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精准、精细、精彩的课堂
——听王飞《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有感
2月22日,我参加了《上虞区品质活教育论坛》活动,听了四位老师精彩的课堂表演和吴兴区教研员朱宏伟老师的关于项目化学习的讲座,受益颇深。
印象最深的是阳光小学王飞老师的《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这堂课,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精准、精细、精彩。
[attachimg]173156[/attachimg]
一、精准的指导
1.教学设计的精
整堂课看似只有两个教学环节,却直指课堂重难点:
环节一:怎样保证车子向前运动。看似简单的一项活动,却精准地解决了橡皮筋缠绕的方向和小车运行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环节二:小车如何精准到达停车场。这是本节课的高潮,也是精准解决本节课重难点的活动。通过精准到达停车场,让学生明白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和小车运行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比谁远(即缠绕的圈数越多距离越远),而是精准到达(即实验得出大约缠绕多少圈能够达到多少距离),是对知识的一次升华。
2.教师指导精准
教师在整堂课中并没有一味的指导,而是精准的对小车如何精准到达停车场进行指导。指导的也是学生容易出现两大问题:(1).怎样停才算进入停车场。(2).怎样停才算精准到达停车场。通过精准指导,避免了学生在实验时发生的错误记录,为学生精准实验打下基础。
3.学生精准实验
学生的实验本来就安排的比较精准,再叫上教师精准辅导,学生在做《小车如何精准到达停车场》这个实验时,精准到位,精准实验,用时很省。有的小组不到两分钟,就能够把小车顺利精准的到达了停车场。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了,做到了人人参与,个个发挥才能的共同合作实验。再者,对缠绕圈数的计数上,学生的圈数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精确到小数点一位,表达更清晰。
[attachimg]173157[/attachimg]
一、精细的课堂
1. 实验材料精细
仔细发现,王老师准备的实验材料细节感满满:(1).在车子处写上车头两字,使学生操作一目了然;(2)赛道处体现精细 我们可以看到赛道处不仅标注了停车场、起点一些最基本的标识,更重要的是标注了刻度,分值等等一些我们不留意的实验元素,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标注了第几组,精细程度可想而知。为学生愉快实验打下基础。
[attachimg]173158[/attachimg]
2. 课堂板书精细
王老师的板书精细制作,布局精细,重点突出,知识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做到了美而实用。
[attachimg]173159[/attachimg]
3. 实验辅导精细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指导可以做到了精细,不仅在PPT中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实验中注意点,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每一个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精细辅导,确保了实验中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
一、精彩的课堂
1. 教学环节精彩
整堂课内容看似不多,只有两个教学环节,但两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课后布置的任务,更是对课堂的升华。尤其是安排听课老师做裁判这一活动,更是点睛之笔,高潮之处。


2. 学生实验精彩
重点实验《小车精准到达停车场》是课堂的高潮,由于实验具有挑战性的,学生都专注于实验。当挑战成功后,学生内心的喜悦在课堂上表现地淋漓尽致,听课的我们也不自觉为学生的成功而感到喜悦。整个课堂氛围,在学生的一次次成功实验中感受到了精彩。尤其是拉着裁判老师的手兴奋地说:“成功了成功了”,那喜悦的表情真的是一种幸福。
3. 课外安排精彩
当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实验时,王老师提出了一个更难的挑战实验:在规定时间内精准达到指定的停车场。并且对第一名的小组颁发奖章。
这一挑战实验的提出,课堂上一下子炸了锅,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奖章势在必得的决心,课堂就在这热闹的氛围中结束了。
课堂虽然结束,但活动远没有结束。课外的升华将会是一段更精彩的表演。
多么精准的指导,多么精细的设计,多么精彩的课堂。王老师的课堂艺术魅力在这堂课里展现得淋漓精致。我要学习王老师对教学精准的把控,精细的操作,留给学生一堂堂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