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王丽琴专帖(五年级) [复制链接]

31#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一课一思
一、重难点
重点:制作一个潜望镜。
难点:明白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二、设计思路
(一)聚焦:
1.复习:什么是反射?反射的规律是什么?
2.导入:反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引出潜望镜。
(二)探索
1.猜想:在黑板上画一个潜望镜,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看到水面上的物体,有什么办法?
学生猜想:用镜子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验证猜想:利用科学学具袋子中的器材,制作一
王丽琴 发表于 2022/10/28 10:27:50
画光路图可能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去教授
TOP
32#

回复 29楼王丽琴的帖子

有的,但是在作业本中对这个的要求又不是很明确,如果要学生掌握这个也很难
TOP
33#

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表面》一课一思
一、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主要的地形及其特点;知道不同地貌形成的原因。
2.难点:区别不同的地形。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导入:观察篮球的表面是什么样的?引出地球的表面呢?(地球表面凹凸不平)
(二)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说一说有什么特点。(世界地形种类多样,海洋占大部分)
2.观察中国地形图,说一说有什么特点。(中国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5种;西高东低,西面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面以丘陵平原为主)
3.观察和对比各种地形的特点。(①高原:海拔高,地势开阔;②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③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④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⑤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地势低)
4.画一画物种地形的示意图,做一做模型。
5.了解各种地貌及特点,猜想形成的原因。(①弯曲的岩层:地震形成;②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③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④黄土高原上的沟壑:说的侵蚀作用;⑤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水流的作用)
(三)研讨
1.总结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一些。(风的作用、水的作用、地震、火山喷发)
2.巩固:主要地形及其特点。
三、亮点
1.板书用表格的形式归纳5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和示意图,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
2.用橡皮泥做一做地形的模型,使学生更加直观记忆地形的种类和特点。、
3.在巩固阶段出示地形图片,让学生抢答,效果良好,气氛热烈。
四、改进
1.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的数量不够,导致观察的时间不够,没有全部学生都能感受到。
2.对于地形图中的高度表的解释时间过多,但还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听懂。
3.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很简单,但是地貌的名称不太容易记忆,强调只要看懂图就可以。
TOP
34#

第二单元第2课《地球的结构》一课一思
一、重难点
1.重点:知道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知道地壳的岩石组成(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知道地壳是不断在运动的。
2.难点:用橡皮泥做地球结构的模型;分清地壳岩石的组成的代表物(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变质岩:大理石、板岩;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地球表面的特点,中国地形的特点,主要的五种地形及特点
2.导入:我们上节课知道了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是因为火山喷发,地球内部的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怎样导致火山喷发的呢?
(二)探索
1.认识地球的结构:出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认识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
2.地壳的组成。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形成,包括: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变质岩:岩浆岩在自然外力的作用下逐渐变质,形成变质岩,包括:大理石、板岩。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风化沉积后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层中有大量的矿物和石油。包括砾岩、砂岩、页岩。
3.地壳的运动。地壳漂浮于岩浆之上,是时刻在运动的,会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
4.用红黄蓝橡皮泥做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再从中间切开,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三)研讨
1.地球内部的结构包括哪些: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
2.组成地壳的岩石类型: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3.地球的地壳是不断运动的。
三、亮点
1.课的过程比较流畅,知识点清晰
2.采用抢答的方法,让学生记忆三种岩石下的代表岩石有哪些。
四、改进
1.部分学生没有带橡皮泥,没有实际感受地球的结构,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厚薄程度。
TOP
35#

2022年11月10日 第二次网络研讨心得
1.低段教学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小游戏,引发学生兴趣。
2.利用希沃白板制作思维导图等,进行知识归纳。
3.对于低段的学生可以用画图记录观察结果,画图可以提升思维。
4.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改进实验器材,使现象更明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改造实验器材。
5.项目化学习: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技术学习:研究常用的办公软件,怎么样更便捷。
TOP
36#

2022年11月12日,带数字华容道学生去比赛。今年的成绩比去年有很大进步。数字华容道是锻炼思维、手眼协调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游戏。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玩耍,对动手能力很有帮助。
TOP
37#

