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见植物 [复制链接]

31#

回复 25楼挪威森林的帖子

嗯嗯,好哦~
TOP
32#

如果能够配图说明就太棒了。
TOP
33#

原来柏树的种类有那么多
TOP
34#

被沿阶草的果实和根部惊艳到了
TOP
35#

如果真的能细心观察完某一种植株的一生,带来的知识是丰富的
TOP
36#

16.花榈木


分类

豆科 Leguminosae  

红豆属 Ormosia

花榈木 OrmosiahenryiPrain

【特征】常绿乔木,高16米,胸径可达40厘米;树皮灰绿色。平滑,有浅裂纹。小枝、叶轴、花序密被茸毛。奇数羽状复叶,长13-32.5-35)厘米;小叶(1-2-3对,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3-13.5 (-17)厘米,宽2.3-6.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圆或宽楔形,叶缘微反卷,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下面及叶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毛,侧脉6-11对,与中脉成45°角;小叶柄长3-6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或总状花序腋生;长11-17厘米,密被淡褐色茸毛;花长2厘米,径2厘米;花梗长7-12毫米;花萼钟形,5齿裂,裂至三分之二处,萼齿三角状卵形,内外均密被褐色绒毛;花冠中央淡绿色,边缘绿色微带淡紫,旗瓣近圆形,基部具胼服体,半圆形,不凹或上部中央微凹,翼瓣倒卵状长圆形,淡紫绿色,长约1.4厘米,宽约1厘米,柄长3毫米,龙骨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6厘米,宽约7毫米,柄长3.5毫米;雄蕊10,分离,长1.3-2.5厘米,不等长,花丝淡绿色,花药淡灰紫色;子房扁,沿缝线密被淡褐色长毛,其余无毛,胚珠9-10粒,花柱线形,柱头偏斜。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有喙,果颈长约5毫米,果瓣革质,厚2-3毫米,紫褐色,无毛,内壁有横隔膜,有种子4-8粒,稀1-2粒;种子椭圆形或卵形,长8-15毫米,种皮鲜红色,有光泽,种脐长约3毫米,位于短轴一端。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产地及用途】产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生于山坡、溪谷两旁杂木林内,海拔100-1300米,常与杉木、枫香、马尾松、合欢等混生。越南、泰国也有分布。木材致密质重,纹理美丽,可作轴承及细木家具用材;根、枝、叶入药,能祛风散结,解毒去瘀;又为绿化或防火树种。枝条折断时有臭气,浙南俗称臭桶柴。


最后编辑徐思捷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09:03:31
TOP
37#

17.野豌豆


【分类】

豆科

野豌豆属

野豌豆Vicia sepium Linn.

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茎匍匐,茎柔细斜升或攀援,具棱,疏被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长7—12厘米,叶轴顶端卷须发达;托叶半戟形,有2—4裂齿;小叶5—7对,长卵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O 6—3厘米,宽0.4—1.3厘米,先端钝或平截,微凹,有短尖头,基部圆形,两面被疏柔毛,下面较密。短总状花序,花2—4(—6)朵腋生;花萼钟状,萼齿披针形或锥形,短于萼筒;花冠红色或近紫色至浅粉红色,稀白色;旗瓣近提琴形,先端凹,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内弯,最短;子房线形,无毛,胚珠5,子房柄短,花柱与子房联接处呈近90。夹角;柱头远轴面有一束黄髯毛。荚果宽长圆状,近菱形,长2.1—1.9厘米,宽O.5—0.7厘米,成熟时亮黑色,先端具喙,微弯。种子5—7,扁圆球形,表皮棕色有斑,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2/3。 花期6月,果期7—8月。2n=12,14,16—18。

产地及用途】产西北、西南各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亦有。有饲用价值。


最后编辑徐思捷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09:03:47
TOP
38#

18.蚕豆

【分类】
豆科
野豌豆属
蚕豆Vicia faba Linn
【特征】蚕豆 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产地及用途】起源于西南亚和北非。相传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国。蚕豆含8种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营养价值丰富,可食用,也可制酱、酱油、粉丝、粉皮和作蔬菜。还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


