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环节。将动作快的组的图贴在黑板上,学生画完,就会发现,画下来的图像是不同的,也马上能说出其原因是角度不同。那除此之外还能研讨什么呢?这是我在备课时感到伤脑筋的。师父们给了我一些建议,比如可以问:有画到勺子状的形状的吗?代表什么?预设是想让学生回答,代表是模拟地球上看到的北斗七星的样子。然后追问:其他几个面画下来完全不像勺子,是画错了吗?那肯定不是画错了,再次强调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图像。还可以问,从地球上看北斗七星,一直都是勺子状吗?十万年前呢?是万年后呢?让学生从迥然不同的图像中感受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恒星也会发生变化。那即使不往十万年这种时间跨度很大的说,一年四季,北斗七星斗柄的方向也是在发生变化的。这个思维导图里的问题3,手电筒的作用。(我上课时是漏掉忘研讨了,但我觉得是可以提一下的)因为我们知道,北斗七星是恒星,是自身会发光的,不像月亮靠反射太阳光而被我们看到。在之前的很多关于日地月的模拟实验,手电筒往往模拟的是太阳,但在这个实验并不是模拟太阳,而是代表观测的角度。是我们为了方便绘制泡沫小球产生的投影借助的工具。
虽然这样梳理下来,研讨的内容不愁了,但在上课的时候,因着自己组织能力还欠加强,研讨环节总有种混乱的感觉,并且可能因为在活动开始前,没有明确说做完要研讨自己的心得,导致研讨的时候学生不是很主动。
虽然研讨不热烈,但通过研讨,学生还是深刻认识到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近,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一个星座是由远近不同、没有关联的恒星在天空中组成的视觉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