【课后反思】讲地壳的组成时,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书本上顺序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按照发展形成的顺序进行调换,一步步演化,更容易记忆)
岩浆岩: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形成,包括: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变质岩:岩浆岩在自然外力的作用下逐渐变质,形成变质岩,包括:大理石、板岩。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风化沉积后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层中有大量的矿物和石油。包括砾岩、砂岩、页岩。
TOP
38#

【作业反思】在讲地球的结构这一课,画地球模型时有学生搞不清楚地球三部分结构的厚度,除了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自己动手实践做一做模型很有必要,画的模型再涂上不同的颜色。
TOP
39#

第二单元第2课《地球的结构》一课一思
一、重难点
1.重点:知道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知道地壳的岩石组成(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知道地壳是不断在运动的。
2.难点:用橡皮泥做地球结构的模型;分清地壳岩石的组成的代表物(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变质岩:大理石、板岩;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地球表面的特点,中国地形的特点,主要的五种地形及特点
王丽琴 发表于 2022/11/11 7:51:39
学生之前提问为什么地壳在最外面也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TOP
40#

2022年11月12日,带数字华容道学生去比赛。今年的成绩比去年有很大进步。数字华容道是锻炼思维、手眼协调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游戏。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玩耍,对动手能力很有帮助。
王丽琴 发表于 2022/11/14 7:41:07
数字华容道,魔方只要有一个学生带到教室里来,就很容易风靡开来
TOP
41#

【作业反思】在讲地球的结构这一课,画地球模型时有学生搞不清楚地球三部分结构的厚度,除了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自己动手实践做一做模型很有必要,画的模型再涂上不同的颜色。
王丽琴 发表于 2022/11/14 7:46:40
厚度的比例关系,让学生做过印象会更加深刻
TOP
42#

回复 39楼王家东的帖子

啊,教材没有说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呀,地壳是地球的其中一个结构。
TOP
43#

第二单元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课一思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地壳板块的挤压碰撞和断裂。模拟地震实验。
2.难点:设计模拟实验,画出示意图。知道地震产生是地球内部的能量集中释放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地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地壳的岩石有哪些种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2.导入:图片(断裂的路面等),提问:这是什么导致的(地震)。
3.提问:学习了之前的知识,你猜想一下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二)探索
1.观看视频。说一说地震产生的原因。(板块的碰撞挤压和断裂分离形成地震)
2.模拟实验。用泥块、塑料盒等材料设计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并操作。(泥块代表地壳岩层,两半塑料盒子代表板块)
3.说一说地震产生的过程并画出示意图。
4.地震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5.地震时如何自救?
(三)研讨
1.巩固: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巩固:地震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三、亮点
1.利用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地震发生的过程。
2.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模拟地震过程,深入了解地震的成因。
3.模拟实验后记录实验现象并画出示意图。
四、改进
1.学生实验器材没有带齐,只能分组实验。
2.地震对我们的影响及如何自救环节,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然后进行总结即可。
TOP
44#

第二单元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一课一思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探究成因;知道火山喷发对地貌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
2.难点:猜想火山喷发的原因,合理设计模拟实验并验证猜想。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地震的成因及对地貌的影响;自救的方法。
2.导入: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说一说火山喷发对地貌的影响(长白山天池、叙尔特赛火山岛)。
3.提问:火山喷发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探究
1.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思考火山喷发有哪些条件?(高温高压、地壳薄弱处、活动的岩浆)
2.猜想:火山是怎么喷发的?
3.利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材料设计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并说一说实验过程。
4.分小组实验操作并记录现象。
5.交流实验现象和总结火山喷发的成因。(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伴随着大量气泡从地壳的薄弱处喷涌而出)
6.提问: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好处、坏处)
(三)研讨
1.巩固:火山喷发的成因;火山喷发对地貌的影响有哪些。
2.巩固:火山喷发的作用(好处、坏处)
3.课外实验:你还能利用哪些材料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请在课外完成。
三、亮点
1.利用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过程。
2.先猜想再自己设计实验并操作,有一个思维的过程。
四、改进
1.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时间太久,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上完。
2.因为实验器材有限,安排4-5个人一组,为保证实验有序安全进行,协调好小组长进行主要操作,其他学生做辅助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TOP
45#