最后编辑徐思捷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09:04:06
TOP
39#

19.紫荆


【分类】

豆科

紫荆属

紫荆Cercis chinensisBunge

【特征】该属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叶卵圆形,叶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 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叶互生,近心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两面无毛。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阔卵形;花玫瑰红色,长1.5—1.3厘米,小花梗纲柔,长0.6—1.5厘米。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长5—14厘米,宽1.3—1.5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2—8颗,扁圆形,近黑色。花期4—5月。

产地及用途紫荆原产于中国,在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香港紫荆与大陆其它地区生长的紫荆不同,只能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目前只有在广东福建台湾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生长。


最后编辑徐思捷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09:04:24
TOP
40#

很好的资源帖,收藏了!
TOP
41#

二上《突然——动植物的乐园》正好需要用到这些资料
TOP
42#

植物世界多精彩,赞
TOP
43#

23.合欢
   【分类】
豆科
合欢属
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特征】落叶乔木,高4—15米,树冠伞形。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4—12对,各有小叶10—30对,小叶长圆形至线形,两侧极偏斜,长6—12毫米,宽1一4毫米。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淡红色。荚果线形,扁平,长9—15厘米,宽1.2—2.5厘米,幼时有毛。花期6—7月,果期9一11月。性状: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 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通常栽植于庭园中或为行道树。
【产地及用途】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各地。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以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等省。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缅甸、印度、伊朗及非洲东部也有分布。生于路旁、林边及山坡上。木材耐水湿,可制作家具;树皮含鞣质,纤维可制人造柏;种子可榨油;树皮及花能药用,有安神、活血、止痛之效;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TOP
44#

24.紫藤
【分类】
豆科 Leguminosae  
紫藤属 Wisteria  
紫藤Wisteria sinensis
【特征】落叶藤本。茎左旋,枝较粗壮,嫩枝被白色柔毛,后秃净;冬芽卵形。奇数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托叶线形,早落;小叶3-6对,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上部小叶较大,基部1对最小,长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钝圆或楔形,或歪斜,嫩叶两面被平伏毛,后秃净;小叶柄长3-4毫米,被柔毛;小托叶刺毛状,长4-5毫米,宿存。总状花序发自去年年短枝的腋芽或顶芽,长15-30厘米,径8-10厘米,花序轴被白色柔毛;苞片披针形,早落;花长2-2.5厘米,芳香;花梗细,长2-3厘米;花萼杯状,长5-6毫米,宽7-8毫米,密被细绢毛,上方2齿甚钝,下方3齿卵状三角形;花冠细绢毛,上方2齿甚钝,下方3齿卵状三角形;花冠紫色,旗瓣 圆形,先端略凹陷,花开后反折,基部有2胼胝体,翼瓣长圆形,基部圆,龙骨瓣较翼瓣短,阔镰形,子房线形,密被绒毛,花柱无毛,上弯,胚珠6-8粒。荚果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5-2厘米,密被绒毛,悬垂枝上不脱落,有种子1-3粒;种子褐色,具光泽,圆形,宽1.5厘米,扁平。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5-8月。
【产地及用途】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具有园林装饰及药用价值。
TOP
45#

25.杜鹃
【分类】
杜鹃花科 Ericaceae
杜鹃属 Rhododendron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特征】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 3 (-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产地及用途】杜鹃花是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900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主产东亚和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不产,有850种,其中我国有530余种,占全世界59%,特别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是世界杜鹃花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喜马拉雅山山脉的不丹、锡金、尼泊尔、缅甸、印度北部,种类也较多,日本、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和高加索仅有少数种类。除作观赏,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花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具有药用价值。
TOP
46#

