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几点看法 张秀芹 [复制链接]

1#

[转帖]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几点看法 张秀芹

河北玉田县鸦鸿桥镇东轩湖甸小学  张秀芹


(新课程研究杂志  2008年8月)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的的。下面就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谈几点认识。


深刻理解教材


     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教材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理解教材也就是要认真分析、把握好每个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内容、活动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好活动的程序,确定活动的重点、难点,在活动的重点、难点处加强“指导”,分析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抓住关键去“导”。如四年级的对比实验,学生对此还是比较陌生。因此,设计对比实验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而对比实验中“对比的量”的确定是设计对比实验的关键。


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科学教学都脱离不了“搜集事实→整理事实→分析事实→建立解释的模型”这个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这样六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问题的提出。当事实与我们已有的认识、经验和概念发生冲突时,矛盾便会产生。矛盾产生之时也就是问题提出之时,科学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这种矛盾,更要学会挑起这种矛盾。


2、重视探究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做到“一个主题,多个层面”,即从多个层面去研究一个主题,而不要一次性地选择多个主题。如展示的《解释》一课中,教师为每个组提供了一个烂苹果,让学生去探究“苹果为什么会烂”。而实际上,苹果烂的原因许多,每一个小组的苹果烂掉的原因可能都不相同,而有些原因学生是无法考证的,如运输途中的碰撞等。所以,学生虽然经历了探究过程,但结果仍然不清楚。如果教师只选择一个主题,出示一个苹果,让学生对这一个苹果进行了研究,从多个层面对它做出解释,这个探究活动的效果会好得多。


3、搜集事实的过程要客观。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但现实中教师有时过于迁就孩子,有时对于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错误不去评价,甚至还想着法儿为孩子的做法找一点儿理由进行表扬。时间长了,孩子们便没有了正误之分,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理由的。作为科学教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活动,要有科学的评价。


4、注意方法和习惯的培养问题。学习科学,不在于学多么高深的知识,首先在于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细致地观察、实事求是地汇报、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敢于质疑等科学态度。


5、加强对材料结构的研究。科学课上材料的选择,出示材料的时机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展示《排序》这一课,教师选择了几位同学,让各小组自定标准排序,教师准备非常简单,同学们也觉得非常有趣,教学效果还不错。教师一定要学会用“最简单的材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材料的出示,收放要恰当,不要让孩子们面前有多余的东西。


6、一节课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一节科学课也许完成的只是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只要这一个环节能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就行。


注意提问和语言的技巧


     问题设计及语言的表达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层次的提问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开放式的提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教师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则是和学生沟通对话的桥梁,推动了认知结构和情感意识的发展,并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即是有效教学的情意原则。借助提问和语言的技巧,帮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情感,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课堂实效。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五要素之一,教学过程的五要素是: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五者有着如下关系:


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信息有着紧密联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实物展示台在科学课堂的小组交流活动中发挥着大屏幕的优势,使小组的探究成果能和更多小组的同学交流共享。与传统的口耳交流相比,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无论从量还是质的方面都大大地提高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图文、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微观的物质放大,宏观物质缩小不可见物质转为模拟可见。《蜡烛能燃烧多久》一课中,杯中的气体学生是无法看到的,利用课件的模拟演示,能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对理解蜡烛熄灭的原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


2、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只有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


3、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4、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合作。探究活动中当一人难以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交流向别人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贴子已经被海风于2012-3-19 22:58:1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要给钱!( ⊙ o ⊙ )啊!
TOP
3#

我转一下吧,这个应该是错误的操作。


 


 


河北玉田县鸦鸿桥镇东轩湖甸小学  张秀芹


(新课程研究杂志  2008年8月)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的的。下面就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谈几点认识。


深刻理解教材


     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教材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理解教材也就是要认真分析、把握好每个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内容、活动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好活动的程序,确定活动的重点、难点,在活动的重点、难点处加强“指导”,分析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抓住关键去“导”。如四年级的对比实验,学生对此还是比较陌生。因此,设计对比实验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而对比实验中“对比的量”的确定是设计对比实验的关键。


