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
从事科学教育的第一天,实验是第一位的,这件事就牢牢记在了心中。为了完成实验,让学生有充分的实验,准备好足够的、新颖的实验材料成了一直牢记于心的功课。所以,每次上课,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去准备材料,除了配套器材的实验材料之外,还会准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迸发出的材料。
这次去参加石门小学的听课活动,我能感觉到的就是用最简约的材料,上最不简单的课。材料用在刀刃上,学生的课堂思维是否被激发?学生的课堂地位是否能保持?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积极?这些才是课堂应该重视的关键点。
一、简约的材料,不简单的操作
这次执教的几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约的材料。
第一位毛宇茜执教《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她准备的材料是三份岩石和一份土壤的资料卡,为学生准备了“记录单”和用于记录的便利贴。
第二位朱钻飚老师执教《八颗行星》,他准备的材料是:一根有刻度的横条、学具箱里的八颗行星。为学生准备了记号笔、透明胶。
第三位谢婷婷老师执教《用沉的材料造船》,她准备了一张《造船日志》,还有一块橡皮泥和铝箔纸。
第四位毛伟建老师执教《反应速度的快慢》,准备了抓条和记录单。
这些材料,老师们没有刻意去准备高难度的复杂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却一直贯穿着整堂课:
毛老师准备的岩石和土壤的资料卡,学生学习、记录、粘贴后,被展示在讲台前,这就是学生讲《岩石和土壤的故事》的素材。但是 这些材料都是毛老师认真甄选过的,比如:金矿石,学生看到这个矿石资料肯定特别有兴趣,特别有话说。
朱老师准备的有刻度的横条是把原来学具箱里的纸条换成了稍微加厚的横条,从一次性变成了可以多次重复,允许学生有修正的机会:从直接排列《八颗行星》、在横条上标注《八颗行星》的位置、贴上八颗行星,把《八颗行星》用牙签立体呈现在横条,从远近、远近、大小、同比,层层递进。
谢老师准备的每个小组从橡皮泥或者铝箔纸里选择其中一份沉的材料,设计、制作、试航、评价、改进,这一系列活动都只是在完成《我的造船日记》,但是其中的思维过程却不断迸发。
毛老师准备了一根抓条、两张记录单,两个小朋友合作着完成了三个实验测试:闭眼抓、睁眼抓、练习抓,因为有不同的目标,活动形式大同小异,但是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确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