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时代已经变了,父母却没跟上……
孩子要跳楼,爸爸说,“你才没这个胆。”
在央视播出的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中,有很多这样令人血脉偾张的场景。
问题少年和问题家长之间的拼命撕扯,反映了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也让人看到了隐藏在家庭教育中的伤口。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每4个学生中,就有1个可能有过自杀的念头,这还仅仅是检出部分。
孩子出了问题,本该是对家长的当头一棒,但这一棒,总打偏了。叛逆行为,并没有换来父母的回应或反思,家长们想的是:
“我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几十年都过来了,不也好好的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
父母们看到的是孩子有问题,孩子太脆弱……
但问题不被发觉时,才是最危险的,我们必须警惕,隐藏在“强势”教育下的真正“脆弱”。
父母的内心其实很“脆弱”
在讨论亲子关系时,我们习惯预设一个前提:父母是强大的,有爱的能力的;却不曾想,父母也是脆弱的,有成长伤痛的。
《镜子》中有个孩子叫陈家明,16岁,本该上高一,却辍学在家1个月了,他想做一名流浪歌手。
家明说,自己一直活在父母眼皮子底下,即便快成年,穿什么、买什么都得经他们同意。
“想骑车出去玩,还没说有什么安全措施,就已经拒绝了;喜欢宠物,就把我的猫狗给丢了。”
家明爸爸是私企管理人员,“个人奋斗史”非常不易。
读大学前,他没喝过一杯牛奶,没穿过一双皮鞋,日子那么苦,还暗暗发誓,要努力,要出人头地。
他不明白,现在孩子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知道珍惜,非要去做什么流浪歌手、背包客?
在家明爸爸心里,孩子如果连读书、考试这关都过不了,将来就完了;而自己,连个大学生都培养不出来,活这么大岁数,这么辛苦,又有什么用!
这种糟糕至极的感受盘旋在他心头,让他宁可被孩子讨厌,也要把他的思想“纠正”过来。
“这是为他好!”
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一个人越想控制,内心越充满恐惧,强势的教育下,其实是脆弱。
父母们不允许孩子“跑偏”,禁止孩子走“不稳妥”的路,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份“成绩单”。
在这份“成绩单”里,父母们接受不了“不好看”。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曾举过一个例子。
她说,当朋友遭遇人生滑铁卢时,我们通常会心疼:“啊,你一定很难过吧!”或者,努力想提供帮助:“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但换作孩子,我们的态度却是:“你为什么考不好?你怎么能考不好?”
截然不同的反应,在于我们是否把对方当作独立的个体。
听不听话,懂不懂事,说明不了一个孩子的好坏,更决定不了一个孩子的前途。但当我们把“对孩子”和“对自己”的评价绑在一起时,就失去了公正平和的立场。
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成长,就很难有效地帮助孩子。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听话,非常有问题。父母的强加干涉,是对孩子的否定,他们只会更迫切地想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他可以”。
家明想做流浪歌手、背包客,并不是他多叛逆,多不爱学习,而是对父母“绝对权威”的一种逃离……
好的亲子关系,是相互依赖,协同成长,又走向独立和分离的。
父母们爱孩子,想帮到孩子,必须把握一个前提:分清楚“我是我,你是你”。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
古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家长们坚持自己的看法,要求孩子顺从,无非是觉得自己经验更丰富,看得更长远,决定更正确。但事实真如此吗?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成年人受固有经验和惯性思维影响,在接受新事物时,往往十分困难;孩子则不同,他们能很快根据新事实、新情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判断。
也就是说,在预测未来方面,孩子比我们更擅长、更敏感。
我们固执己见地用自己的老经验来“指导”和“塑造”孩子,很可能是在把他拉得离未来越来越远。
1.越把孩子往人堆里送,越容易发生踩踏式竞争。
没有谁希望孩子落后,所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人不自觉勒紧缰绳的主要原因。
但试想一下,当我们都抱着这种心态,把孩子送进兴趣班时……难道不是将所有孩子都挤在了同一条跑道上吗?
