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小学教师停车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六(6)班 冯昱皓 金熙智 江紫嫣 黄悦淇
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家庭汽车拥有量上升,停车难已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问题,学校停车难现象日益突出,不仅教职工停车需求无法满足,而且每天开车接送孩子的车辆导致附近的道路堵的水泄不通,既影响交通的畅通,又降低工作效率。
二、调查目的本文通过对学校周边及现有教学区和办公区进行调查和现状分析,进而提出在有限的区域内整合现有资源,规划合适的停车位置,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空间。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问卷和资料查找等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了解学校周边的停车位情况以及高峰期的停车状态;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校园老师出行方式以及车辆的停车情况,从而验证低碳出行的可行性。
四、实施过程1.车位分布情况调查
为了更清楚临海小学教师停车问题,我们对临海小学校内和校周边100米范围内停车位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以下为调查结果。
1.1临海小学校内停车位的分布
临海小学校内停车位共计61个,主要分布在1号楼北边和7号楼的地下停车场,具体如下表所示:


临海小学周边停车位共172个,分别为东北门附近25个、南门附近50个、西门附近52个、北门附近45个,具体分布如下:
1.2临海小学周边停车位


1.3高峰时期空车位的调查
临海小学校内停车位上午7:40几乎停满,无空停车位置。临海小学周边停车位上午上班时间,空车位分布情况如下表:
地点 时间
|
7:30
|
8:00
|
东门
|
0
|
3
|
南门
|
37
|
13
|
西门
|
10
|
11
|
北门
|
3
|
3
|
1.4政策调研
临海小学周边公共停车位预计年内开始收费(具体时间需市长办公会议议定,市发改局正式发文确定)。如开始收费,临海小学周边属于一类区域,一类区域目前停车收费时间为8:00-19:00,其它时间段实行免费停车; 停车收费标准为一小时内5元/辆,超过1小时按2元/辆·小时加收,全天最高不超过20元/辆,次日按以上标准重新计费。
2. 停车难问题分析经分析,学校停车存在以下难题:
(1)校园面积小,临海小学校园可用停车位比较少,和教师车辆拥有数完全不匹配,而且校园内可改造区域面积紧张。而且临海小学地处临海市中心,紧靠住宅区、商业区 ,校园停车设施规划滞后、停车泊位紧缺、停车随意性形成了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
(2)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樟树,导致地上的车位大量都在樟树底下,老师的车辆经过一天的停放后,会出现都是樟树果实,到处染色的现象,增加了洗车的频率,并且对车漆造成了严重影响。
(3)校园地上的车位整体朝南,而且没有车棚,夏天车辆暴晒的情况也非常严重。
(4)地下车库的停车场进出口十分地陡峭且较狭窄,容易发生刮擦事件,学校每学期都有1-2辆车在此位置发生刮擦。
(5)对于校园周边的车位的调查,车位数量是足够的,但是在上班期间车位数又比较少,所以老师的停车问题比较难以解决。
3. 临海小学老师停车问题的调查
项目小组采用电子问卷调查对临海小学老师停车问题进行了调查,截至2022年3月2日,共收到问卷反馈共113份。通过统计和总结,结果如下:
问题1:您平时如何上班
l 调查结果:61位(54%)的老师选择了开车,30位(26.5%)的老师选择了骑电瓶车或者摩托车;只有21位(18.6%)的老师选择了步行。
l 分析:结合我们对样本老师所处的街道/小区分析,选择步行的老师有9位只需步行10分钟左右;10位老师步行在10~20分钟,只有2位老师步行时间超过20分钟。距离应该是老师选择是否步行上班的第一考量要素。
问题2:您平时早上上班的时间段
l 调查结果:72位(63.7%)的老师到校是7点至7点半,37位(32.7%)的老师则选择了7点半至8点到校
l 分析: 96.4%的老师均在7点到8点之间会到学校,特别是7点到7点半之间,刚好也是临海小学周边的交通早高峰。
问题3:您从家至学校开车使用的时间
l 调查结果:5分钟内的老师共有19位(16.8%),5至10分钟的有45位(39.8%),10分钟以上的有49位(43.4%)
l 分析: 车程时间5分钟内的19位老师,有12位选择了步行,其他的老师均选择电动车/摩托车出行。车程10分钟以上的49位老师中,40位(81.6%)都选择了汽车出行,由此可见,汽车是普及的代步工具。
问题4:您从家至学校步行使用的时间
l 调查结果:5分钟内的有2位(1.8%),5至10分钟内的有10位(8.8%),10至20分钟有33位(29.2%),20分钟以上的是68位(60.2%)
l 分析: 步行超过20分钟的老师住址大多是属于大洋街道,也有少数在伟星城或者老城区。随着市区的东扩,也拉长了老师生活和工作的距离,需要汽车来缩短两点之间的交通时间。
问题5:您是否需要开车上下班
l 调查结果:73位(64.6%)认为需要开车上班,认为不需要的则有53票(35.4%)
l 分析: 73位表示需要开车上班的老师中,有43位的车程超过10分钟,20位的车程约在5-10分钟;所有人的步行时间都超过了10分钟。由此可见,上班距离的长短是老师们都要考虑是否需要开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有10位步行时长超过20分钟的老师选择了开车上班并不是必须的,也体现有一部分的老师对与汽车出行的必要性是有其他考量的。
问题6:您是否愿意步行上下班
l 调查结果:有意愿的为60位(53.1%),无意愿的有53位(46.9%)
l 分析: 有意愿的60位老师分布的比较广,从步行时间小于5分钟的到步行时间大于20分钟的都有,但无意愿的老师则均属于步行超过10分钟的,其中有39位都是步行时间超过20分钟。这个跟我们问题5的调查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问题7:您是否愿意拼车上下班
l 调查结果:有意愿的为69位(61.1%),无意愿的有53位(38.9%)
l 分析: 拼车作为低碳出行的一个重要措施,还是得到了超过半数老师的支持。
问题8:停车花费的时间 (含从停车地步行到学校的时间)
l 调查结果:3分钟以内的有50位(44.2%),3至5分钟的有34位(30.1%),5至10分钟的有20位(17.7%),10分钟以上的有9位(8%)
l 分析: 停车时间在3分钟以内的50位老师中,有36位老师的上班时间均在7点到7点半;可见,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问题9:您有遇到停车难的问题吗?
