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比较不同方法的保温效果实验时,我发现好几个组的实验数据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无盖的杯子十分钟后竟然比加盖的杯子温度高;外包毛巾的杯子比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温度高。 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温度计不准了?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我自己猜想可能是由于矿泉水瓶瓶盖小,本身又是塑料(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性好,所以产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细想也不可能。
我把实验情况告诉了学生,学生刚开始也一头雾水,想我们也是实验做出来的,不可能错误。
这时候,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会不会我们的电子测温计放的地方有问题。因为由于水的热对流现象,上面的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如果我们一个放在了下面,一个放在了上面,就可能会出现这个现象。”
我觉得他说得对,就让学生试了一下,果然是上面的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
这就是意外之喜,虽然实验本身的数据出现了问题,暂时无法证明保温效果哪个好。但是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是我想不到的。有时候,只要用心放开让学生去思考,会有像今天这样的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