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4《电路出故障了》--------用教材活动记录表层层推进电路故障...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4.4《电路出故障了》--------用教材活动记录表层层推进电路故障检测法。

   本节课的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活动---《电路故障检测》,而配套作业本也设置了一个活动--《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并记录》。很多学生一眼看说:老师这两张表格一样的。其不然,我个人认为这两张表对应的活动是随着学生的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缩小故障检测范围,达到精准定位故障的过程。

课前准备:连接了一个简单电路,故意把小灯泡转松使其与灯座接触不良,但外观上无法看出来。



引入:在复习使小灯泡变亮的电路原理后,就把事先连接好的电路放在视频展台上,合上开关。“啊”灯泡没有亮,学生很是意外。趁机让学生分析灯泡没亮的原因。学生回答很积极:有说灯泡坏了,导线断了,电池没电了,接触不良的。这些回答和作业本活动记录表上的举例非常接近。及时让学生把这些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记录在活动表上,(其实只需要把作业本上的活动记录表补充完整)。到此完成了第一个环节---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时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替换法,灯泡坏了换灯泡,电池坏了,换电池,导线断了(学生认为是绝缘皮内部的导线断了)换导线。按照学生的思路,我一步步更换了灯泡、电池和导线,当看到开关再次闭合而灯泡却依然没有亮时,学生很失望。看来替换法没有成功。

有学生马上想到“可能是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于是请一位同学上来,在视频展台上,把导线连接的接线柱一个个检查过去,小朋友检查得很仔细,甚至接线柱上的导线都重新再接一遍。我顺势问孩子们通过检查电路连接来排除故障的方法你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法?在学了“替换法”的基础上,有些学生能回答出“检查法”。

重新检查连接后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依然不亮。这时候学生们有些困惑。但也有同学提出是灯泡和灯座接触不良,并自告奋勇上来检查。在他翻来覆去检查灯座背面时不小心压了一下灯泡,灯泡亮了。于是他发现是灯泡底部和灯座处的接触不良,一举解决了故障问题。

正当学生们认为问题已经解决时,我却追问道:如果故障是其中一根导线内部断裂,我们用检查法能找到故障吗?用替换法,把所有导线都替换方便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里最好在课前能安装一个有导线内部断裂的电路,让学生用“检查法”来排除此电路故障,体会“检查法”的局限性,比提问更直观深刻

在学生们一筹莫展时,告诉他们有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仪器检测”,什么仪器?自己可以做的,此时学生来了兴趣。顺势引出了自制电路检测器,演示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和检测原理。再次让学生按作业本中的活动记录表,完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的活动”。       但作业本活动记录表的故障设计不符合实际电路检测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我把整个电路分成若干路段,一个个路段进行检测。



先断开开关,把检测器的两个接线点依次接触接线柱1223,34455661,以缩小故障检测范围。若断路出现在23之间,则考虑灯泡坏了或灯泡和灯座接触不良。这样可以把故障一步步精确定位到某个具体的电路元件上。即使电路中存在多个故障,此法也能一一检测出来。(其中检测45、以及61之间的路段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下说明)个人觉得,依次排除整个电路各路段故障,缩小故障检测范围,最后定位具体电路元件的方法,比直接定位到具体电路元件的方法更严谨,也更符合学生思维的逻辑。

反思

第一、用电压表检测法,是否需要教授?对于本活动中排除电路故障的方法,我在查参考答案时发现有采用“电压表”进行检测的答案。但是否需要在小学阶段教学生们用电压表来检测电路故障,我个人认为比较复杂,故没有涉及。看了后面整个电路单元的内容,也没有发现有涉及电压表的知识。

    第二 :在检测电路故障时,什么时候需要断开开关?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尽管实际操作时由于电压比较低,是否断开开关都不会造成安全问题。)检测电路时,无论替换法,检查法还是检测法都应该断开电路,但如果采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则是需要在通电状态下进行。另外,检测开关所在路段故障(即检查61之间路段),需要把开关闭合。

第三:用检测法检测“干电池是否有电”,只需把待检测电路中的电池取下,替换检测电路中的电池即可。但如果要检测“电池所在电路是否良好时”,即上图中45之间的电路,则需让电路检测器的电池“正极”相连的接线点去接触被检测电路电池的“负接线柱”。同理检测电路中电池“负极”相联的接线点接触待测电路电池的“负接线柱”。否则,相当于把两节干电池的正正极相连,负负极相连,那无论电池所在电路是否良好,检测灯泡都不会亮。


电路故障.jpg (, 下载次数:0)

(2023/4/11 20:48:11 上传)

电路故障.jpg

检测法检测(1).jpg (, 下载次数:0)

(2023/4/11 20:48:11 上传)

检测法检测(1).jpg

分段电路.jpg (, 下载次数:0)