26.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Merr.
【分类】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杜英属 Elaeocarpus
【特征】乔木,高12 米;嫩枝秃净无毛,多少有棱;干后红褐色;老枝圆柱形,暗褐色。叶纸质或膜质,倒披针形,长8-12 厘米,宽3-4 厘米,先端尖锐,尖头钝,基部变窄而下延,下面干后黄绿色,发绿,下面浅绿色,侧脉7-8对,在下面突起,网脉疏,边缘有小钝齿,叶柄长4-7毫米,无毛,干后变黑色。总状花序生于无叶的去年枝上,长5-10厘米,纤细,花序轴有微毛;花瓣5片,白色,长5-6毫米,先端较宽,基部窄,外面有微毛;雄蕊20-30枚,长3.5毫米,
花丝极短,花药顶端无附属物但有毛丛3;花盘5裂,被毛;核果椭圆形,长1-1.5厘米,内果皮薄骨质,表面有浅沟纹。花期7月。
【产地及用途】产于广东、江西、浙江等地。生于海拔400-750米的常绿林里。
木材是家具、胶合板用材,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TOP
47#

27.杜仲
【分类】
杜仲科 Eucommiaceae
杜仲属 Eucommia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树皮灰褐色,粗糙,内含橡胶,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嫩枝有黄褐色毛,不久变秃净,老枝有明显的皮孔。芽体卵圆形,外面发亮,红褐色,有鳞片6-8片,边缘有微毛。叶椭圆形、卵形或矩圆形,薄革质,长6-15厘米,宽3.5-6.5厘米;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上面暗绿色,初时有褐色柔毛,不久变秃净,老叶略有皱纹,下面淡绿,初时有褐毛,以后仅在脉上有毛;侧脉6-9对,与网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突起;边缘有锯齿;叶柄长1-2厘米,上面有槽,被散生长毛。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花梗长约3毫米,无毛;苞片倒卵状匙形,长6-8毫米,顶端圆形,边缘有睫毛,早落;雄蕊长约1厘米,无毛,花丝长约1毫米,药隔突出,花粉囊细长,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苞片倒卵形,花梗长8毫米,子房无毛,1室,扁而长,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长3-3.5厘米,宽1-1.3厘米,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坚果位于中央,稍突起,子房柄长2-3毫米,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种子扁平,线形,长1.4-1.5厘米,宽3毫米,两端圆形。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产地及用途】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及浙江等省区,现各地广泛栽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于海拔300-500米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里,对土壤的选择并不严格,在瘠薄的红土,或岩石峭壁均能生长。树皮药用,作为强壮剂及降血压,并能医腰膝痛,风湿及习惯性流产等;树皮分泌的硬橡胶供工业原料及绝缘材料,抗酸、碱及化学试剂的腐蚀的性能高,可制造耐酸、碱容量及管道的衬里;种子含油率达27%;木材供建筑及制家具。
TOP
48#

28.井栏边草
【分类】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凤尾蕨属 Pteris
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Poir.
【特征】植株高30-4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1-1.5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鳞片。叶多数,密而簇生,明显二型;不育叶柄长15-25厘米,粗1.5-2毫米,禾秆色或暗褐色而有禾秆色的边,稍有光泽,光滑;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0-40厘米,宽15-20厘米,一回羽状,羽片通常3对,对生,斜向上,无柄,线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6-10毫米,先端渐尖,叶缘有不整齐的尖锯齿并有软骨质的边,下部1-2对通常分叉,有时近羽状,顶生三叉羽片及上部羽片的基部显著下延,在叶轴两侧形成宽3-5毫米的狭翅(翅的下部渐狭);能育叶有较长的柄,羽片4-6对,狭线形,长10-15厘米,宽4-7毫米,仅不育部分具锯齿,余均全缘,基部一对有时近羽状,有长约1厘米的柄,余均无柄,下部2-3对通常2-3叉,上部几对的基部长下延,在叶轴两侧形成宽3-4毫米的翅。主脉两面均隆起,禾秆色,侧脉明显,稀疏,单一或分叉,有时在侧脉间具有或多或少的与侧脉平行的细条纹(脉状异形细胞)。叶干后草质,暗绿色,遍体无毛;叶轴禾秆色,稍有光泽。
【产地及用途】产河北(北戴河)、山东(泰山、崂山、鲁山)、河南(伏牛山、内乡、桐柏、商城)、陕西(秦岭)、四川(奉节、城口、酉阳、重庆、巴县、江安、长宁、峨眉山、乐山、康定)、贵州(思南、松桃,兴仁、望谟、独山、册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生墙壁、井边及石灰岩缝隙或灌丛下,海拔1000米以下。越南、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巴黎植物园。全草入药,味淡,性凉,能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收敛、止血、止痢。
TOP
49#

