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三——我们该怎样踢回孩子抛给的球?
“将孩子们集中到一起,开始对科学探究活动听取报告。让他们说出观察到了什么。保证所有儿童都有安全感地分享他们的想法,避免判断性回应。”(P65)“教师的语调要保持中立和判断性;鼓励学生在没有教师微妙的领导下评价自身表现。因此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时,不能存在‘隐蔽的话题’——也就是说,教师绝不能就学生打算说出的话做出含糊不清的判断,也不能期望任何特定的答案。”(P79)
前些天读李希贵校长写的《36天我的教育之旅》一书,书中写到李校长目睹一位父亲和孩子踢球的场面,父亲不断地变换着方式抛出手中的球,孩子用自己的所能接球,有接住的球也有没有接住的球,父亲没有气馁,孩子没有退缩,父亲也没有告诉孩子该怎样接球,只是变化着不同的姿势给孩子抛球,孩子不断改变自己接球的方式尝试接球,父子之间的传接球是那么融洽和默契。由此让我想到了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像这位孩子的父亲一样能不断改变不同的姿势抛好球接回球,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该怎样接球,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在尝试中跳一跳去摘果子,摘到了孩子体会到了成功感,摘不到孩子会思考该怎样变换方式摘到果子。那么我们的教育留给孩子,一定远远超过教师直接灌输的东西。
想想自己平时的教学,孩子会抛回各式各样的球,有偏离的,有打歪的,有走调的,甚至有异想天开或我们认为的混不对题的。我在怎样回抛孩子的球?
“你仔细看看,蜗牛真的只有一对触角吗?”
“你真的认为,那很不错吗?”
“我知道你真的不是那个意思,你还能想出别的来吗?”
……
曾经何时,课堂上我用怎样一种方式在回应孩子的回答,我需要孩子给我怎样的答案,或用语言或强化语调来暗示孩子,你的回答错了,我不需要这个答案,孩子会想:“老师到底需要怎样的答案,让我再想想。”“老师用这个语调是在告诉我,我的答案错误,那一定还有别的答案。”我可怜的孩子,他们在老师带着倾向性的引导性的话语中不断地否定自己,揣摩别人,从而渐渐地磨成一个缺少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人。他们不知道如何做自己,不知道“我是谁?”怎样做我?因为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没有让孩子做自己。
“为促进学生思考而进行的教学互动,这些互动是最具有进取性的但也是可能是最费神的。它们要求学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自己的思考扩大到新的、未开发的领域。它们要求学生能从问题中走出,站在更高的点子去证实他们的思想和价值。”(P108)当教师抛回的球会挑战学生思考,使得讨论转向对新问题的审视,教师抛回的球才是有价值的,以下这些问题值得参考。
“你能提出什么样的假设去结实为什么蜘蛛能穿越屋顶却不会掉下来?”(要求学生提出假设)
“告诉我你的发现?”(与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就所发生的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如果重的东西下沉,你又怎么解释大的船不下沉的事实呢?”(要求学生将原理应用于新的情况)
……
看来不带任何倾向性,教师保持中立且无判断性的接球,实在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