火山喷发的实验很难做成功,你有实验改进吗
TOP
46#

回复 45楼临海虞美莲的帖子

是的,很难。土豆泥中要加入适量的水,番茄酱也要稀释。关键是土豆泥捏的时候的形状,一定要下面中空的面积大一点,不能只是一条直道,还有就是密封性。实验效果不太明显,后期打算用红墨水和食用油进行示范实验。
TOP
47#

回复 45楼临海虞美莲的帖子

是的,很难。土豆泥中要加入适量的水,番茄酱也要稀释。关键是土豆泥捏的时候的形状,一定要下面中空的面积大一点,不能只是一条直道,还有就是密封性
王丽琴 发表于 2022/11/16 8:00:17
红墨水和食用油怎么操作呢?因为要提供高温高压的状态。
TOP
48#

【课后反思】讲地壳的组成时,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书本上顺序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按照发展形成的顺序进行调换,一步步演化,更容易记忆)
岩浆岩: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形成,包括: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变质岩:岩浆岩在自然外力的作用下逐渐变质,形成变质岩,包括:大理石、板岩。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风化沉积后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层中有大量的矿物和石油。包括砾岩、砂岩、页
王丽琴 发表于 2022/11/14 7:43:59 这几种岩石有什么好的方法记忆呢?我自己都不太记得住
TOP
49#

回复 47楼陆国萍的帖子

就是作业本的最后一题呀,用泡腾片。只要看到水往油层走就行了,不过这个材料用的油太多,只能做演示实验。
TOP
50#

回复 48楼陆国萍的帖子

嘿嘿,我有个秘诀。基本上学生都记住了。岩浆岩中的代表岩石:悬(玄)浮花;变质岩:大脚板;沉积岩:丽(砾)莎(砂)叶(页)。贼好记!!
TOP
51#

第二单元第5课《风的作用》一课一思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砂纸打磨岩石”的模拟实验来探究风对地表岩石的影响。知道风对地貌的作用和影响。(风蚀型地貌、堆积型地貌)
2.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火山喷发的成因。(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伴随着大量的气泡从地壳较薄弱处喷涌而出。)火山喷发的作用(好处、坏处)
2.导入:风蚀拱门的图片。我们已经知道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对地表的影响,那么风对地表有哪些影响呢?风对地表的影响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探究
1.做模拟实验:风卷起沙子对地表岩石的影响。
2.记录打磨前后的实验现象并交流。
3.风对地表岩石的影响:风卷起的沙子不断摩擦岩石,使岩石变得光滑且产生水平方向的纹理。
4.根据实验结果解释风蚀拱门、戈壁、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沙漠等的形成过程。
5.总结风是怎么样改变地表的。(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6.风的作用形成的地貌:①风蚀型地貌(戈壁、风蚀拱门、风蚀蘑菇、雅丹地貌)。②堆积型地貌(沙漠)。
7.风的作用是缓慢的。
三、亮点
1.模拟实验比较简单,做到人人实验。
2.实验过程有操作、有观察、有记录、有交流。
四、改进
1.模拟实验强调同一方向进行打磨。
2.要鼓励学生对风作用形成的地貌进行解释。
TOP
52#