29.海桐
【分类】
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
海桐花属Pittosporum
海桐Pittosporumtobira (Thunb.) Ait
【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嫩时上下两面有柔毛,以后变秃净,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4厘米,上面深绿色,发亮、干后暗晦无光,先端圆形或钝,常微凹入或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侧脉6-8对,在靠近边缘处相结合,有时因侧脉间的支脉较明显而呈多脉状,网脉稍明显,网眼细小,全缘,干后反卷,叶柄长达2厘米。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梗长1-2厘米;苞片披针形,长4-5毫米;小苞片长2-3毫米,均被褐毛。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萼片卵形,长3-4毫米,被柔毛;花瓣倒披针形,长1-1.2厘米,离生;雄蕊2型,退化雄蕊的花丝长2-3毫米,花药近于不育;正常雄蕊的花丝长5-6毫米,花药长圆形,长2毫米,黄色;子房长卵形,密被柔毛,侧膜胎座3个,胚珠多数,2列着生于胎座中段。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毫米,多少有毛,子房柄长1-2毫米,3片裂开,果片木质,厚1.5毫米,内侧黄褐色,有光泽,具横格;种子多数,长4毫米,多角形,红色,种柄长约2毫米。
【产地及用途】分布于长江以南滨海各省,内地多为栽培供观赏;亦见于日本及朝鲜。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
TOP
50#

30.紫竹
【分类】
禾本科  
刚竹属  
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特征】秆高4~10m,直径2~5cm。初时淡绿色,老杆紫黑色。箨鞘淡棕色,密被粗毛,无斑点;箨耳和繸毛发达,紫色;箨舌中度发达,边缘具极短须毛;箨片三角形至长披针形,上部的展开反转,微皱褶,暗绿色带暗棕色。笋期4月中旬。
【产地及用途】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竹材较坚韧,宜作钓鱼竿、手杖等工艺品及箫、笛、胡琴等乐器用品。笋供食用。
TOP
51#

31.凤尾竹
【分类】
禾本科
簕竹属
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特征】凤尾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凤尾竹属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秆密丛生,矮细但空心;秆高1-3m,径0.5-1.0cm.,具叶小枝下垂,每小枝有叶9-13枚,叶片小型,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3-6.5cm,宽0.4-0.7cm。植株丛生,叶细纤柔,弯曲下垂,宛如凤尾。是灌木型
丛生竹,为孝顺竹的一种变异。它的株型矮小,绿叶细密婆娑,风韵潇洒,好似凤尾。支干纤细,竹竿上端由于枝繁叶茂,干细,加之负担过重,形成向下低垂,状似少女含羞把头低下,默默无言。凤尾竹枝叶纤细,茎略弯曲下垂,状似凤尾,体态潇洒,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配以山石,摆件,很有雅趣。枝秆稠密,纤细而下弯。叶细小,长约3厘米,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羽状。小型丛生竹,竹秆直径间于牙签和筷子之间,叶色浓密成球状,粗生易长,年产竹可达100支。此竹由于富有灵气而被命名为“观音”竹,正所谓山有水则灵,庙旁有观音竹球则有仙气。
【产地及用途】原产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具有观赏价值。
TOP
52#

