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书速递|让学生创造着长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 [复制链接]

1#
新书速递|让学生创造着长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解析
作者:张华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hJ6fikgePbOAZjfwQd3poQ


【作者介绍】
张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成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美国富布莱特学者(Fulbright Scholar)。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基础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荣誉主席。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上海“曙光计划”(2007年)。

【内容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向“素养为纲、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本书清晰阐明了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等核心观念,为教师理解和落实新课标提供理论视角与实践指南。
让一切学科知识都变成学生探究和使用的对象
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手段
让探求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精彩金句】
我们并非长大了才有创造性,我们是在创造中成长。
对任何课程改革而言,课程哲学或理念是魂,课程纲要及相应的教科书、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是体。
未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过去的知识满足现在的需要,创造面向未来的自己的观念与思想。
核心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
践行核心素养观,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始走向“新三维目标”: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
人只有在表现理解时才能发展理解。概念性理解必须由学生通过亲身活动而获得,不能由别人代替。
知识+实践=素养。只有将学生的学科学习转化为学科实践,才有可能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产生跨学科理解、运用学科思维、实现学科整合是跨学科学习的基本特点和判断标准。
解放而不放纵,有指导亦有自由,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的基本原则。




分享 转发
TOP
2#

居然打不开!
TOP
3#

无法访问此网站找不到 https 的服务器 IP 地址。
尝试运行 Windows 网络诊断。
DNS_PROBE_FINISHED_NXDOMAIN
TOP
4#

居然打不开!
白云的家 发表于 2022/11/3 14:34:28
已经改好了
TOP
5#

创造着长大的孩子,将来肯定不得了。
TOP
6#

赞!已收藏,在空余时间阅读。
TOP
7#

值得好好研读的一本书。
TOP
8#

人只有在表现理解时才能发展理解。概念性理解必须由学生通过亲身活动而获得,不能由别人代替。
TOP
9#

只有将学生的学科学习转化为学科实践,才有可能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TOP
10#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于我们新课标的解读鞭辟入里,研读课标,只有深入研读,抓住关键,才能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吃透其精神,更好地引领教学实践。
TOP
11#

让学生创造者长大,这个名称取得真好!

第七章和第八章探讨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两种重要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学习。它们均指向素养本位的深度学习观。跨学科学习既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又是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自由人格的必要条件,它以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理解为直接目的。跨学科学习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征,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还要关注当地社会生活特点。在确定跨学科主题之后,要围绕跨学科概念进行系统设计,并与各门学科学习形成有机联系,使二者相得益彰。信息时代的项目学习需要基于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而设计,使之真正走向深度学习。存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个人即项目”的理念,让学生做项目的过程同时成为自我建构和设计的过程。构成主义心理学所确立的“项目即公共产品”的理念,让项目学习成为学生创意物化和协作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两种项目理论是信息时代设计项目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