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欣欣。慈溪市第四次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于18日在匡堰镇圆满举行。市中小学科学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和所在镇全体科学老师参加了这一活动。
我市的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已呈正常化。通过前三次研讨,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中小学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本次活动前,小学教研员蒋维国与初中教研员毛奇凡作了精心的策划,确定的研讨主题为:探究活动与概念教学的度。围绕这个主题,上午中小学各安排了一节教学内容相近的研讨课。其中小学谢宇薇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初中胡维科老师执教的内容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午组织研讨活动,大家相互交流看法,确定了下一阶段教学衔接的努力方向。
在本次研讨活动中,大家着重对以下两个问题作出了一定的探索?
一、关于教学衔接点
中小学科学教师都应该把“探究”和“概念”作为突出的教学衔接点,加以实践和探索。探究活动——做科学,概念教学——学科学,围绕做科学和学科学来实施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探索。
二、关于教学衔接度
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中小学科学教师在理论上都知道:概念是探究活动的前提、桥梁和目标,探究是概念学习的手段、载体和过程,探究活动与概念学习应双线并进、同步实现。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究活动与概念教学的结合及其两者重视的度却往往把握不好。小学——即使是六年级的科学教学,也往往过于重探究轻概念,而初中恰恰相反。针对这一倾向性的现象,本次研讨课在教学设计时,中小学各自对症下药,对薄弱环节作出针对性的强化。研讨课不仅为活动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材料,也为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提供了借鉴。
附喻老师参加我们市第二次中小学衔接活动教研手记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780&replyID=&skin=1
2008年5月8日,我受慈溪市教研室中、小学科学教研员的邀请,参加了“慈溪市第二次中小学教材教法研讨活动”。慈溪市小学科学学科指导小组的成员和部分初中学科指导小组的成员约20人参加会议。在活动中,掌起初级中学和掌起镇中心小学的两位科学教师,分别执教2节研究课。课的内容都属于物质的变化方面的,听课之后,分初中、小学研讨,下午再集中研讨。本次活动,本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责任心,对中小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作了有益的探索,教师们深有体会,收获颇多。
中小学衔接是个经常提及的话题,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一般中小学都是各自搞教研活动,很少有机会走在一起,研讨中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因此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两位教研员创设了极好的研讨氛围,使得研讨活动有了较好的成果。
中小学的教育为什么要衔接?这是毋庸置疑的。怎样衔接?衔接什么?这是我们应该探索和讨论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应该了解初中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小学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首先应该让教师相互了解,然后才能把“衔接”工作做好。
“教什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材上,因此中小学教师都要相互了解对方的教材,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对学生过去和将来的学习内容有通盘的考虑,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体现出发展的眼光。
“怎么教”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它跟学生的“怎么学”紧密相关。由于小学一般没有升学考的压力,教学方法上更能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二初中由于中考升学的压力、平时考试排名的压力,教师往往以知识传授、满堂灌、大量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造成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怎样借鉴小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对初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本次活动,对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提出下列建议:
对小学教师来说:
1、要教学正确的科学知识(概念)。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宁可模糊,不可错误,不可绝对,留有余地。
2、要让学生经历多种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认识和感性经验,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积累深厚的素材。
3、要坚持探究的思想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不可把目光只盯在具体的科学知识上。
4、要适当学习初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清晰的讲解、高效的演示等手段,以及留出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对初中教师来说:
1、怎样处理知识容量过大与开展探究活动的之间的时间矛盾?怎样戴着镣铐把舞蹈跳好?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探究活动和核心概念的构建,不要过多的关注事实性的知识,重点突出,这样才能让学生跳出纯知识传授的窠臼。
2、怎样把小学阶段好的学习传统继承下去?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探究活动多,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初中阶段只是讲授多,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大大压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解放观念,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想着考试的。
3、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课堂,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投入程度和思维的参与程度相当深入;而初中的课堂上,学生尽管对实验很感兴趣,但是缺少自主的时间与空间,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快速地完成任务,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并不是在教研活动的层面上可以解决的,要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入手,这不是我们的普通教师能够解决的。我们的教研活动,或许能够起到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开展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讨,我认为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安排还可以适当改进,如:让开课的教师先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内容,相互熟悉对方的教学方法,然后再进行现场展示研讨;研讨的形式和时间、互动性还可以更加加强。
本次活动,已经在中小学教学的衔接上开了个好头,涉及到了衔接的点和面,至于怎样衔接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实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0 11:25: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