32.青皮竹
【分类】
禾本科
簕竹属
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var. textilis
【特征】竿高8-10米,直径3-5厘米,尾梢弯垂,下部挺直;节间长40-70厘米,绿色,幼时被白蜡粉,并贴生或疏或密的淡棕色刺毛,以后变为无毛,竿壁薄(2-5毫米);节处平坦,无毛;分枝常自竿中下部第七节至第十一节开始,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央1枝略微较粗长。箨鞘早落;革质,硬而脆,稍有光泽,背面近基部贴生暗棕色刺毛,先端稍向外缘倾斜而呈不对称的宽拱形,箨耳较小,不相等,其末端不外延,边缘具细弱波曲状繸毛,大耳狭长圆形至披针形,稍微向下倾斜,长约1.5厘米,宽4-5毫米,小耳长圆形,不倾斜,其大小约为大耳的一半;箨舌高2毫米,边缘齿裂,或有条裂,被短纤毛;箨片直立,易脱落,卵状狭三角形,其长度约为箨鞘长的2/3或过之,背面近基部处疏生暗棕色刺毛,腹面在脉间被短刺毛或有时近于无毛而粗糙,先端的边缘内卷而成一钻状锐利硬尖头,基部稍作心形收窄,且其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2/3。叶鞘无毛,背部具脊,纵肋隆起;叶耳发达,通常呈镰刀形,边缘具弯曲而呈放射状的繸毛;叶舌极低矮,边缘啮蚀状,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一般长9-17厘米,宽1-2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假小穗单生或数枚乃至多枚簇生于花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稍弯,线状披针形,长3-4.5厘米,宽5-8毫米;先出叶宽卵形,长3毫米,具2脊,脊上无毛;具芽苞片2或3片,宽卵形,长3-4.5毫米,无毛,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小穗含小花5-8朵,顶生小花不孕;小穗轴节间为半圆柱形或扁形,长约4毫米,顶端膨大;颖仅1片,宽卵形,长6毫米,无毛,具21脉,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外稃椭圆形,长11-14毫米,无毛,具25脉,先端亦急尖具短尖头;内稃披针形,长12-14毫米,常稍长于其外稃,具2脊,脊上无毛,脊间10脉,脊外每边各4脉;鳞被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近匙形,长3毫米,后方1片倒卵状椭圆形,长2毫米;花丝细长,花药黄色,长5毫米;子房宽卵球形,直径2毫米,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子房柄,花柱长0.7毫米,被短硬毛,柱头3,长6-7毫米,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
【产地及用途】产广东和广西,现西南、华中、华东各地均有引种栽培,常栽培于低海拔地的河边、村落附近。模式标本采自广西苍梧。竹竿密集,枝稠叶茂,绿荫成趣,庭院、公园、家前屋后均可成片栽植,是珠江流域主要的绿化竹种。青皮竹秆通直,干后不易开裂,节平而疏,纤维坚韧,为优质篾用竹种之一,宜编织农具,工艺品和各种竹器等,整秆可用于建筑搭棚、围篱、支柱、家具或造纸等。青皮竹制成的竹椅、竹席、竹篮、竹沙发和竹茶几,尤其是玲珑致密的飞碟都是推销国内外市场的热门货。青皮竹食用笋类有鲜笋、笋干和笋罐头等,滋味鲜美,肉质脆嫩,风味独特,是传统蔬菜之一。
TOP
53#

