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2.3《简易电路》教学简要回顾及问题反思
本课是在2.2《点亮小灯泡》的基础上,采用电池盒,灯座等元件,继续连接电路使小灯泡点亮。并学习绘制电路图。
课前准备: 2人一组下发电池盒、灯座、开关、电池、小灯泡各一个,导线三根。
首先把新的元件一一放在实物投影仪下介绍各自的名称、结构及使用方法。
让学生自己看课本P27,按课本步骤使用下发的器材进行连接电路实验,在连接之前介绍导线接在接线柱上的方式1、接之前需要把散开的导线拧成一股,然后缠绕在接线柱上。2、弹簧式的接线柱连接导线时把弹簧侧压弯,将导线从缝隙大处嵌进去,松手即可夹住。小灯泡顺时针旋转安装入灯座直至接触灯座金属片。学生参照课本的方法都顺利的接完成,小灯泡亮起来了。由此追问用电池盒和灯座比上节课徒手连接电路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对比实验操作感受,体会并说出电池盒、灯座的作用。
有关开关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最快、最安全的方式让小灯泡熄灭。学生有拆接线柱的,有取走电池的。但都不是很方便,最后引出开关的作用,观察开关的结构,让学生分析单刀单掷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通断。然后把开关接入刚才的电路,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电路连接完成后要求学生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两种电路的连接方式画下来。从上节课画电路连接的经历上,学生觉得画电路连接非常麻烦,有抵触情绪。这时候老师提出教大家一种简单又直观的画法(学生就很感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难点----电路图的画法。
作图前再次强调要求用铅笔和直尺作电路图。再介绍灯泡开关电池导线等元件符号的画法。然后要求电路图中的导线需画得横平竖直,整体构成矩形。元件符号画在导线中间,或均匀分布。导线相交直角处不能画元件符号。让学生在作业本上一步一步跟着我板书的演示画下去。
课堂小结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课。思考:构成一个完整功能的电路需要哪些必要元件? 电池和灯座是否属于必要元件?他们的作用又是什么? 将电池反过来安装在电池盒里灯泡能亮吗?为什么?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一、实验操作:1、阔华的器材中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都是弹簧式接线柱,用弹簧夹住导线即可,对导线绕法不要求。但导线内部多股金属丝容易分叉,接之前要拧成一股。2、如何夹住导线,我尝试把弹簧拉长增大弹簧间隙,把导线嵌进去,但很容易把塑料螺帽给拽下来,于是改成让学生侧压住塑料螺帽,使弹簧弯曲,从空隙大一侧嵌入导线即可(我没有接触过弹簧式的接线柱,所以不知道这样的接法是否正确?)。3、小灯泡不能转得太紧,否则很难取下来。我们后来有好多组的灯泡实在无法取下来。不能教他们把灯泡转入灯座直到转不下为止,(否则他们就使劲转到卡住无法取出),应该说“安装到能接触灯座底部的金属片即可”。
二、电路图的画法存在的问题:1、开关符号的空心圈画成实心圈。2、灯泡符号圈内的×画成十字架。3、灯泡画在电路图的直角上。4、灯泡与开关紧挨一起,之间没有导线连接。5、订正时,画错的灯泡或其他元件符号,直接把该元件符号划掉,直接在边上再画一个,不考虑元件符号需要和导线连接,电路图有整体结构要求。
三、教学引入比较直接,缺乏趣味性,但学生对于下发的新元件,早已蠢蠢欲动,迫不及待想去操作。连我实物投影介绍元件时都不是很想听。反思以后在实验器材下发前对实验器材的使用要求需提前教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