18:57:00的发言:
学习楼主对课的专研,这正是我们一线老师所应去做的。相信楼主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丰丰。同时感谢楼主和大家一起分
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8#

以下是引用长兴吊瓜子在2009-11-5 23:21:00的发言:
 

五、获得结论,延伸产生新的问题


刚刚的实验效果很明显,通电导线周围确实能产生磁性,有没有更加直接的证明方法呢?


1.我们最初了解的磁铁性质是什么?(能吸铁) 我们用通电导线试试好吧?


2.通过演示实验下结论。


分两层演示:先直接用线圈吸大头针,发现吸不起;再加入铁钉吸起大头针。


3.小结:铁钉原来不会吸起大头针,但套在通电线圈中却吸起了大头针。从而确认通电导线周围肯定是产生了磁性。


“通电线圈能产生磁性,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与“铁钉套在通电线圈中吸起大头针,间接证明电流产生磁性”哪种才是更直接的证明方法?且这内容属于下课《电磁铁》的内容,拓展引入是否合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26 19:26:13编辑过]

把逛科学论坛培养成一种兴趣!
TOP
9#

以下是引用长兴吊瓜子在2009-11-5 23:36:00的发言:

2、舍去“短路”,不引导学生用短路的方式加大电流,认为短路实际上是电路里的错误连接方法,改为增加电池。


3、舍去“电流检测器”这一环节,认为意义不大,生活中电池没电了不能用了为什么还要去检测,另外“短路”方式检测觉得不妥。


以上是个人不成熟的思考,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2.生活中也利用到短路,如电热原理利用短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3.生活中电池有些看似没电其实可能还有电,那么利用电流检测器可以检测出来,将它们利用到功耗小的电器上,这也是节约资源的体现。


(个人见解,在探讨中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26 19:46:34编辑过]

把逛科学论坛培养成一种兴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