33.枫杨
【分类】
胡桃科 Juglandaceae
枫杨属 Pterocarya
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特征】叶多为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长8-16厘米(稀达25厘米),叶柄长2-5厘米,叶轴具翅至翅不甚发达,与叶柄一样被有疏或密的短毛;小叶10-16枚(稀6-25枚),无小叶柄,对生或稀近对生,长椭圆形一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8-12厘米,宽2-3厘米,顶端常钝圆或稀急尖,基部歪斜,上方1侧楔形至阔楔形,下方1侧圆形,边缘有向内弯的细锯齿,上面被有细小的浅色疣状凸起,沿中脉及侧脉被有极短的星芒状毛,下面幼时被有散生的短柔毛,成长后脱落而仅留有极稀疏的腺体及侧脉腋内留有1丛星芒状毛。雄性葇荑花序长约6-10厘米,单独生于上一年生枝条上叶痕腋内,花序轴常有稀疏的星芒状毛。雄花常具1(稀2或3)枚发育的花被片,雄蕊5-12枚。雌性葇荑花序顶生,长约10-15厘米,花序轴密被星芒状毛及单毛,下端不生花的部分长达3厘米,具2枚长达5毫米的不孕性苞片。雌花几乎无梗,苞片及小苞片基部常有细小的星芒状毛,并密被腺体。果序长20-45厘米,果序轴常被有宿存的毛。果实长椭圆形,长约6-7毫米,基部常有宿存的星芒状毛;果翅狭,条形或阔条形,固又称苍蝇树,长12-20毫米,宽3-6毫米,具近于平行的脉。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产地及用途】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最为常见;朝鲜半岛亦有分布,培育繁殖基地在江苏,浙江,山东,湖南等。具有园林观赏和药用价值。
TOP
54#

34.胡颓子
【分类】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胡颓子属 Elaeagnus
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特征】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侧脉7-9对,与中脉开展成50-60度的角,近边缘分叉而互相连接,上面显著凸起,下面不甚明显,网状脉在上面明显,下面不清晰;叶柄深褐色,长5-8毫米。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密被鳞片,1-3花生于叶腋锈色短小枝上;花梗长3-5毫米;萼筒圆筒形或漏斗状圆筒形,长5-7毫米,在子房上骤收缩,裂片三角形或矩圆状三角形,长3毫米,顶端渐尖,内面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雄蕊的花丝极短,花药矩圆形,长1.5毫米;花柱直立,无毛,上端微弯曲,超过雄蕊。果实椭圆形,长12-14毫米,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果梗长4-6毫米。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
【产地及用途】产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或路旁。日本也有分布。种子、叶和根可入药。种子可止泻,叶治肺虚短气,根治吐血及煎汤洗疮疥有一定疗效。果实味甜,可生食,也可酿酒和熬搪。茎皮纤维可造纸和人造纤维板。
TOP
55#

35.溲疏
【分类】
虎耳草科
溲疏属  
溲疏Deutzia scabra Thunb.
    【特征】落叶灌木,高达3米。树皮成薄片状剥落,小枝中空,红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枝光滑。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顶端尖,基部稍圆,边缘有小齿,两面均有星状毛,粗糙。直立圆锥花序,花白色或带粉红色斑点;萼杯状,裂片三角形,早落,花瓣长圆形,外面有星状毛;花丝顶端有2长齿;花柱3。蒴果近球形,顶端扁平。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产地及用途】原产长江流域各省,江苏南部山坡有野生,朝鲜亦产。多见于山谷、道路岩缝及丘陵低山灌丛中。药用价值,溲疏根、叶、果均可药用。民间用作退热药,有毒,慎用。园林用途,溲疏初夏白花繁密,素雅,常丛植草坪一角、建筑旁、林缘配山石;若与花期稍蟓的山梅花配置,则次第开花,可延长树丛的观花期。宜丛植于草坪、路边、山坡及林缘,也可作花篱及岩石园种植材料。花枝可供瓶插观赏。
TOP
56#

20.紫藤

【分类】
豆科
紫藤属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Sims) Sweet
【特征】落叶木质藤木;茎皮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13枚;托叶线状披针形;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1厘米,宽2-5厘米;幼时两面被柔毛,后渐脱落,仅中脉被柔毛;小叶柄密被短柔毛;小托叶针刺状。总状花序生于去年生枝顶端,下垂,花密集;总花梗及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梗被短柔毛;花萼宽钟状,被疏柔毛;花冠紫色或深紫色;旗瓣近圆形,有短柄。荚果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扁平,密被灰黄色绒毛;有1-3(-5)粒种子,成熟时开裂。种子灰褐色,扁圆形,种皮有花纹。花期4-5月,果期4-5月。
【产地及用途】产全省各地。生于向阳山坡、沟谷、旷地、灌草丛中或疏林下。我国北自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广西均有野生或栽培。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制绳索或造纸;根、茎皮及花入药;种子有防腐作用;常作庭园栽培树种,供观赏。
TOP
57#

