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语之约,多彩油菜
——校园农科基地课程研究探索
一、开展课程研究的缘由: 1.国家课程设置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习书记强调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如果学生只是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事实证明,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也不利于有效学好各门功课,增长实际本领。 2.学校拓展课程的构建。我校从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发,推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A+N”课程体系的构建》的课程建设的总体框架,在该课程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中,明确了“种植油菜花”的活动作为学校的拓展课程(见下表)


3.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2022年版新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也提出了种养殖资源的合理利用(见下图)


4.学校劳动基地的开发。我校校园内空闲的土地很多,适合开展种养殖活动,因此学校因地制宜,开垦了1.5亩的土地,作为我校科学种植实验基地。在当地政府的牵线下,又从浙大农科基地引进多彩油菜种子,开展《春语之约多彩油菜》实践课程的开发,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开发育美的功能,并进行学科融合,从另一侧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编制课程研究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彩油菜种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油菜种植、生长、收获的整个过程,知道在种植油菜时所需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结合“多彩油菜”主题与语文、数学、美术、科学学科相结,了解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种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种植实践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多彩油菜的种植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喜悦,感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懂得欣赏美,学会用文字、画笔等形式创造美。
(二)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油菜的播种:使学生认识、熟知我们身边的一些常用劳动工具,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常用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五彩油菜籽的由来及特点,通过学习,知道油菜籽播种的基本环节及注意事项。使学生知道油菜的生长过程,使学生会计算、分析油菜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数学题。
第二单元 油菜开花了:结合多彩油菜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知道有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构造,根据提示完成花的专题研究,能区分花的相同和不同,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
第三单元 油菜我来绘: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多彩油菜花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并尝试用文字进行描述。学会制作菜油商标。
第四单元 油菜大丰收:知道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了解榨油的基本流程,根据相关的数据,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小报形式对多彩油菜进行推介。 三、编写课程研究教材 本课程教材的特点是面向学生,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层面来开展学习活动。经过实践与讨论,拟定了《春语之约
多彩油菜》实践课程教材的篇章,从劳动、科学、赏美、数学等角度出发,将《春语之约
多彩油菜》校本教材根据油菜播种和它的生长过程,根据时间划分四个单元(见下表)。恰好地给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与实践相结合的契机。每个单元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