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试讲了三次,三次都没有讲完。
第一次:利用上面的设计进行教学,学生网状图将近用了15分钟,后面没有时间进行分类,而且,给每组两样物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光注意固体了,对于液体研究的不充分。
第二次:在网状图上给了一部分内容,速度虽然快了一些,但在发言反馈的时候,汇报完了,网状图就没用了,感觉没有发挥最大作用。另外,每组给了一样物体,以液体居多,学生的探究有了一定的顺序,但在尝闻得环节固体和气体的学生有点无所事事,而且很羡慕其他组,因组织问题,还是没讲完。而且,对于感知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上的区别没有有效建构。
第三次:按照书中给了每组六样物体,学生的关注点光顾的辨认了,而且,东西多,乱糟糟的,不易汇报,也没讲完。
针对以上几点,我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但还没有试讲,不知能不能行的通。借此,非常感谢兔子老师,给了我一定的启发,谢谢!
另外,希望路过的朋友帮助我在网状图的建构,和怎样能更好的在识别水中渗透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上的区别支支招,在此感谢了!
我把新的教学设计贴上来,再帮我看看!

- 水新.doc (, 下载次数: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