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科学教学都脱离不了“搜集事实→整理事实→分析事实→建立解释的模型”这个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这样六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问题的提出。当事实与我们已有的认识、经验和概念发生冲突时,矛盾便会产生。矛盾产生之时也就是问题提出之时,科学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这种矛盾,更要学会挑起这种矛盾。


2、重视探究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做到“一个主题,多个层面”,即从多个层面去研究一个主题,而不要一次性地选择多个主题。如展示的《解释》一课中,教师为每个组提供了一个烂苹果,让学生去探究“苹果为什么会烂”。而实际上,苹果烂的原因许多,每一个小组的苹果烂掉的原因可能都不相同,而有些原因学生是无法考证的,如运输途中的碰撞等。所以,学生虽然经历了探究过程,但结果仍然不清楚。如果教师只选择一个主题,出示一个苹果,让学生对这一个苹果进行了研究,从多个层面对它做出解释,这个探究活动的效果会好得多。


3、搜集事实的过程要客观。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但现实中教师有时过于迁就孩子,有时对于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错误不去评价,甚至还想着法儿为孩子的做法找一点儿理由进行表扬。时间长了,孩子们便没有了正误之分,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理由的。作为科学教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活动,要有科学的评价。


4、注意方法和习惯的培养问题。学习科学,不在于学多么高深的知识,首先在于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细致地观察、实事求是地汇报、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敢于质疑等科学态度。


5、加强对材料结构的研究。科学课上材料的选择,出示材料的时机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展示《排序》这一课,教师选择了几位同学,让各小组自定标准排序,教师准备非常简单,同学们也觉得非常有趣,教学效果还不错。教师一定要学会用“最简单的材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材料的出示,收放要恰当,不要让孩子们面前有多余的东西。


6、一节课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一节科学课也许完成的只是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只要这一个环节能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就行。


注意提问和语言的技巧


     问题设计及语言的表达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层次的提问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开放式的提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教师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则是和学生沟通对话的桥梁,推动了认知结构和情感意识的发展,并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即是有效教学的情意原则。借助提问和语言的技巧,帮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情感,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课堂实效。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五要素之一,教学过程的五要素是: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五者有着如下关系:


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信息有着紧密联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实物展示台在科学课堂的小组交流活动中发挥着大屏幕的优势,使小组的探究成果能和更多小组的同学交流共享。与传统的口耳交流相比,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无论从量还是质的方面都大大地提高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图文、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微观的物质放大,宏观物质缩小不可见物质转为模拟可见。《蜡烛能燃烧多久》一课中,杯中的气体学生是无法看到的,利用课件的模拟演示,能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对理解蜡烛熄灭的原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


2、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只有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


3、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4、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合作。探究活动中当一人难以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交流向别人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

一般般吧
TOP
5#

以下是引用大河故事在2009-5-19 16:49:00的发言:
一般般吧

     朋友,此言差矣,此文大不一般。论文阐述的五个方面,虽然眼下别人说的比较多,给人的感觉好像太土,不时髦,缺乏新意,但说得很有道理,很实在!敢问当今小学科学界,真正做到这五个方面的能有几人?就第三条“注意提问和语言的技巧”,我怕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们,还得不懈努力!


     不过作为论文,自己看看,反思反思是可以的,对自己的教学会有帮助,若去评奖,怕有困难!

TOP
6#

是很好的反思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7#

不好意思啊,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弄了下,要金币了,我可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的。谢谢上面帮我转帖 的兄弟。最近很忙,所以又有好几天没有来了。今天上午还上了一节考核课。
TOP
8#

学习了,对于刚开始教科学的我(以前是教数学的教了二十几年的数学,现在叫我教科学真的有点想不通,但没办法只好听校长的)真的很需要向这些老师学习呀,谢谢了喽。
TOP
9#

还要钱的呀
童永才
TOP
10#

楼主以后别发金币帖。共享才是进步。让你的馅饼去砸倒一批人吧!
一直努力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