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弹簧测力计听课反思 [复制链接]

1#

弹簧测力计听课反思




    本课麻俊敏老师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在此环节中,麻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刻度标识,让学生发型刻度标识的规律,帮助后续能够正确读数。麻老师还精心设计了让学生测量同一个钩码的重量,而学生测量结果有0.45N,0.5N,0.55N等不同重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恰到好处的将问题引到了弹簧测力计上的指针所在位置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先调零,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更多物体的重力大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个别小组没有进行估测,导致出现了学生测量重力超过弹簧测力计最大刻度值的物体。这或许是麻老师故意设计的教学环节,但个人认为弹簧测量计的最大量程问题应该在测量前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弹簧测力计。个人建议此环节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来进一步说明测力计的量程。    本课整体而言,麻老师教学内容的设计非常丰富,对问题的设计非常注意问题的开放度,步步为营,逐层深入,定位非常准确。在此我也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发表自己的看法,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杨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2/12/19 13:37:34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让学生进行试错,这样对学生印象更深刻。
TOP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基本技能。
去年浙江省实践检测的题目,跟弹簧测力计有关,目标是解决问题能力测试。
TOP
4#

看到了两处大胆放手让学生试错,试错之后对于正确的方法的掌握更深刻。
TOP
5#

课堂有时间可以尽量让学生试错,这样教学效果很好
TOP
6#

学生对弹簧秤的使用难度不大,反而对读数容易出错
TOP
7#

放手让学生去试错,对学生来说印象更深刻
TOP
8#

步步为营,精心设计,充分的预设和生成!
TOP
9#

工具的使用类课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让每一个孩子得到练习和纠错。
TOP
10#

试错后再纠错,加深学习印象
TOP
11#

围绕,平视,调零,量程,开展试错教学
TOP
12#

引导的方法非常好,学生学习后一定会记住了

弹簧测力计听课反思


    本课麻俊敏老师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在此环节中,麻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刻度标识,让学生发型刻度标识的规律
陈祁路 发表于 2022/9/21 10:30:32
TOP
13#

弹簧测力计本身自身差也是比较大的,
TOP
14#

做错之后纠错确实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但是对于弹簧测力计来说超出最大量程会对仪器本身产生一定损坏,我觉得还是需要先明确要求与使用规范,再让学生去使用。
TOP
15#

我还是比较赞同陈老师的看法
TOP
16#

这种试错方式蛮好的
TOP
17#

让学生在试错过程中引导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对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TOP
18#

从而让学生明白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先调零,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很重要,每次学生都会犯错误。
TOP
19#

大胆试错,再改正,印象会更深刻
TOP
20#

弹簧测力计最烦恼的就是刻度问题,大部分量程的刻度都不是0.1一格,要么0.2 要么0.5这样的,挺烦的,读数比使用要难,而且很多时候学生量出来的数据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他读错了
TOP
21#

我发现现在教的班级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调零,拼命拉动下面的挂钩,想要使指针到达零刻度处,但事实不允许。其实拉动上面的小铁片就行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