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
扬子鳄是我国特产动物,已频临灭绝。我国已经把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栖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安徽、浙江等地。它的别名叫中华鳄,俗名称土龙,猪婆龙。人们把扬子鳄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在两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就存在了,由于环境的变化,恐龙等爬行动物灭绝了,而扬子鳄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恐龙等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现在,人们研究恐龙时,除了根据恐龙化石以外,也常常以扬子鳄去推断恐龙的生活习性。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的生物进化,都有重要意义。
扬子鳄身长约2米,像条大蜥蜴。嘴长,里面长着锋利的牙齿。背部暗褐色,有的呈深绿色,腹部灰色,皮肤上覆盖着大鳞片,像全副武装了一样。它四肢粗壮,尾巴特长,其长甚至超过了头和身体长度的总和。
扬子鳄生活在水边的芦苇或竹林地带,以鱼、蛙、田螺和河蚌等作为食物。但有时会袭击家禽和压坏庄稼,加上它长相“丑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害动物而被捕杀,所以数量稀少。目前我国野外扬子鳄数量不足500只。我国的一些地区内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安徽的繁殖研究中心圈养数量已达到4000多只。每年十月,扬子鳄就钻进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来活动。它以卵繁殖,6月份交配,一般7、8月产卵,每次约产卵26枚,幼鳄9月出克。
中国扬子鳄村
浙江湖州长兴泗安镇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是国内第二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兴县管埭乡尹家边村,由扬子鳄自然繁殖母子湖、鳄鱼系列池、钓鱼馆、人鳄共乐园、鳄鱼标本陈列室、扬子鳄度假村组成。占地67公顷,现有大小鳄鱼198条,吸引着国内外知名人士前来参观,《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多次作专题报道。保护区内河塘星罗棋布,竹木茂盛,绿草如茵,气候温和,环境幽静。其范围122,在其中建有0.67公顷的扬子鳄繁殖场。该场由扬子鳄自然繁殖母子湖、不同年龄的鳄鱼系列池、钓鱼馆、人鳄共乐园、鳄鱼标本陈列室组成。
场内圈养着当代的“中国鳄鱼王”和“鳄鱼光荣妈妈”,它们从1984年至今已繁殖了子一代238条。扬子鳄繁殖场,距长管公路752米,离国道318澄心寺车站2公里。从长兴乘汽车沿318国道西行20公里处,再向南1200米转东752米到达。
扬子鳄与恐龙类、翼龙类源出于一祖,从中生代繁衍至今。据调查,扬子鳄仅存于我国,且分布区窄小,数量稀少。长兴的尹家边环境僻静,气候温和,食料丰富,最适合扬子鳄栖息繁衍。长兴县扬子鳄保护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扬子鳄可以为研究大陆漂移、生物进化等世界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保护生物多样化,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现在,长兴已建设好扬子鳄繁殖中心,正在落实放归自然计划。目前,保护区有扬子鳄366条,5年后繁殖中心将达到1000条,放归大自然(生态场)700多条,10年后扬子鳄总量将达到4000条。放归自然生态已选址两处,规划改造湿地1000亩。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鳄类,也是世界上濒临绝灭的爬行动物之一。它的身体长约1.5-2米,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上世纪70年代,它被携出国门,云游欧洲,名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