第二单元第6课《水的作用》一课一思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降雨、河流)探究降雨和河流对地表的影响。
2.教学难点:能解释沙洲、三角洲、河湾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风是怎样作用于地表岩石改变地形地貌的?(风卷起的沙子摩擦岩石形成凹坑)说出模拟风影响岩石表面的实验步骤和现象。(第一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第二步:用砂纸同一方向打磨岩石表面。第三步: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岩石表面变得比较光滑,且出现了水平纹理。)
2.图片导入: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地表的因素有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请大家看这两种图片。(水的作用)
3.提问:水是怎么影响地表的?本节课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降雨对地表的影响;河流对地表的影响。
(二)探究
1.模拟实验:降雨对地表的影响。(演示实验)
①器材:塑料盒子、自制洒水壶、泥土、彩色沙子
②设计实验:学生说一说怎么设计实验
③进行演示实验:抽1-2个小组进行实验,在投影仪下观察。
④观察现象并记录在作业本中,画上示意图。(小山丘变矮了,出现了很多小沟,部分沙子和泥土被冲到了比较平坦的地方。)
⑤交流。
⑥总结:降雨对土壤有侵蚀作用。雨落到土壤上就开始了侵蚀作用,会造成水土流失。
2.模拟实验:河流对地表的影响。(演示实验)
①器材:泡沫盒子、有孔的水杯、水瓶、泥土
②设计实验:学生说一说怎么设计实验
③进行演示实验:抽1小组进行实验,在投影仪下观察。
④观察现象并记录在作业本空白处中,画上示意图。(河床变宽变深了,河床上的泥土和沙子被冲刷到了底部平坦的地方并由堆积的现象)
⑤交流。
⑥总结:河流对地表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三)研讨
1.解释沙洲、三角洲、河湾形成的原因。
三、亮点
1.实验现象用示意图+文字表示,更直观记忆更深刻。
四、改进
1.演示实验用投影仪只有一个角度不是很方便,用希沃助手中的手机投屏功能,能很好地展现各种角度。
TOP
53#

回复 51楼王丽琴的帖子

风的三个作用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推测得出结论
TOP
54#

第二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一课一思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知道植被能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2.教学难点: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有无植被为不同条件,相同的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的地形为相同条件)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降雨和河流对地表的影响。(降雨对土壤的侵蚀作用以及形成的地貌有黄土高坡的沟壑,河流对土壤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以及形成的地貌有黄河第一湾、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2.导入:我们知道降雨对土壤有侵蚀作用,如果我们在突然上加入植被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二)探索
1.模拟实验: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2.准备实验器材: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无植被覆盖的小山丘、两个自制洒水壶、两个铁架台、两个塑料盒子。
3.实验思路: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设计实验来达到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这个目的。
4.实验操作:演示实验。抽取1个小组进行演示实验。并用手机投屏的方式全班进行观察。
5.记录实验现象。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顶部没有明显坍塌,雨水带走的土壤较少,流下的水比较清澈;没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顶部有明显坍塌,雨水带走的土壤较多,流下的水比较浑浊。
6.讨论交流。
7.总结:植被能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原因是植被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叶子能阻挡雨水的冲击。
8.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怎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延申实验:影响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的因素还有哪些?
1.提出猜想:小山丘的坡度、雨水的大小、降雨的高度等。
2.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
3.实验操作,并记录现象。
4.交流
5.总结:坡度越大雨水对土壤的侵蚀越明显;雨水量越大土壤侵蚀越明显;降雨高度越高侵蚀越明显。
三、亮点
1.将这一课时中的复习梳理本单元知识点的内容放到下一课时中,本课时以探索实验为主。
2.添加延伸实验,让学生探究影响雨水对土壤侵蚀作用的其他因素。
四、改进
1.延伸实验土壤带得不够多,特别是不同坡度的时候,不用再重新堆高,可以将盒子用书本垫起来。
2.延伸实验用的时间比较多,导致没有很好的总结交流,下次课再进行总结交流。
TOP
55#