“钢琴不行,就苦练钢琴”,“数学不好,就补数学”,我们拼命地想帮孩子补齐短板,孩子也盯着自己的短板,痛苦不堪。
等我们终于把孩子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才发现原来个性也早已被抹平。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弥补短板,只能使人平庸;发挥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随波逐流带来的安全感,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按照同一标准打磨出来的孩子,面临的必将是踩踏式的竞争。
未来是个性化的时代,我们的孩子更应该是优势突出的个性化人才。
2.越追逐别人眼里的成功,越容易使孩子迷失自我。
在家长眼里,成功是有模板的,“为孩子好”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标注好一个规规矩矩的“成功之路”。
孩子只管按路牌走,就不会差,他们怎么不领情?
因为,人不是机器,一直呆在流水线上,是会迷失自我的!
一个就读于国际高中的孩子,父母是银行家,自己是排名第一的学霸,但自杀了——这是真事。
北大一年级新生中,有30.4%表示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意义;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意义——这也是真实数据。
父母们把孩子培养成“天之骄子”,但在孩子们看来,原本憧憬的人生,一半都在考试,长这么大,都在为别人的目标奋斗。
没有自己的喜爱,找不到自己的热情,即便练就十八般武艺,不也一样焦虑、迷茫吗?
刘瑜老师说:“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探索、试错,给试出来的。”家长如果剥夺了这个机会,那孩子一辈子都想不明白,自己是谁,该干什么。
人生是一场发现“自我”的旅行,需要自己去探索和感受。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想获得幸福和成就,应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新时代”是父母最大的挑战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因为时代已经变了。
过去,普通人的职业选择不多,爸爸是老师,儿子也只知道“当个老师还不错”;大人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所有认知,无非来自书本和身边的人。
视野是窄的,价值观也趋于统一。
但现在,孩子即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大千世界。
他们对新奇事物好奇,知道更多好玩有趣的事,了解更多职业选择,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对事物理解更多元……
父母和孩子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时候,如果不试着沟通、了解,只想简单粗暴地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这能行吗?
“新时代”是父母们最大的挑战!
面对孩子,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知,才能有强大的内心。
1.对未来多些了解,才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人工智能时代会成什么样,家长并不关心,但如果说,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威胁孩子,相信很多人会在意。
据专家们预测,未来10-20年里,人工智能将在各领域大面积使用。近一半以上职业将被取代,尤其是重复性劳作和简单脑力、体力劳动的工作。
也就是说,未来孩子将与“机器”竞争,仅仅掌握知识、拥有技巧,远远不够,人真正的优势是“创造力”。
郝景芳曾说:“在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未来职业环境中,任何一个方向的个性化发展都有可能成功,最怕的就是毫无个性的平庸。”
在她看来,孩子即便喜欢娱乐行业,也可以发展娱乐创意,这不是缺点,而是天赋。
我们千万不要鄙薄孩子的任何发展选择,更不要因“对唯一正确的过度强调,对循规蹈矩的过度认可,对错误探索的过度批评”阻碍了孩子的创造力。
2.对孩子多些了解,才能透过纷繁的现象抓住教育的本质。
这篇文章并不是劝父母“算了、不用管、别在意”,而是希望父母能静下来,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多些了解。
抓住教育的本质,才能不伤害孩子,不走冤枉路。
孩子的学习,应该在自我探索的阅读中。
很多家长强调学习,却不重视阅读。
基础知识的学习确实重要,但当脱离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就会像脱了肉的骨头一样,抽象、乏味、难啃,孩子即便学会,也不会运用。
大量丰富的阅读,是对知识学习最好的支撑。
父母们给孩子多报班,守着孩子多做题,不如鼓励孩子多阅读。让孩子在书中感受世界的大、知识的高、智慧的深,见识伟大的人,哪怕是闲书,都是有益的自我探索。
在书中泡大的孩子,学习才是自驱的、深入的、可持续的。
孩子的成长,应该在自我掌控的生活中。
孩子是在生活的琐碎中不知不觉长大的。
买菜、做饭、散步、玩耍、运动、比赛……父母如果能在生活的细碎场景里,与孩子深入交谈,倾听想法,讨论事情的前因后果,孩子是不会跑偏的。
孩子经常思考、提问、交流、决策,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当孩子有能力解决生活的小事,才能有信心面对人生中的大事;当遇到重大抉择时,才能更主动地为自己负责。
纪伯伦在一首诗中说: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可以努力模仿他,却不能使他来像你。”
我们的孩子,是属于未来的孩子,是“留不住”的。
想要守护孩子,不如跟随孩子,做面向未来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