l 调查结果:在开车上班的61位老师中,几乎没有遇到停车难问题的有19人(31.1%),一周1~2次的有29人(47.5%),一周3次以上的有13人(21.3%)
l 分析: 超过68.8%开车的老师都遇到过停车难的问题,学校周围停车难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综上分析,汽车出行的老师占调查问卷总体人员的50%左右,在这种的情况下,校园内以及周边的停车难问题就已经存在,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员持有驾照、民众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和城市的东进南拓,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只会愈演愈烈。在调查过程中,也有令人振奋的发现,随着低碳出行的推行,还有很多的老师原意步行上班以及拼车出行。
五、决停车难问题的对策1. 对老师的建议
1.1建议近距离老师步行,远距离小区集聚的老师拼车上下班。
学校半径1公里范围内居住的老师可以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这样既锻炼身体又减弱了校园附近上下班高峰车流。例如家住花街小区或万邦国际的老师可以步行5分钟便可以到学校,时间和开车抵达学校时间几乎一样。根据临海小学老师停车问题调查问卷显示,高达61.3%的老师有拼车上下班的意愿。对于居住较远的老师,可建立微信拼车群,根据自身便利组成小团体拼车。例如云水山庄和湖景国际的老师可4人拼车,商业街和大洋小区的老师也可拼车上下班。拼车具有节省时间,均摊车费,减少尾气排放等诸多优点,符合国家现阶段低碳出行的环保政策。
2. 对学校的建议
2.1增加车位,建设新型立体车库系统
由于临海小学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学校空间有限,在解决停车问题时,更倾向于建立立体车库,立体车库因其高效、安全、便捷成为解决停车困难问题的不二之选。
2.2建立学校校车公交系统
据调查问卷统计,一半以上的老师居住在大洋街道且集中在7:00~7:30之间出行,建议开通洛河-临海小学线校车(路线站点参考临海公交203号线),专线公交容易把控时间,为老师提供便捷和舒适的乘车环境,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停车问题。
2.3设立停车信号交通牌
经同学实地调研发现,学校初期建设时没有对停车位进行合理的规划分区,因而造成停车位分散不均,地下停车位26个,7号楼西面小楼梯旁停车位1个,1号楼北面停车位31个,1号楼西面停车位6个,小操场北面停车位3个。校内并没有设置引导标志或标志牌,车辆时常乱停导致交通堵塞,无法正常通行。而且没有设置车位计数器,无法实时显示车位空满信息,经常出现校园内绕了一圈之后才发现车已停满,增加了校园的无效车流,浪费时间。校园停车计数器及停车区域划分需要加紧落实,同时优化交通流线,避免车流相互交叉,配备醒目的指路标志和停车场标志。
2.4错时上下班,可以让上下午最后一节没课的教职工比学生提早或者延晚出校,特别是中午没课的教师可以提前20-30分钟离校,这样既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又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也解决了部分教师的家庭生活难题。
2.5对于停车位暴晒及樟树籽掉落脏乱现象的解决办法
(一)增建膜结构停车棚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类型,膜结构停车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现代建筑设施建设中。它不光造型优美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膜结构车棚抵御风雨的能力非一般雨篷材料可比,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而且它的施工工期短,安装便捷,不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
(二)种植其他常绿植物,逐步淘汰樟树这类不完美的常绿树种。
校园这些樟树,多是90年代选择种植的常绿树种,虽然他么四季常青,树形美观但也有缺点,掉落的果实会对路面及车辆造成一定污染。可选择改种其他更完美的树种,逐步替代樟树。也可以咨询农业专家,在开花季节时,应高压水枪对树木进行冲洗,使花粉脱落降低着果率,以减少果实量,当果实成熟季节加强保洁,以缓解樟树果的掉落。
六、收获与反思
通过此次调查实践活动,我们不但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幸福感,还掌握了制作问卷、 分析数据的方法,学会了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让我们我们意识到了实践与探索是无处不在,真正参与调查的活动虽然辛苦但是得到的成果确实非常喜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