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力》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复制链接]

1#

[讨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力》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瞄准目标:也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力》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存在问题:
在教学“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实验遇到的问题。我与萧山育才小学俞波老师有同感,此实验操作复杂,特别是对实验数据的精确度要求特别高,因为三者的质量相差极小。导致实验数据的误差的原因很多,如操作不当、读数时的人为误差等因素,也因不同规格的仪器分值度不同,其精度也不同,导致数据的精度不同。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有相当大的难度,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测量能力的一次考验。此实验关键是先要精确地测出马铃薯的体积,如果这一数据不精确,会直接影响到对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测定,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可信,难以比较三者之间的轻重。
我的建议:
1、引导学生讨论测量方法及步骤,教师要做一做演示实验,以适当降低难度。
2、合理选择量筒和天平。测量仪器的精度尽可能高一些。天平:我选用的是J-EQTP-0105型500克托盘天平(学校实验室里只有这种天平),最好选精度更高的天平。量筒:我选用的是250ml规格的量筒,最好是100ml规格的量筒。
3、教师在课前调制好饱和的盐水溶液,浓度达到最大值。
4、马铃薯尽可能大一点,以体积为50ml及以上为宜。先用天平测出马铃薯的质量。测体积时,因马铃薯大于量筒的口径,不能直接测量。可以把马铃薯切分成若干个小块,分别放入量筒中就可以测出它的体积。
以上是我在教学《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后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挑刺人:任存宝

[此贴子已经被爬爬虫于2009-8-19 8:18:4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标题立意不明确,我修改了。如果本论坛都是标题:“讨论”,那就找不到任何帖子了。下次请楼主注意。

一直努力中……
TOP
3#

、马铃薯尽可能大一点,以体积为50ml及以上为宜。先用天平测出马铃薯的质量。测体积时,因马铃薯大于量筒的口径,不能直接测量。可以把马铃薯切分成若干个小块,分别放入量筒中就可以测出它的体积。-----楼主以为严谨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9 8:56:31编辑过]

教科学之后,原来很爱收拾的我现在变“乱室佳人”了~
TOP
4#

1、用量筒测量马铃薯的体积,若把它切分成若干个小块后所测出来的体积与直接整个马铃薯的体积应该会有所误差。但在短时间内测量出来的体积误差不会太大。其次,若改用烧杯测量,误差则更大。权当不是办法的办法吧!
2、关天这一实验的操作设计及马铃薯体积的测量方法,不知各位同行如何是进行的。能否赐教,以供学习参考。
TOP
5#

个人对现行教材中类似的高精度的实验很有抵触情绪,因为教材的要求和我们的硬件实在有很大差距。一旦有误差,真的感觉很别扭。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6#

实验器材要给配上合适的!


学生的材料袋的材料是花了财政的钱,但是不好用,好多是废品。

TOP
7#

是的,也想听听测量马铃薯体积有什么好方法?

TOP
8#

我是把一个大马铃薯纵向切成长条块,放在量筒中测体积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