第二单元复习
地球表面的变化:
一、地球的表面的地形地貌
1.地球表面的特点:表面凹凸不平,海洋多陆地少。
2.中国地形图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3.常见的地形及特点并画出示意图:高原(海拔高地势开阔)、平原(地势低宽广平坦)、山地(地势高蜿蜒起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
二、地球的结构
1.从内到外:地核(最厚)、地幔、地壳(最薄)。
2.组成地壳的岩石: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变质岩(大理石、板岩)、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
3.地壳和地球内部是不断在运动的。
三、影响地形地貌的因素
(一)内力作用
1.地震
①模拟地震实验:装泥土的两半小盒子快速拉开(地球表面岩石发生断裂)、快速挤压(地区表面岩石鼓起弯曲)。
②地震产生的原因: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导致表面的岩石(地壳)快速地发生断裂和挤压。
③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影响: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道路扭曲断裂等。
④地震时怎么自救:跑到空旷的地方;在室内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
2.火山喷发
①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用土豆泥(代表地壳)、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高温高压)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先把土豆泥放在铁盒子里,做成小山丘的形状,把中间和底部镂空。
          再把稀释后的番茄酱放入小孔中,用土豆泥做一个薄片改到小孔上方密封。
          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土豆泥表面开始震动;土豆泥表面破裂,番茄酱喷涌而出,出现热气;出现大量气泡,并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
②火山喷发的成因: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伴随着大量气泡从地壳的薄弱处奔涌而出。
③火山喷发改变的地形地貌:长白山天池、叙尔特赛火山岛等
④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
坏处:破环周围环境、污染大气、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好处:火山灰是很好的肥料、火山岩石是建筑材料、火山地热是清洁能源。
(二)外力作用
1.风的作用
①模拟实验:用砂纸(代表风卷起的沙子)同一方向摩擦(风的侵蚀)岩石表面(地球表面的岩石)。
②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变得比较光滑,且产生了水平纹理。
③风蚀的原理:风卷起的沙子与岩石表面接触产生摩擦,日积月累形成凹坑。
④风蚀形成的地貌:敦煌的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拱门(风蚀作用形成)、戈壁(搬运形成)、沙漠(堆积形成)等。
⑤风的作用:风蚀、搬运堆积。
⑥风蚀型地貌:敦煌的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拱门、戈壁;堆积型地貌:沙漠。
⑦风的作用与地震火山喷发的不用:缓慢进行的、日积月累的。
2.水的作用
(1)降雨
①模拟实验:用自制洒水器(模拟降雨)洒在土壤堆成的小山丘(模拟地表土壤)上,观察现象。
②实验现象:小山丘的顶部凹陷,小山丘表面出现许多小水沟,部分泥沙被冲到了较平坦的地方。
③实验结论:降雨对土壤有侵蚀作用。雨点落到地面就是侵蚀的开始,会造成水土流失改变地形地貌。
④降雨形成的地貌:黄土高坡的沟壑
(2)河流
①模拟实验:用打孔的杯子做水源,埋在有坡度的土壤中,并挖一条深1厘米左右的河道,往杯子中倒水,观察现象。
②实验现象:河道变深变宽,大量泥沙被冲击到了下游,并沉积下来。
③实验结论:河流对地表有侵蚀、沉积作用。
④解释:河湾的形成(外道流速快冲走泥沙,内道流速慢泥沙沉积)、沙洲的形成(上游流速快冲走泥沙,下游流速慢泥沙沉积)
⑤河流改变的地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
(3)延申实验:植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
①什么是控制变量实验:控制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本实验有无植被不同,降雨高度、降雨量、小山丘地形坡度相同)
②模拟实验:用同一高度的降雨器模仿降雨,分别落到无植被覆盖的土壤、有植被覆盖的土壤上,观察实验现象。
③实验现象:无植被覆盖的土壤被冲走的泥沙较多,产生许多小水沟,水流较混浊。侵蚀比较严重)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被冲走的泥沙较少,水流比较清澈(侵蚀现象不明显)
④实验结论:植被能减少雨水的侵蚀作用。因为植被的根部能固定土壤,叶子能挡住雨水的冲击。
⑤拓展探究实验:影响侵蚀作用的其他因素有哪些?(降雨量、土壤坡度、降雨高度)
TOP
56#

好详细的单元知识梳理,用心之作。
TOP
57#

回复 56楼欣然的帖子

打了一节课
TOP
58#

第二单元第5课《风的作用》一课一思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砂纸打磨岩石”的模拟实验来探究风对地表岩石的影响。知道风对地貌的作用和影响。(风蚀型地貌、堆积型地貌)
2.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
1.复习:火山喷发的成因。(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伴随着大量的气泡从地壳较薄弱处喷涌而出。)火山喷发的作用(好处、坏处)
2.导入:风蚀
王丽琴 发表于 2022/11/18 8:39:57
模拟风的侵蚀时,教材要求沿一个方向打磨,而现实生活中风的方向不是这样的吧。
TOP
59#

一节好课,体验更深。
TOP
60#

回复 58楼高大的帖子

我是这么理解的:同一时间不可能存在两个方向的风,所以模拟一种风向的侵蚀作为代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