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生活经验,搭建思维支架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改进环节教学案例
素材:
上课,教师出示装置,说我们都知道水在受热或受冷时,体积会怎样?
生:受热时水的体积膨胀,受冷时水的体积会缩小。
师:像这样,体积的变化,你们能看的清楚吗?
生(前面的学生):能看得清楚。
师:后面的同学看见了吗?
生(后面的学生):不能。
师:那怎样才能让受热的水面膨胀的更厉害,让受冷的水面缩收的更明显?你们有好办法吗?
生:水更加热或更加冷。
师:这样会让后面的同学看到水面上升了吗?
(学生中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教师取了一杯温水和热水,把两只试管插入两个杯中,让学生观察气球皮鼓的状况。)
师:后面的同学能看出来哪个气球皮鼓的高一些?
(有部分同学说已经看到了,离的再远一些的同学说没有看清楚。)
师:怎样才能让大家都能看到水面的升高状态?
生:一片沉默。
(教师示意学生打开书本3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改进这个实验,提高水体积变化的可视性。
学生在老师的示意下打开了书本参阅。)
师:现在我们来说说怎样才能让大家都能看到水体积变化的过程?
生:可以把试管上面按个细管子。
师(演示):这样行吗?
生:还要用橡皮泥把试管口赌住。
师:就是把试管改装成这个样子。(出示实物)。
思考:
初次上完这课,我感到非常不畅。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自行来改进这个实验装置,可我最后确是让学生从书本中读到了这个改进思路。难道学生就不能按照教材思想自行改进这个实验装置吗?是教材的意图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难了?还是我在引导过程中方法出错了?
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看来,教材的意图并没有超越学生的认知范畴。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存在着三种状态: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当在课堂上,教师举的例子或布置的作业很难,或者学生学习的新知识,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理想的,有时甚至使学生无法学习。
而教材内容在建构上并没有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像“同样多的水放在不同粗细的管子中,水位高低会发生变化”,这样的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是有的,而且也是能够理解的。那为何学生又不能自行设计出预期的实验装置呢?
最主要有2个原因:
1.思维的发展是呈“线型”的,经常容易受先前经验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从上述学生回答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受“水的冷热会决定膨胀、缩收程度”概念的影响,而固守在“水”的改变上,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缚了。
2.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有着“同样多的水放在不同粗细的管子中,水位高低会发生变化”这样的经验的,但由于课堂上没能回想起来而不能成为思维加工的素材。这从课后与同学的对话中完全可以看出:
师:我把烧杯中的这些水倒入试管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水面会高出来。
师:那如果在倒入细一些的试管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那水面就更高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每次,我弟弟喝水,我都是用大碗盛水,然后倒入奶瓶,半碗水就充满了奶瓶。
……
师:那课堂上,你们怎么没有想到用这个道理来改进装置呢?
生:我们没能及时想起来。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我在初教中根本没有考虑这些因素,也就造成在教学引导方法上出现了偏信,认为学生能按照教材的意图展开探索。
验证:
在第2次执教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师:出示少许烧杯水,把它倒入试管中,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
生:(齐)水面高起来了。
师:应该叫水位。如果我把这只粗试管中的水继续倒入细的试管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水位会更高。
(老师演示了一次)
师:同样多的液体,倒入不同的试管中,水位在不断的升高。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能否把“水受热体积膨胀”的装置改进一下,让后面的同学也能看的很清楚?
生:可以把试管换成更细些。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在上面加一根细管子,和下面的连通。
(有些学生似乎没有听明白,我请这位同学上黑板画了图。)
师:明白这位同学的意思吗?
生:明白。
师:现在有两种改进的方法,你们觉得那种好些?
(学生赞同两种都可以,教师演示了把粗管子改成细管子的装置,结果效果不明显。学生也就否定了第一种方案。同时教师示意学生试试第2种方案,同学们在操作之后认同了它的可行性。)
教学中教师展现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唤醒了“最近发展区”的信息,结果都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