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的处理与疑惑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在上一节课绘制校园分布图中,主要是学生绘制及作品分享,并没有时间讲植物分类。本节课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先重点讲了对形形色色植物的分类。

       出示9种植物,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类。老师先带领孩子在黑板上板书做分类示范,按照生存环境分,可以分为水生和陆生,分别写上相应的植物序号。

       学生小组讨论其他的标准进行分类,写在记录单上。我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写,因为到黑板上写的小组是有奖励,学生想方设法想出不一样的分类标准。

       在不重复的情况下,写了满满一黑板,接着,我组织同学对于黑板上的信息进行筛选。

首先,关于规范书写。有的同学没有写分类标准,或者没有写相应的分类结果。对不科学的写法补充完整后,接着是分类标准的思辨。

       有同学的标准是“是否可以食用”,学生提出了质疑,对于不同的人可以食用的标准不一样,这样的话分类结果也会改变。我总结归纳诸如“是否好看”“是否好吃”这种带有主观判断的分类方法不科学——分类的标准一定是清晰且客观的。

有同学的标准是“是否有茎”,讨论后发现,9种植物都有茎,这样的标准没有办法将植物分开,也不科学。

        有同学的标准是“按照叶子的形状分”,可以分为圆叶和针叶,同学们也很快地发现学生的分类并没有包含银杏(扇形叶)。关于如何修改,大家讨论可以把叶形都列举出来,这的确是一个分类的方法——将所有可能性都穷尽列举。我追问,如果按照叶形来分,只能分为两类,可以怎么分?学生描述为可以用“针叶”和“非针叶”。通过叶形的不同类别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歧分类法——一分为二。

        然后是对于“是否开花”这一分类方法的补充和讨论。

       分类在生物研究过程中很重要,但是教材中感觉没有合适的时间安排落实。此外,对于本节课《形形色色的植物》的内容,我也有疑问,这节课依托教材中的两个物种(木槿花和桑叶)亲代与子代的对比,虽然教参说也可以用当地的植物,但是实际上比较难找,很多时候会“纸上谈兵”,不如后面动物和人的性状这么直观(学生有很多的生活经验)。不知道老师们是如何处理这节课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本课从植物的种类出发,主要认识植物的多样性。
TOP
3#

或许也可以尝试做个项目化,自己种植研究亲代和后代。
TOP
4#

二歧分类检索有多种分类标准,学生得多积累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分类
TOP
5#

分类并不是本课的重点,要体现植物的多样性
TOP
6#

我们也是满满一黑板的动物植物
TOP
7#

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对二歧分类法有了深刻认识。
TOP
8#

植物的选择要立足本地资源,学生喜闻乐见的。分类标准要把关,有些标准不一定涵盖所有植物。
TOP
9#

学生:以为是常识,结果一无所知。
TOP
10#

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是本课的目的,通过二歧分类法,其目的还是为了理解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对植物的根茎叶的比较,还是为了理解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通过不同品种——理解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通过同一品种根茎叶上的不同——理解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
TOP
11#

二类分歧法是个难点
TOP
12#

指向植物的多样性
TOP
13#

先让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再用二岐分类法分类,对植物的研究逐步深入。
TOP
14#

分类标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本课更在意学生对于分类的认知
TOP
15#

用理性的分类,来感性认知生物的多样性。孩子知道这种方法,这个结论
TOP
16#

本课通过比较亲代和后代相同相似和不同认知遗传、变异在植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也正是遗传和变异造就了种类繁多的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各不相同;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便是形形色色植物的基础。分类这个环节的学习可以放在后面再进行。
最后编辑小兔子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08:37:17
TOP
17#

标准很关键!
TOP
18#

回复 1楼迈克的阿妹的帖子

感谢分享
TOP
19#

现在出现的这个二歧分类法,说实话有点拗口的、。
TOP
20#

开头的图片差异要大,直接给予孩子们一个大大的视觉冲击。
TOP
21#

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是不是都是植物?引发思维矛盾,借此开始探究,
TOP
22#

由遗传的多样性,更深的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