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吴寅菲专帖(三、四年级) [复制链接]

1#

一、行动座右铭

新学期,新启航。


开启2022学年行动研修模式……


二、学年发展目标

1.勤于思考,争取有一份思考成果。

2.精于业务,争取对科学有专业成长。

3.站稳讲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三.主要行动措施

1.多看专业书籍。

2.浏览专帖。

最后编辑吴寅菲 最后编辑于 2022-09-08 15:49:52
分享 转发
TOP
2#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吴寅菲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XX分



(一)参加活动共得X分(详见3#)

1.网络研修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2.线上活动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3.现场活动得X分。

(二)教学研究共得130分

1.撰写文章得X分(详见4#)

2.上课讲座得X分(详见5#)

3.技能竞赛得X分(详见6#)

4.辅导学生得X分(详见7#)

5.课题研究得90分(详见8#)

6.课程建设得X分(详见9#)

(三)团队建设共得X分

1.出谋划策得X分(详见12#)

2.组织活动得X分(详见13#)

3.项目管理得X分(详见14#)
最后编辑吴寅菲 最后编辑于 2022-09-08 15:50:35
TOP
3#

(一)参加活动共得XX分


1.网络研修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得分标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交流研讨,主动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得20分。



2.线上活动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得分标准】实时参加各级各类线上网络教研活动1次得3分,积极参与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录播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



3.现场活动得X分

【得分标准】全程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1次得5分,现场参与交流互动再得5分,网络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视频录像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

【得分内容】

(1)
TOP
4#

教学研究——1.撰写文章得40分

【得分标准】主动思考,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报道撰写得10分,撰写案例、论文得20分。经区级媒体以上推送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1)20220922《实验调研测评的现状剖析及思考——以上虞区小学科学三年实验调研测评工作为例》在绍兴市2021年教研员调研报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贰等奖得40分,详见: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8207-11.aspx###第109楼)。

TOP
5#

教学研究——2.上课讲座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开课、讲座等任务乡镇校级得10分,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


得分内容】

(1)

TOP
6#

教学研究——3.技能竞赛得X分

得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项目建设、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1)

TOP
7#

教学研究——4.辅导师生得X分

得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得分内容

(1)

TOP
8#

教学研究——5.课题研究得90分

得分标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1)

TOP
9#

(二)教学研究——6.课程建设得X分

【得分标准】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得分内容】

(1)
TOP
10#

(三)团队建设——1.出谋划策得20分

【得分标准】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


【得分内容】


(1)
TOP
11#

2022.9.18 三上《水结冰了》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入手,提出问题:给水一直降温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由此引出水结冰。
2、新课讲述: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述实验操作流程及实验中需要观察的相关内容→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小组汇报记录结果
3、知识小结:a.水在0℃会结冰,这个过程称为凝固  b.碎冰中撒盐是为了创造一个低温环境  c.水、冰特点总结,完成维恩图
4、拓展延伸:水结冰这一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利弊。
TOP
12#

教学反思:
1、在详细讲述了实验操作流程之后,可以请一位学生来为大家演示到底该如何操作,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听课效率、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印象,使其实验时不易出错。
2、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要明确指出,如关注试管内水在结冰前后高度的变化;碎冰中加盐后有什么作用,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其进行检测。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有趣的现象,如盛放碎冰的烧杯外侧有冰出现。
3、在学生实验时下发记录单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观测,对于温度的变化,要引导学生间隔一定的时间去观察和记录,从而帮助学生发现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和规律。
TOP
13#

三上《水结冰了》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热量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而且很难理解。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掌握具体知识,如身体可以感知的冷热变化,而像热量这种抽象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该课中,学生能够通过温度计测量碎冰温度处于零下,很低,从而得出食盐能够给试管内水结冰创造一个更冷的温度,我认为就已经很好了,这边慢慢帮助学生在接触和建构热量变化的知识内容。
TOP
14#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维恩图的制作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说出水的特点、冰的特点,但是整合在一张维恩图上便又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将学生所说水的特点写于左侧黑板,冰的特点写于右侧黑板,然后寻找出共同特点将其圈出,这样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绘制出维恩图。
TOP
15#

四上第一课《听听声音》中讲到描述声音的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
对于高、低和强、弱这两组描述声音的词,学生很难区分该如何运用。
TOP
16#

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区别在于声音的响度,通常会用声音大还是声音小来形容声音的响度。比如说话声大就听的更清楚,说话声音小就听不清楚。而声音的高低代表的是声音的音调,通常是也能够高和低来形容。比如一首歌里的高音代表的是声音的音调,通常是用高和低来形容。比如一首歌里的高音和低音形容的就是声音的音调。
TOP
17#

声音的强弱作为声音的响度是用响度振幅来衡量的,其单位是分贝。如果振幅越大,即分贝越大,那么该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即音量越大。而声音的高低作为声音的音调是用频率来衡量的,其单位是赫兹。如果频率越高,那么该声音的音调也就越高。
TOP
18#

