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没有深入的思考,只是教学生活中很随意的感悟,没有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文句,甚至会有不少细节错误,希望大家看了草帽这篇反思后,谈点看法和想法。
在这个月,大部分孩子都在家饲养蚕宝宝,经历了蚕卵的孵化、蚁蚕的脱皮、结茧化蛹、羽化成蛾、蚕蛾交配和雌蛾产卵的过程,这是蚕完整的一生。许多孩子都对养蚕、研究蚕充满好奇和热情,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如何辨别蚕蛾的雌雄以及蚕蛾如何产卵是众多问题的一个典型。
通过对部分资料的阅读和搜索,对于如何分辨雌雄的问题,终于弄得比较清楚。雌体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雌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家饲养蚕,并没有做到人手一份,因此,在介绍蚕蛾特征以及诸如雌雄和交配等问题时,我采用了图示和实物演示,分组讲解的方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
此时,我的蚕部分已经羽化成蚕蛾,众多蚕蛾纷纷拍打翅膀,寻求交配的机会,一部分蚕蛾已经寻找到伴侣,正进行交配。这些现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无疑是很好的性教育机会。从三年级的年龄特征来说,他们对性的认识更多地是围绕“我们从哪里来?”、“男生和女生有哪些地方不一样?”这些问题展开,他们已经认识到性别差异,并学会自我保护。有专家认为,孩子眼里的“性”称为“生命教育”更合适,孩子对于生命的起源拥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在观察蚕蛾形体特征以及辨别雌雄个体时,孩子们不仅细心地观察,还在不断地思考,一个个埋藏已久的问题情不自禁地纷纷抛出来:
“老师,蚕怎么是屁股对屁股交配的啊?”
“老师,蚕产卵时卵从哪里出来的啊?”
“老师,为什么这里两只蚕蛾已经在交配,这只雄蛾还要插进来呢?”
“交配完后,蚕蛾要多少时间产卵啊?”
“交配完后,为什么雄蛾会死呢?雌蛾会不会吃掉雄蛾啊,好像螳螂产卵后,会吃掉雄螳螂的。”
……
面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并未全部回来,鼓励他们从观察中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我要把这个简单的并不复杂的观察比较活动与孩子的性教育联系起来,至少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有一些启发和收获:
1、在孩子观察蚕蛾交配和产卵的过程中,从孩子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每个孩子都充满着好奇和求知欲在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说,对于三年级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将“性”教育从生命教育开始,应该是符合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的。一方面,绝大部分三年级的孩子,尤其是女生,身体还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他们对性的认识,一般只在“男女有别”、“生命的来源”等问题上。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孩子很容易从关注动物的行为中学习到相关知识。
2、由于昆虫的形态和结构与人类等哺乳动物差别很大,可比性不强,孩子们极少把昆虫的交配行为本身和人类建立联系,在观察昆虫交配行为过程中,思想和观点更趋于单纯和原始化,不会出现害羞、躲避等行为,教学过程更趋于自然,更贴近生活。同时,对于交配的深层意义----物种繁衍,孩子有了切身观察认识,反而更容易与人类的繁衍建立联系,认识到物种繁衍后代是为了维持物种的存在,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3、从年龄特征上看,根据以往的经验,到了四年级学习《动物的繁殖行为》时,学生对于性的认识又有了更多地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班内个别女生已经开始发育,有了更多地朦胧体会,男生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女生身体的变化,从而将自己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繁殖行为本身,而不是繁殖的深层意义。同时,相对于四下《动物的繁殖行为》一课,教师需要更多地从了解孩子对于繁殖现象的认识开始,启发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动物的繁殖行为,引申到介绍人类自身的繁殖行为。课堂的构建没有基于实物展示的过程,更多地是以图片、课件和学生已有的认识为载体,因此,不仅课堂教学策略难以把握,也容易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对性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综上所述,对于三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性教育已经能够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孩子的学习生活之中,只不过,对于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素材,我们还需要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段孩子对于性认识的程度和状况,制定符合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教育目标,合理设计教材,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性、对生物繁殖现象的正确观念和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8 23:19:0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