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夏安琪专帖(一、二、三年级) [复制链接]

151#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

    难点:学会正确使用尺子,测量并记录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简过程

1.认识尺子和测量纸带,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出示一块橡皮,引导学生使用塑料尺或卷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用塑料尺和卷尺测量出的橡皮长度相同;长度不是整数时,可以用估计的方法。
3.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尺子有标准单位;尺子不容易坏;用尺子测量起来更加方便。
    
最后编辑夏安琪 最后编辑于 2022-12-21 07:55:00
TOP
152#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一学一得


    在本课中,学生将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初步掌握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对测量的物体长度进行正确读数和记录。学生能感受到测量不同物体时,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是非常重要的。比较、观察和选择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一项基本技能,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TOP
153#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一课一思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入手,让学生在观察前先明确自己的观察任务及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带上任务开展活动,研究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活动中,老师创设宽松的研讨氛围,对于学生的表达是有促进意义的。整个活动还利用口头交流、微课学习、测量记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尺子的方法,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形成正确结果打下基础。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1.学生在记录橡皮长度时,不是整数怎么办?
    对于一年级学在读数和记录方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简化处理,让学生估读。
    

    如:把“1”整数分为十份,请你估计一下你的橡皮在什么第几份的位置?计做多少cm;
    或者当学生测量出橡皮的长度为5.5cm时,读记为5+cm就可以了,这样方便一年级的学生理解与操作。
最后编辑夏安琪 最后编辑于 2022-12-21 10:28:31
TOP
154#

二年级第二单元《椅子不简单》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将材料的特点与椅子的功能联系起来。

难点:引领学生观察比较单一材料和多种材料椅子的不同。





二、教学简过程



1.课件出示不同类型的椅子,说说这些椅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观察自己坐的椅子,这椅子为什么要由多种材料组成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材料有怎样的优缺点。

最后编辑夏安琪 最后编辑于 2022-12-21 07:55:12
TOP
155#

二年级第二单元《椅子不简单》一学一得


通过学生熟悉的椅子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椅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学生的多种想法,聚焦制作椅子的材料,从而带领学生进入对不同材料构成的椅子的研究。


通过对椅子的观察,直观感受到物品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途。


综合分析椅子主要组成部分的材料和特点,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辨识材料特性与功能。

TOP
156#

二年级第二单元《椅子不简单》一课一思


1.一把好椅子的标准:   好看、结实、坐着舒服、做起事情来方便。
2.每一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

    海绵——有弹性、透气、吸水,
    网布——透气、柔软、吸水,
    塑料——较硬、轻、防水,
    金属——坚硬、光滑
最后编辑夏安琪 最后编辑于 2022-12-21 07:55:22
TOP
157#

1.组成椅子的材料比较,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比较零散怎么办?
教师在本节课最好要有实物的办公椅让学生进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学生对办公椅的主要部分进行观察,如靠背、扶手、坐垫等。在确认椅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椅子的每一部分主要使用什么材料开展观察活动。
TOP
158#

2.拓展活动有一定难度,学生完成情况不理想,怎么办?
由于拓展活动涉及项目化学习,学生可能感到比较陌生,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也可以安排时间选择项目主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完成项目。教师需多鼓励学生探究过程,及时反馈和评价,并多展示一些优秀作业(作品)进行示范引领。
TOP
159#

                                二年级第二单元《做一顶帽子》一课一思
一、教学思路
  1.课件出示有大太阳的情景,请学生选择一顶合适的帽子佩戴。
  2.出示更多的帽子——不同情况需要功能不同的帽子,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帽子功能不同。
  3.设计一顶帽子——举行“庆元旦”游园活动。

二、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难点: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一顶帽子并画出草图。

三、亮点

  设计一顶帽子并画出草图,学生先是提出对帽子的需求,再从材料的功能出发呼应需求,令学生对帽子有不同的功能有所了解。

四、改进点
  学生的帽子作品比较丰富,教师评价比较困难——以正面鼓励为主。
最后编辑夏安琪 最后编辑于 2022-12-21 13:08:56
TOP
160#

回复 132楼夏安琪的帖子

学生洋溢的笑容,代表科学的有趣
TOP
161#

三年级第三单元《风的成因》


点燃蜡烛时:





学生观察:蚊香的烟先是横着飘过去,最后向上飘出。
                 塑料条有轻微的晃动。
TOP
162#

未点燃蜡烛时:



学生观察:蚊香的烟笔直上升。


                塑料条没有影响。

TOP
163#

回复 160楼高珠怡的帖子

同学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热气球都上升了,都很高兴,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TOP
164#

夏老师这个装置很精致
TOP
165#

回复 162楼夏安琪的帖子

这个教具很好地避免了教室内实验时环境干扰的不确定因素。
TOP
166#

回复 161楼夏安琪的帖子

这个是在烟囱上面放撕碎的彩带,效果很明显。示意图中蜡烛的放置位置可能还需要着重强调的。我上课时出了这个小失误。
TOP
167#

回复 164楼戴丹丹的帖子

这是我给同学们找到微课哈哈,我自己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
TOP
168#

回复 166楼kich的帖子

蜡烛的放置位置是要对着烟囱吗,还是什么呢
TOP
169#

未点燃蜡烛时:
169315
学生观察:蚊香的烟笔直上升。
                塑料条没有影响。

夏安琪 发表于 2022/12/21 15:25:20
这个装置看着很专业哦
TOP
170#

未点燃蜡烛时:
169315
学生观察:蚊香的烟笔直上升。
                塑料条没有影响。

夏安琪 发表于 2022/12/21 15:25:20
有时候实验现象不明显,让学生看一下好的实验效果也不错
TOP
171#

回复 167楼夏安琪的帖子

这个实验装置有改进的空间,可以挖掘一下
TOP
172#

回复 171楼戴丹丹的帖子

其实烟的走向很清楚,但是塑料条的飘动就没那么明显,还在思考有什么材料能让飘动变化程度增大
TOP
173#

由于期末疫情的影响,本来准备的期末复习不能进行,所以我对三年级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综合的整合,希望在下学期初,能带学生再温习一下。
TOP
174#

第一单元

TOP
175#

第二单元


TOP
176#

第二单元中间还有一部分以图片附件上传不了,一直上传失败,那我就用文字写一下。
TOP
177#

五、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溶解:像糖、盐这样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2.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和红糖等,不能溶解沙子、食用油等。
3.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杯水中可以溶解的食盐的量是有限的: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溶解的多有的则少。
5.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两杯一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为了保证公平,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水一样多,要等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份。
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天平。

六、加快溶解


1搅拌、加热、压碎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物体的颗粒变小可以加快溶解,比如生活中的味精,咖啡,洗衣粉等都是很小的颗粒。
2. 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如在探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时,两个杯子一个加热一个不加热,其余条件完全相同。

七、混合与分离


1沙子混进食盐里,如何将它们分离?
①溶解:用水分离沙子和食盐,食盐溶解于水中:
②过滤:用滤布或滤纸通过过滤,将沙子分离出来;
③蒸发:将盐水倒入蒸发血,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水分蒸发后收集的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2.怎样分离木屑和铁屑?
①磁铁:利用磁铁将铁屑吸引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
②水:浮在水面上的就是木屑;沉在水底的就是铁屑。

八、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足水。
①橡皮泥:形态发生改变,本质还是橡皮泥;
②折纸:形状发生改变,纸还是纸。
2.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账冷缩的性质。
①空气热账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夏季轮胎、皮球不能充气太满。
②柏油路面,夏天高温下会变软。
3. 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TOP
178#

第三单元




TOP
179#

一年级的游考,我还在考虑设计哪一块的内容。

1.请家长准备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
2.把这两片叶子给孩子,让孩子找到这两种植物(如果家里就有植物,就可以在家里找。如果家里没有植物,可以是小区内开展)。
3.要让孩子画下这两种植物,并单独画下这两种植物的叶子的样子。
4.让孩子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植物,也画下来。

5.让孩子对这四种植物的叶子进行比较,把叶子的特点写下来。6.要用测量工具测量树干的粗细、树叶的长度,并把这些数据记录到对应的地方


最后编辑夏安琪 最后编辑于 2023-01-15 20:38:32
TOP
180#

或是在测量这一单元的游考


通过测量自己的腰围,来重温测量这一单元学到的内容。
能够明确——起点和终点。

扩展角度,可以测量一位家庭成员的腰围。
自己的腰围和他人的进行比较,能够比较出谁的腰围粗,谁的腰围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