(2023/4/11 20:48:11 上传)

分段电路.jpg

微信图片_20230410221117(1).jpg (, 下载次数:0)

(2023/4/11 20:48:11 上传)

微信图片_20230410221117(1).jpg

微信图片_20230410221128(1).jpg (, 下载次数:0)

(2023/4/11 20:48:11 上传)

微信图片_20230410221128(1).jpg

最后编辑罗华英 最后编辑于 2023-04-11 20:48:11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3/4/26 8:31:25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上传图片采用附件的方式
TOP
3#

【综合】小学科学教学论坛具体使用操作说明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3130.aspx
TOP
4#

及时记录课堂点滴,点赞。像老师学习
TOP
5#

有些教材的记录表提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TOP
6#

反思课堂,促进成长。

图片上传还需一步到位。
TOP
7#

我操作了半天,图片依然无法上传,看来自己落伍了,谢谢大家的帮忙。
TOP
8#

图片是上传了,但不在我想要的位置
TOP
9#

因势利导,让孩子体会不同检测方法,也是很好的思维发展
TOP
10#

学生为主体,很详细的反思~
TOP
11#

学生为主导,教师着重辅导。
TOP
12#

回复 1楼罗华英的帖子

认真的老师必有好效果!
TOP
13#

从整体到局部的检测值得借鉴,这节课的材料准备还是有点麻烦的,是每个组都给一个小灯泡不亮的电路吗
TOP
14#

演示实验时,就做了一个灯泡和灯座接触不良的情况,让学生设计方案来检测。学生实验是四个同学一组,2个同学装电路,装一个故障电路,让另外2个同学来检测。检测成功后,就任务对换。
TOP
15#

4.4《电路出故障了》--------用教材活动记录表层层推进电路故障检测法。   本节
罗华英 发表于 2023/4/10 22:46:08
   有几张图片看不清楚!
TOP
16#

从整体到局部的检测值得借鉴,这节课的材料准备还是有点麻烦的,是每个组都给一个小灯泡不亮的电路吗
永康应琳怡 发表于 2023/4/17 11:17:16
最好有其他故障的
TOP
17#

及时记录课堂点滴,点赞。像老师学习
月河陈 发表于 2023/4/11 17:06:45
   这样的图文记录方式很好!
TOP
18#

反思,成长,向你学习
TOP
19#

   四年级下科学第3章《岩石和土壤》

本章内容我打算分为以下方面进行教学:1、问题引入--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的岩石来自哪儿? 地球又是来自哪儿?

                       2、岩石三大类别:向学生介绍岩石的三大类别: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透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

                                   岩石特点和形成过程。

                       3、岩石的组成:矿物和岩石的区别、岩石与矿物的关系。矿物的特点

                       4、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观察并研究他们从野外捡来的各种岩石和土壤。让学生观察岩石颜色、

                         在无釉瓷板上划条痕颜色、硬度、光泽度、透明度、磁性、晶体形状等特点辨别属于哪种类别的岩石。

                       5、土壤的形成:介绍土壤的形成过程---物理、化学、生物过程。

                                 介绍土壤的基本组成,包括有机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让学生了解土壤如何支撑植物

                                  生长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6、土壤的种类: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土壤,如沙土、壤土和黏土,以及他们的特点。通过观察和实验,

                            让学生掌握不同土壤的组成,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保肥性等。

                       7、人类与土壤的关系:讨论人类如何利用土壤进行农业生产,利用岩石和土壤进行建筑及其他用途。

                                      同时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如:污染、侵蚀等,以及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8、在每节课中,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困惑。总结重点内容,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布置回家作业:采集岩石并制作岩石标本,带学校展览交流。采集不同种类的土壤带学校展览交流。

最后编辑罗华英 最后编辑于 2023-05-12 10:33:46
TOP
20#

3.1《岩石和土壤的故事》【教材简析】

第一节课作为单元起始课,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研究岩石和土壤的意义,即为什么人们一直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研究。

因此,用“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故事”这一活动贯穿本课的学习,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更重要的

是通过了解它们的故事,认识到岩石、土壤记录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

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和土壤并不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同时,学生也知道岩石中会有

动植物的痕迹,以及化石的存在。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岩石和土壤在形成过程中记录下地球形成演化的历史。

因此学习地球的形成过程和地球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地球历史、地质变迁为学习岩石和土壤提供背景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是地球形成与演化的结果。


·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重要资源,用途广泛。

教学准备】

视频《地球的诞生》

【教学过程】问:在地球上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岩石和土壤?(生交流)

在地球上到处都能发现岩石和土壤的踪迹,不仅在陆地上有,海底同样有它们的踪迹。这些地球上的岩石和土壤又是

从哪里来的呢?学习地球的形成视频--《地球的诞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