四上第一课《听听声音》中讲到描述声音的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
对于高、低和强、弱这两组描述声音的词,学生很难区分该如何运用。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19:53:19
对于很难区分这两组描述词汇的学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问题通过后续课程《声音的强与弱》、《声音的高与低》的学习来解决
TOP
19#

教学反思:
1、在详细讲述了实验操作流程之后,可以请一位学生来为大家演示到底该如何操作,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听课效率、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印象,使其实验时不易出错。
2、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要明确指出,如关注试管内水在结冰前后高度的变化;碎冰中加盐后有什么作用,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其进行检测。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有趣的现象,如盛放碎冰的烧杯外侧有冰出现。
3、在学生实验时下发记录单帮助学生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19:35:41
4、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在使用温度计测温时,部分学生会将温度计深入试管底部,此时温度计中感知温度变化的液泡变化与试管底部接触,那么此时测得的温度会更加倾向于外部加盐碎冰的温度,使测得的温度偏低。
TOP
20#

2022.9.18 三上《水结冰了》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入手,提出问题:给水一直降温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由此引出水结冰。
2、新课讲述: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述实验操作流程及实验中需要观察的相关内容→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小组汇报记录结果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19:26:58
在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述过程中,要强调学生放食盐的时候要全部放在碎冰中,且不够多,同时不能将食盐倒入试管中,会影响实验结果。
TOP
21#

教学反思:
1、在详细讲述了实验操作流程之后,可以请一位学生来为大家演示到底该如何操作,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听课效率、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印象,使其实验时不易出错。
2、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要明确指出,如关注试管内水在结冰前后高度的变化;碎冰中加盐后有什么作用,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其进行检测。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有趣的现象,如盛放碎冰的烧杯外侧有冰出现。
3、在学生实验时下发记录单帮助学生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19:35:41
很实在的教学反思,都是课堂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TOP
22#

三上《水结冰了》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热量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而且很难理解。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掌握具体知识,如身体可以感知的冷热变化,而像热量这种抽象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该课中,学生能够通过温度计测量碎冰温度处于零下,很低,从而得出食盐能够给试管内水结冰创造一个更冷的温度,我认为就已经很好了,这边慢慢帮助学生在接触和建构热量变化的知识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19:40:25
说得在理,因为“热量”转移学生不可见,较抽象!
TOP
23#

吴老师的反思写的好认真啊
TOP
24#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维恩图的制作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说出水的特点、冰的特点,但是整合在一张维恩图上便又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将学生所说水的特点写于左侧黑板,冰的特点写于右侧黑板,然后寻找出共同特点将其圈出,这样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绘制出维恩图。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19:45:50
从扶到放,循序渐进,为用心的寅菲点赞
TOP
25#

四上第一课《听听声音》中讲到描述声音的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
对于高、低和强、弱这两组描述声音的词,学生很难区分该如何运用。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19:53:19
分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是这一单元中的难点!
TOP
26#

[quote]教学反思:
1、在详细讲述了实验操作流程之后,可以请一位学生来为大家演示到底该如何操作,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听课效率、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印象,使其实验时不易出错。
2、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要明确指出,如关注试管内水在结冰前后高度的变化;碎冰中加盐后有什么作用,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其进行检测。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有趣的现象,如盛放碎冰的烧杯外侧有冰出现。
3、在学生实验
吴寅菲 发表于 2022/9/18 20:08:36
专业,第4点分析得很赞
TOP
27#

2022.9.24 三上《水沸腾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活动,知道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体积会变大。
2.通过交流、分析、概括等方法,知道水沸腾与水蒸发两种现象的异同。
3.能够正确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用口述、图文结合、数据等方式表达水加热过程、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水加热和沸腾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难点:水沸腾现象的实验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揭示课题。一直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可以回答出:水会沸腾。
2.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
预测:水加热沸腾时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学生思考并做简单记录。
实验操作:a)实验仪器的介绍:详细介绍实验仪器的名称及其作用。b)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c)酒精灯的结构、介绍三层火焰名称及使用外焰加热、使用时的注意事项。d)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现象。
3.研讨,实验小结:a)水沸腾时现象记录,文字+图画;b)沸腾时水的温度是100℃,点出何为沸点
TOP
28#

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上使用酒精灯将烧杯中的常温水烧开,观察其实验现象,其实是很难实现的。酒精灯加热效果较差,若烧杯中有较多常温水,可能一节课的时间都很难使其沸腾。
2、该实验操作中使用到酒精灯,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作为演示实验。故即使烧杯内水烧开,很难让学生观察清楚实验现象是如何的。
TOP
29#

3、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首先由于部分温度计本身制作的原因,很多时候很难精确的现实水沸腾温度是100℃;其次我们生活的环境其大气压强并不是一个大气压,有一定的偏差,故实际上沸腾温度应当是98℃或99℃左右,这样会使测量的温度数值对教学和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干扰。
TOP
30#

可以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透明的养生壶烧水进行演示实验,在通过希沃白板的手机投屏,让学生准确观测到水沸腾时的现象以及其温度的准确变化情况。
最后编辑吴寅菲 最后编辑于 2022-09-24 15:07:0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