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判断:只要食物发生颜色变化 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复制链接]

31#

要判断“只要食物发生颜色变化,就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一说法,关键看颜色变化是否因新物质生成:

• 物理变化导致颜色改变的例子:

◦ 水果切割氧化(算化学变化,换个物理的  ):比如把白色的藕切开,接触空气后颜色变深,这看起来像化学变化,换!像把一块白色的冰糖,碾碎成粉末,要是光线等影响,视觉上可能有“颜色变浅、变柔和”错觉 ;或者把红色的苹果酱,冷冻成苹果酱冰块,颜色从流动的红,变成固态的、因光线折射等看起来稍暗的红,这些是物理状态(形态、温度导致光折射等  )改变,无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
TOP
32#

◦ 混色调配:把黄色的芒果泥和蓝色的蓝莓泥混合,得到绿色的混合果泥,只是不同颜色物质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TOP
33#

◦ 温度影响(非化学变色  ):像冷冻过的橙色橙汁,解冻后颜色看起来更鲜亮,是温度变化让果汁里的微小气泡、分子排列等改变,影响光反射,无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
TOP
34#

• 化学变化导致颜色改变的例子:比如苹果切开后,果肉中的酚类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褐色的新物质(多酚氧化酶催化下的氧化反应  );鸡蛋煮熟,蛋清中的蛋白质变性(化学变化  ),从透明变白色 。

所以“只要食物发生颜色变化,就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错误,存在物理变化导致颜色改变的情况,用上述物理变化的例子就能反驳 。
TOP
35#

一般我们会通过有没有颜色反应,有没有产生气体,沉淀去初步判断是不是化学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成立的,但是判断的依据还是有没有新物质的产生。
TOP
36#

颜色的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TOP
37#

颜色变化不等于化学变化,得思考有无新物质产生
TOP
38#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过举几个例子更清楚。
TOP
39#

看有没有新的物质产生,不是物质的颜色
TOP
40#

<p>答案应该是错的,请问能否有好的例子?谢谢!</p>
蒲晓仁 发表于 2009/3/11 9:04:00
这个应该很多,比如 水中放红墨水
TOP
41#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食物颜色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导致的颜色变化:例如苹果切开后,果肉中的酚类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导致果肉由白色变为褐色,这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导致的颜色变化:比如将白色的糖块溶解在水中,糖水仍然是无色透明的,但若将不同颜色的果汁混合(如红色的西瓜汁和黄色的橙汁混合成橙色液体),只是颜色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因此,不能仅凭食物发生颜色变化就判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TOP
42#

最喜欢酱油拌饭这个例子了,不过现在的孩子不一定能听懂,他们没吃过。
TOP
43#

本质上还是得看有没有生成新物质吧
TOP
44#

不一定,比如混合红墨水和清水
TOP
45#

食物染色嘛
TOP
46#

一看这种特别肯定的答案就让人觉得很有可能是错的
TOP
47#

要具体分析
TOP
48#

食物加了酱油
TOP
49#

有些应该还会变回来的,比如感温色素
TOP
50#

酱油炒饭,哈哈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