21.龙爪槐
【分类】豆科Leguminosae
槐属Sophora  龙
爪槐(变种)Sophora japonica'Pendula'
【特征】属于多年生乔木,小枝柔软下垂,树冠如伞,状态优美,枝条构成盘状,上部蟠曲如龙,老树奇特苍古。树势较弱,主侧枝差异性不明显,大枝弯曲扭转,小枝下垂,冠层可达50--70cm厚,层内小枝易干枯。枝条柔软下垂,其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用国槐作砧木,嫁接繁殖,砧木高2-2.5米,胸径4-5厘米, 定干后嫁接,二年成苗
【产地及用途】沈阳以南、广州以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以江南一带较多。在宋时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中叶从日本传到欧洲,以后从欧洲传到美洲。河北、北京、山东随处可见。龙爪槐观赏价值很高,自古以来,多对称栽植于庙宇,所堂等建筑物两侧,以点缀庭园。叶、花供观赏,其姿态优美,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宜孤植、对植、列植。 龙爪槐寿命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观赏价值高,故目前园林绿化土应用较多,常作为门庭及道旁树;或作庭荫树;或置于草坪中作观赏树。节日期间, 若在树上配挂彩灯,则更显得富丽堂皇。若采用矮干盆栽观赏,使人感觉柔和潇洒。开花季节,米黄花序布满枝头,似黄伞蔽目,则更加美丽可爱。
TOP
58#

22.刺槐

【分类】
豆科 Leguminosae  
刺槐属 Robinia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特征】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时有棱脊,微被毛,后无毛;具托叶刺,长达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状复叶长10-25(-40)厘米;叶轴上面具沟槽;小叶2-12对,常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圆,微凹,具小尖头,基部圆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柄长1-3毫米;小托叶针芒状,总状花序花序腋生,长10-20厘米,下垂,花多数,芳香;苞片早落;花梗长7-8毫米;花萼斜钟状,长7-9毫米,萼齿5,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密被柔毛;花冠白色,各瓣均具瓣柄,旗瓣近圆形,长16毫米,宽约19毫米,先端凹缺,基部圆,反折,内有黄斑,翼瓣斜倒卵形,与旗瓣几等长,长约16毫米,基部一侧具圆耳,龙骨瓣镰状,三角形,与翼瓣等长或稍短,前缘合生,先端钝尖;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分离;子房线形,长约1.2厘米,无毛,柄长2-3毫米,花柱钻形,长约8毫米,上弯,顶端具毛,柱头顶生。荚果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线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1-1.3 (-1.7)厘米,扁平,先端上弯,具尖头,果颈短,沿腹缝线具狭翅;花萼宿存,有种子2-15粒;种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泽,有时具斑纹,近肾形,长5-6毫米,宽约3毫米,种脐圆形,偏于一端。花期4-6月,果期8-9月。
【产地及用途】原产美国东部,17世纪传入欧洲及非洲。我国于18世纪末从欧洲引入青岛栽培,现全国各地广泛栽植。本种根系浅而发达,易风倒,适应性强,为优良固沙保土树种。华北平原的黄淮流域有较多的成片造林,其他地区多为四旁绿色和玲星栽植,习见为行道树。材质硬重,抗腐耐磨,宜作枕木、车辆、建筑、矿柱等多种用材;生长快,萌芽力强,是速生薪炭林树种;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TOP
59#

好资料,下次带孩子们去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时,可以说得上来了
TOP
60#

谢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